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刘毅和沧墨再度拜访李安颜。
屋内,刘毅与李安颜相对而坐。
沧墨则被李盈盈拉去逛街了。
李安颜眼睛红红的,问道:“你来做什么?”
“我想从你手里买下这处宅院,你开个价吧。”刘毅道。
闻言,李安颜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刘毅,你混蛋。”
见状,刘毅便递出手帕。
“对不起,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李安颜突然笑了,接过手帕擦拭眼泪。
“这是盈盈教你这么说的吧。”
此话一出,刘毅身子突然有些僵硬,随后笑道:“还是被你看出来了。”
“不过我确实想要把这宅子买下,”刘毅再道:“这是老爷子的遗产,我要替他守着。”
“既然你也知道要替老爷子守着,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二十多年。”李安颜嗔怒道:“早知道你是个没良心的,我便不该等你的。”
刘毅有些尴尬的笑笑,不知该回什么。
“这么多年,你有没有想过我?”李安颜再问。
想了想,李安颜补充道:“就当初你被官差送回家后有没有想过我。”
闻言,刘毅心中苦笑。
当年他被官差送回家,满脑子都是他该怎么办,该怎么面对老秀才,哪里容得下李安颜的身影。
再者,一来两人相处不过半月,交情并不深,二来官差找到他时,顺便把其他小乞丐都安置到了善堂,李安颜的生活也不需要他操心。
而且,那本就是他不愿回忆的不光彩的过去,所以他怎么可能会将李安颜放在心上。
但实话太伤人,望着李安颜红肿的眼睛,他撒了谎。
“有。”
“那你为什么不来看我?”李安颜再问。
刘毅只好搪塞道:“寄人篱下,身不由己。”
“我爹招你入赘你为什么拒绝?”
“……”刘毅没有回答,静静的看着李安颜。
当时老秀才刚去世,安排完后事的刘毅在家中守孝没多久,突然有个淮县的李老爷派人来和他说给他一笔钱,让他跟他女儿在一起。
这是个人都会拒绝吧。
话题到此结束,两人陷入沉默。
刘毅打破沉默,问道:“你不是去善堂了吗,怎么成了李家千金。”
“我本就并非孤儿,当初我爹娘被人追杀,不得已下将我留在了沛县。”说到这,李安颜神情黯然。
“结果娘死了,爹侥幸逃脱也受了重伤,只能先藏起来养伤,不能第一时间赶回来接我,我这才成了乞丐,后面被送到善堂没多久我爹便赶过来将我接走了。”
年幼的她独在异乡为异客,举目无亲,流落街头。
当时正值齐赵两国交战的时期,赵国百姓流离失所,她这般年纪,又无家人庇护,只能沦为乞丐。
她每日乞讨的食物都会被人夺去大半,她不满,她反抗,她挨打,她挨饿。她不再反抗,她默默接受这一切。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盯着月亮发呆,期盼着太阳升起时爹娘出现将她接走。
爹娘没有等来,她等来了刘毅。
刘毅和别的乞丐不一样,他孤僻但善良,他勇猛但温柔。
他像一束光,给了她希望。
见李安颜神色黯然,刘毅便道:“节哀。”
“没事,都过去了。”
两人再度陷入沉默。
“你可不可以和我在一起。”过了好一会儿,李安颜面色羞红,小心翼翼道。
刘毅望着李安颜沉默不语。
对于刘毅来说,李安颜只是他出于善心随手帮助的芸芸众生之一。他的一生曾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不求回报,也不在意对方是谁。
他的善是针对苦难,而非个人。
对于李安颜来说,刘毅的出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带给她温暖。她冷了很的心被这温暖填满,再容不下其他人。
她只想牢牢抓住这道光,哪怕忍受流言蜚语,哪怕等待三十年。
意识到这点的刘毅知道若是他不同意,李安颜会继续等下去,或许会孤独终老,这让他一时犹豫起来。
一个女子为了他不顾家中反对,罔视流言蜚语,毅然决然从淮县搬至沛县,只为等候他的到来。
要说刘毅内心毫无波动,那是做不到的。
他的犹豫李安颜看在眼中,不自觉咬紧了下唇。
识海空间内,见到这一幕的谷宇寻味一笑,“你会怎么选择呢?”
外面和李盈盈逛街的沧墨也是好奇,刘毅会怎么选择。
刘毅还是答应了李安颜,李安颜兴奋的抱住刘毅。
这拥抱很用力,这呼吸很炽热。
刘毅愣了一下,悬在半空的双手还是落在了李安颜肩上。
刘毅道:“我们成亲吧。”
“好。”
之后两人挑选起了黄道吉日。
结婚前一天,刘毅带上一坛酒携手李安颜在老秀才坟前说了很久很久,这是他第一次喝酒。
拜堂的地点在老秀才宅院,当日,从淮县赶来的李老爷看着刘毅便是一肚子气,一点好脸色都没给他,刘毅也只能苦笑着赔酒。
他害的别人女儿三十有六仍待字闺中,确实该赔罪的。
李安颜的继母则在一旁捂嘴轻笑,用慈祥的目光看着两人。
李安颜同父异母的弟弟倒是没有对刘毅有什么偏见,只是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就去教训李盈盈了。
沧墨对于刘毅结婚的选择不理解但尊重,只是默默守候。
李盈盈则被她老爹一顿说教,不过她压根没听,对新婚的两人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最后将目光落在一旁的沧墨上,随后生起了闷气。
沧墨这个榆木脑袋什么时候才能开窍,明明都出去约会好多次了,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
婚后的生活很平淡,刘毅对于男欢女爱之事看的很淡,整日埋在书房,复习功课。
婚后,在刘毅的劝说下,李安颜也息了做官的心思。
每日就静静在刘毅身边替他研墨。
沧墨则默默挑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
没办法,家里两个吃白饭的。
至于李盈盈则被她老爹抓回了淮县,天天吵着要见沧墨。
她老爹一看这还得了的,莫不是要成下一个李安颜了,就给她禁足了。
赵国的科举考试并非每年举行,而是根据朝廷的需要和政策所决定的,不过一般而言不会出现十几年才有一考的情况。
五年后,状元郎刘毅进京面见了赵王。
赵王见到刘毅也是啧啧称奇,为刘毅的才学所折服。
刘毅生病那两年,以谷宇的视角经历了很多蓝星现代社会的生活,其中他便看到了很多先进的治国理念。
随便拿出其中的一些治国理念便能令赵王心服口服。
当然,赵王最感兴趣的是刘毅销声匿迹的那二十年的经历。
六十有余的赵王已显迟暮之意,但四十有五的刘毅却是一副二十来岁青年人的模样。
仿佛岁月这把刀到了刘毅身上便钝了,失了效。
赵王认定刘毅是遇到仙人了,话里话外都是想让刘毅替他引荐一番。
刘毅只好将之前搪塞李安颜的话语对着赵王复述了一遍。
知道不会有结果,赵王也不再强求,最后问刘毅想要个什么职位。
面见赵王前刘毅心中便有了想法,于是他大胆发言,想要摄政王一职。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落针可闻,一旁的臣子们噤若寒蝉。
赵王大笑,称赞了刘毅的勇气。
刘毅最后还是当上了摄政王。
在赵王看来,刘毅定然与仙人有关系,只可交好,不可得罪。
对方想要摄政王之位,给了便是。
反正赵国已经降于齐国,他这赵王当的很清闲,既然刘毅有要求,他干脆当个甩手掌柜又何妨。
刘毅摄政第一年,大力发展农业和养殖业:改进农具,建设灌溉水利工程,划分牧场,鱼塘等。对农民,养殖户免除徭役。
摄政第三年修建商路,建设商业区,降低商户赋税。
摄政第七年,刘毅设立监察使一职,建立行政管理体系和司法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监督,确保地方政府的廉洁和高效运作。
同年推行科技进步: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有建设性发明的发明者给予耕地等奖励。
摄政第九年,推行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修建学堂,为七岁以上十二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教育。
……
第十五年,赵王寿尽,传位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