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常常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很多人说享受孤独,孤独怎么享受?接受、承受孤独可能还说的过去吧?即便是带着孤独着的灵魂和心灵,一样该干嘛干嘛也算ok吧。可是,到底什么是该干的?重复一日日毫无新意的工作和生活?即使不记得那用来计时的日历、今天记不得昨天都做了什么事、吃了什么饭、和什么人打过交道、更不会记得说过什么得罪人或者逢迎违心的话......
人似乎都活成了一个个空洞的物体,即使生活中有过一丝波澜,也是瞬间便消失于无形!过后可能只记得当时几个模糊的情绪,绝不会记得清楚那些活生生的人和事。
如今的大人小孩都沉寂于“手机”这个万能机器里,被各种纷繁的资讯和各种眼花缭乱的“骗局”所迷惑,一天天埋头其中抬都不抬,即便旁边有人横史当场,也不过是用不离开手机屏幕呆滞的眼睛不剩几丝的余光轻了,稍微挪一挪臃肿而僵硬的身体,哪怕被溅了一身血,也毫不知觉。
每一处空间,你目之所及都是低垂着的毫无生机的脑袋,面前是一只只或大或小闪着七彩光芒的手机屏幕,很多人呆滞的脸上偶尔出现一丝笑意,有人也会笑出声,但是绝对是旁若无物,自顾地有一丝情绪的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傍晚,便有妈妈们洪亮的吼声“*丫回家吃饭了——”穿越整个村子,后面拖着长长的“哦”的余声,那时候被催促觉得很是不开心,为离开玩得正酣的游戏和草垛、屋檐甚至羊圈而恋恋不舍,可是这吼声来时便是天已黑透,父母已经忙完一天的活计做好了朴素的饭菜吃罢便该睡觉的光景了。那时候没有孤独......
如今,生活再也不用愁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五彩缤纷、无所不有的孩子们的世界却感觉那么空洞无物,孩子的眼神那种清澈、那种充满了好奇勇气探索的精气神却再也看不到。钢琴十级、唐诗300首、多少的识字数、多么“金光闪闪”的头衔在成人和孩子们的世界里横行,但是他们的孤独却从孩童时代便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