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的立场绝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或者说,他们能动摇自己的立场,但他们所倾向的,绝不能是外敌!”
无论是在哪一个王朝,边军永远都是不能触及的底线。
如果说倒戈叛军,最终被镇压顶多也只是死罪的话。
那么投降关外之敌,最终被镇压得到的结果,就该是族诛!
这一点,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有丝毫的异议!
“所以高祖最开始的确是想低声下气的吧?”
“只是最后实在是没绷的住。”
赵匡胤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
刘恒毫不犹豫的点头。
“这一点毫无疑问,是的。”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不出意外的话,父皇他就是低声下气了一半,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了。”
在心中盘算了一阵,确定哪怕只招揽其中少部分还能够容忍的人手,也勉强能够度过眼下难关之时,刘邦便彻底失去了低声下气的耐心。
原谅他们?
那是边关重镇周围,死于鞑子之手的百姓才有资格做的事。
而刘邦能做的,就是送他们去见那些百姓!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压力会很大。”
“这边看守的人马不能减少,同时此番跟他走的这少量人马,也同样得分出一部分精力去注意着,防止有人是诈降。”
“看似增加了五千守军,实则也只是最低限度的满足了守住边关的条件。”
“就这,还得建立在那五千兵马不出幺蛾子,真正能够全力以赴帮忙守城的前提下。”
单看刘邦做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毫无疑问是爽的。
谁看了不竖个大拇指?
可问题就在于,他们的大拇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刘邦真正面临的困境依旧还在!
除却部分继续看守人员之外,五千加三千,加上刘邦带来的仅剩不到五百的亲兵。
八千余人,抛去要交给萧何负责后勤保障的千余人,剩下的不过七千人。
而这七千人所要面对的,将是满清鞑子的近八万大军!
哪怕这八万兵马的士气已然衰落,甚至可能都在崩溃的边缘。
但这终究是八万个人,不是八万头猪!
若真的洋洋洒洒的铺开,甚至能够团团围困住整个边关重镇,由各个方向同时发起总攻!
只要多尔衮选择这不计代价般的方式攻城,凭这七千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挡住的。
“眼下也就只能寄希望于,这多尔衮稍微有些智谋,而不是纯粹的莽夫。”
刘邦的任性,所有人都看在眼中。
或者说,每一次挑战中,刘邦总会做出一些出乎常人意料的决定。
看上去就有些不太像他,不太像史书上所记载的那个龙蛇之变的汉高祖了。
的确,绝大部分时候,那等手腕都是无可挑剔。
可某些时候反而更像是讲究义气,同时还有些任性的那市井刘季。
也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魅力所在。
“换做寻常的莽夫,亦或者是项籍这般对自身勇武有着十足自信之人,这城定然都是守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