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窝囊了。
拽着黎雯在人潮中艰难移动的黎和无奈地腹诽道。
刚刚从人间地狱回来,还不等屁股挨着家里的沙发,就又变成被子弹追着跑的样子了。
最主要的是,这次黎和的好运好像都已经用完了。尽管他已经拼尽全力在不撞倒别人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前进,但身后的枪炮声却仍然在以极快的速度接近自己。根据他的经验,他甚至可以得出如果没有航站楼内的各种建筑,自己其实已经进入了那些武器的射程的结论。
出口究竟还有多远?
他发出了一声喊叫,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发出声音,反正他耳朵里回响着的也只有别人的尖叫和拥挤推搡的噪音而已。
终于,再又随着人群继续前进了一段距离之后,黎和与黎雯周边的人潮突然变得稀疏了许多。
还来不及为能够提高逃命的速度而高兴,黎和便发现了这一异变的真正原因:在身后道路的远处,一辆满载士兵的运兵卡车正在航站楼内部的道路上追赶人群,而其上的士兵则在毫无仁慈可言地用手中的武器扫射周边的平民。
卡车进行了防弹改装,驾驶舱全部被厚实的装甲板包裹,警察手中的步枪恐怕很难阻止它的前进。
怪不得枪声的前进速度能这么快!
黎和在惊异于敌人竟然还有卡车可以搭乘的同时,明白了他们能够像侵入人体组织的烈性病毒那样迅速入侵到航站楼内部的原因。
卡车上搭乘的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士兵的战斗力显然也不低,哪怕路边偶尔出现几个警员尝试阻击,也根本来不及开火就会被精确地射翻在地——那些发动恐怖袭击的家伙们的武器或许不足以击穿警员们身上的护具,但他们的枪法却足以让人胆寒。
眼见那辆已经碾毙了数人的卡车带着其上根本没有任何仁慈可言的士兵高速接近,黎和想要带着黎雯从人群中脱身,却又发现自己根本就无法从人群中挤出去。
完了!
面对如此真切的死亡威胁以及对不知何时就会命中自己的子弹的恐惧,哪怕是在战场摸爬滚打了将近两年的黎和,也忍不住双腿打起了颤。
令人在吃惊之余也倍感安心的事情发生了,尚未失去战斗力的警员们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随着一阵急促而又有力的枪声,那辆追逐人群的卡车突然在距离人群尚有百米之余的地方失去了控制,带着上面不可一世的士兵们倾覆到了地上,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除了几个被翻倒的卡车和车斗里的军火箱子压扁的人。
那宛如撕裂薄脆金属板一般听不出断点的声音,是XS-1“歌利亚”的主武器,M234机枪发出的。虽然敌人的卡车进行了防弹改装,但其上的装甲恐怕也只够阻挡轻型步兵武器而已,M234所使用的13毫米埋头弹基本可以轻松穿透。从枪声来判断,身着XS-1埋伏在路边巷道中的警员只是一个短点射,便将那辆卡车的驾驶室变得一塌糊涂,卡车也正是因为失去控制,猛然转向,这才发生了侧翻。
黎和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至少暂时不用担心会被卡车碾死了。
不过,那辆卡车上搭乘的士兵们显然也并非只会对着平民开枪的货色,即便刚刚从疾驰的车上被甩飞下来,摔得七荤八素,面对从四周涌出来的警员,他们也仍然迅速地组织起了反击。霎时间,人群的背后便响起了比之前遭到卡车追逐时更加激烈的枪声。
既有黎和十分熟悉的世界政府制式武器的枪声,也有他相对陌生的属于三战前的武器的枪声。
使用的武器,行事的风格都基本符合黎和对世界政府军在北美的老对手的印象,唯一的区别就是那些家伙的战斗力简直远超他们那些身处北美的同伙,哪怕刚刚经历了翻车,也可以在爬起来之后立刻与全逆潮训练最为有素的警察展开激烈火拼。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逃命再说!
黎和在心里感激着那些拼尽全力掩护平民的警察,继续拉着妹妹在其他仍然留在靠后区域的警员们的指引下向着航站楼的出口前进,就算胸腔里剧烈跳动的心脏似乎都快要从自己灼热干烧的喉咙里蹦出来了一般,他也不敢停下。
饶是刚刚退役的黎和,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倍感体力的不支,更别提在他身后的黎雯了。但哪怕脚下的步伐变得凌乱,呼吸也变得十分吃力,黎雯也还是没有放慢速度,仍然保持着不会拖慢黎和的最低限度。
这是那些警员们用生命为自己争取来的逃生机会,只要大脑还能指挥身体,就算爬,都要爬出去!
她在脑袋里不断地给自己鼓着劲儿,身体却好几次差点不听使唤地摔倒在地,若不是有黎和牵着,恐怕她早就已经跌倒在地爬不起来了。
终于,当在逃命的过程中因为其他人的加入而变得拥挤的人群又一次陡然分散开来的时候,已经累得半死,喉咙又干又疼的黎雯这才在阳光下眯起眼睛,意识到自己已经和哥哥一起逃出了航站楼。
兄妹俩抬眼望去,又惊又惧地发现了远处城市林立的高楼之间飘起的多处黑烟。
“我的天哪……”两人身旁望着远处陷入呆滞的一人喃喃道,仿佛是为了配合他的感叹一般,一栋摩天大楼的中间突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是一架不知为何失去控制的直升机直直地插入了大楼当中。
还好在目力尚能触及的地方,还有一架架直升机就好像被平铺在斑驳画布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变大的芝麻粒一样,向着机场的方向飞来。
或许世界政府早就为这种情况做好了预案。
“太好了,直升机在向着我们飞来!”
某人惊喜的大喊让本来还在沸腾的人群安稳了许多,就好像之前一直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的卡车和冷血无情的士兵已经不复存在一般,也将黎和与黎雯的注意力从远处拉回到了眼前。
在环绕航站楼的公路上,正有许多警用装甲车,它们从远处开来,成车地放下被紧急调派而来的警员,并在离开时带走狼狈不堪的平民。
逆潮作为世界政府的掌上明珠,警察拥有如此迅捷的调度能力倒算是理所当然,但当黎和亲眼看见时,还是不免被这铺天盖地赶来救援的车队和直升机队震撼了。
等到黎和回过神来,他已经和妹妹一起排进了不断向前移动着挤上一辆又一辆刚刚放下了警察的装甲车的队伍。
大部分来到此处的警员都直接进入了航站楼,一边阻挡火力凶猛、训练有素的敌人推进,一边努力搜救滞留的平民,而其他人则留在了惊慌失措,一旦失去指挥恐怕只会让现场变得更糟的平民身边,努力维持着秩序。
在这些看不出表情,却仍能让人觉得他们很着急进入航站楼参加战斗的警员的指挥下,原本还让兄妹俩感到有些绝望的队伍很快就像被热水冲刷的冰柱那样消逝在了他们的前面。
“你们俩是一起的?”
在一辆几乎已经满载的越野车面前,一位被进入战斗状态的XS-1合上的面甲遮住面容的警员透过外骨骼集成的扩音器发出了失真的电子音。
“是的,警官!”黎雯用力点了点头,生怕他会拆开自己和黎和。
“好吧,保护好她!”
沉重的装甲转过头去,面向了越野车上的司机:“凯瑞,把这两人一起带上行吗?”
“没问题!”
以在警察中很少见的方式反带鸭舌帽的司机点了点头,竖起大拇指作为回应。
“好了,快上去吧!”花掉几秒让处于尴尬位置的兄妹免于分开乘坐前后车的警员满意地说道,先是用被硕大装甲包裹的手抓起黎雯,凭借2米多高的优势轻而易举地将她放到了越野车的车斗中,接着又把踏着轮胎翻越车斗边缘的黎和推进了车斗里。
就仿佛整理玩具的孩童那样轻松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的警员抓住敞篷越野车的防滚架轻摇了一下,收到信号的司机则麻利地挂档踩油,带着惊魂未定的一车人离开了航站楼。
在颠簸中被车斗里其他人避无可避的脚给困住的黎和好不容易才在黎雯和其他人的帮助下被硬生生地从地上拽了起来。
眼见黎雯已经坐在了最后可以落座的空间,黎和没有办法,只能摇摇晃晃地在速度还没完全提起来的车斗里挪了几步,攀住了越野车的防滚架。
至少这里的视野还不错。
他看向远处,此刻的越野车已经拐过弯道,进入了一条直接通向远处城市的双向十六车道的公路。两年前应征入伍前往北美时,他也曾乘车从相反的方向沿着这条道路前行。
尽管是连弯道都没用的宽敞道路,越野车的速度却怎样都提不起来。黎和能感觉到司机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开快些,但号称永远不会出问题,如今却又因为不知什么原因触发了而无一例外停在道路中央的无人汽车使他不得不每开一段距离就减速避让。
“搞什么鬼啊,无人汽车全部宕机了?”
现如今,化石燃料因其昂贵的价格和持续不断战事成为了世界政府、跨国大公司以及特别有钱的人的专属,在逆潮以外的地方,普通人或许还会因配给和环境问题享有驾驶传统燃料载具的机会,而在逆潮这座设计之初就秉持要作为未来生活标榜的超巨大岛屿内,所有民用交通工具几乎都是烧电的。
再加上为了鼓励使用新能源交通方式,世界政府大量部署了现在统统停摆在路上,使其中茫然的乘客不得不就这样离开到道路上的无人驾驶汽车——抛开现在的尴尬状况不谈,事实上它们因为其接近免费的价格和随叫随到的便利成为了逆潮最受欢迎的交通方式。
此时此刻,本应利好大众的举措却成了不断织就恐怖陷阱的丝线,随着因已经超载而不得不忽略求助者的越野车继续前进,黎和也明白了些许远方城市中飘出浓黑烟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