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这一日,刘备清晨早起来到外面,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能再这么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地蹉跎度日了。
虽然眼下暂时无虞,但却绝不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的时候,还需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
自己已经与曹操决裂了,只能投靠下一个雄主。
目前放眼天下,最强大的枭雄只剩下三个,一个是袁绍,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策。
一山不容二虎,三者之间至少必有一场大战。
袁绍实力强劲,很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孙策作为后起之秀,又十分年轻,实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
至于曹操嘛,虽然他手握天子,但却腹背受敌。
因为曹操的地盘处在中间的位置,北面与袁绍的地盘接壤,东南面又与孙策的地盘接壤。
所以无论袁绍还是孙策,想要一统天下的话,都要先与曹操交战。
由此可见,曹操肯定是凶多吉少,自己与他撕破脸皮倒也无可厚非。
至于袁绍和孙策二人,自己若想站队的话自然首选袁绍。
一来,袁绍要比孙策对自己更加友好。
自己早就拜访过袁谭,也拜访过袁绍,二人都对自己不错,也很希望自己加入他们的队伍。
而孙策那边自己并不认识,他也从来没向自己示好过。
二来,袁绍的出身要明显好于孙策。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当年还是十八路讨董联盟的盟主,后来又打败了公孙瓒,统一了河北四州。
而孙策则是袁术的旧部,出身要明显差于袁绍。
三来,袁绍的能力也要强于孙策。
袁绍更像是一个主公,手下文武大臣也是能人辈出。
而孙策则更像是一个将军,与当年的吕布十分相像。
所以袁绍才是用人之人,孙策只是可用之人。
既然决定投靠袁绍,那就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袁谭虽然是袁绍的大公子,但却并非袁氏集团的核心人物。
自己若想早日出人头地,还得尽快接触到真神。
想到这里,刘备决定离开平原,到邺城再次拜见袁绍。
袁谭已经从临淄出来数日了,也想早点儿返回去处理一下政务。
于是刘备与袁谭二人作别,一个前往南方向,一个奔赴西南方向。
临行前,袁谭派人给袁绍送去了一封书信。
信上说,刘备去邺城投奔袁绍了,刘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袁绍能够好好重用刘备。
袁绍收到书信之后,顿时喜出望外。
这段时间,天下间的各路诸侯,袁绍几乎全都联络了一遍。
目的自然是想与他们搞好关系,一同对付曹操。
但大家都没表现得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大多都是观望的态度。
最可恨的就是南阳的张绣和贾诩。
袁绍主动屈尊降贵地去讨好他们,结果他们不但不识抬举,反而还直接投奔了曹操。
袁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两个人能去投奔曹操。
毕竟张绣曾经发动过叛乱,杀死了曹操的大公子曹昂,手下第一猛将典韦,还有侄子曹安民。
这都敢去投奔曹操,他们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袁绍觉得刘备既然来了,作为自己唯一的盟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给予最高规格的接待。
于是袁绍便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出城前去迎接刘备。
这一日,在距离邺城二百余里的荒郊野外,袁绍与刘备相遇了。
刘备一看袁绍出城这么远来迎接自己,也是受宠若惊,赶紧翻身下马,来到袁绍近前。
袁绍也从马车上走了下来,身披大红斗篷,背负双手,看上去十分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天气虽然已经进入了春季,北方的野外却依旧寒风刺骨,呼出的空气也是一团白雾。
刘备上前笑容可掬地拱手道:“刘某参见袁公!”
袁绍笑着道:“玄德不必多礼!天气寒冷,快随我上车吧!”
恭敬不如从命,刘备把自己的坐骑交给了别人,随袁绍一同上了他的马车。
“玄德呀,我对你可是望眼欲穿,犹如大旱盼甘霖呐!如今老夫的心愿总算是实现了,由你前来助阵,我军简直是如虎添翼啊!”袁绍满脸喜悦地看着刘备感慨道。
刘备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十分谦逊地道:“袁公过奖了!刘某只不过是败军之将,走投无路才前来投奔袁公。承蒙袁公不嫌弃,肯收留在下,大恩大德实在是没齿难忘!”
一说到兵败之事,袁绍来了兴致,不由问道:“玄德呀,你在徐州是怎么跟曹操打的,快给老夫好好讲讲!”
刘备就知道来袁绍这里,他肯定会问这件事,所以早就想好了说辞。
“一开始吧,曹操只派了千余人马过来,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狼狈而逃。随后曹操又派过来一拨人马,由夏侯渊和许褚领军,我坐镇徐州,通过各种排兵布阵,包括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各方面儿地,也跟他们打了个不相上下;最后曹操一看,实在攻不下徐州,又亲自过来了,而且张辽、徐晃、夏侯渊、许褚等猛将都来了,还带来了数万兵马!我一看敌我兵力太过悬殊啊,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嘛,对不对?所以我就带着弟兄们冲出突围,结果我和张飞跑出来了,关羽不幸被曹军生擒活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这一日,刘备清晨早起来到外面,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能再这么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地蹉跎度日了。
虽然眼下暂时无虞,但却绝不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的时候,还需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
自己已经与曹操决裂了,只能投靠下一个雄主。
目前放眼天下,最强大的枭雄只剩下三个,一个是袁绍,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策。
一山不容二虎,三者之间至少必有一场大战。
袁绍实力强劲,很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孙策作为后起之秀,又十分年轻,实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
至于曹操嘛,虽然他手握天子,但却腹背受敌。
因为曹操的地盘处在中间的位置,北面与袁绍的地盘接壤,东南面又与孙策的地盘接壤。
所以无论袁绍还是孙策,想要一统天下的话,都要先与曹操交战。
由此可见,曹操肯定是凶多吉少,自己与他撕破脸皮倒也无可厚非。
至于袁绍和孙策二人,自己若想站队的话自然首选袁绍。
一来,袁绍要比孙策对自己更加友好。
自己早就拜访过袁谭,也拜访过袁绍,二人都对自己不错,也很希望自己加入他们的队伍。
而孙策那边自己并不认识,他也从来没向自己示好过。
二来,袁绍的出身要明显好于孙策。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当年还是十八路讨董联盟的盟主,后来又打败了公孙瓒,统一了河北四州。
而孙策则是袁术的旧部,出身要明显差于袁绍。
三来,袁绍的能力也要强于孙策。
袁绍更像是一个主公,手下文武大臣也是能人辈出。
而孙策则更像是一个将军,与当年的吕布十分相像。
所以袁绍才是用人之人,孙策只是可用之人。
既然决定投靠袁绍,那就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袁谭虽然是袁绍的大公子,但却并非袁氏集团的核心人物。
自己若想早日出人头地,还得尽快接触到真神。
想到这里,刘备决定离开平原,到邺城再次拜见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