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哪个叶家?”书叶问。
“就在大队部的后面,我姑妈已经从镇上回来了。”唐允天说道,“你先忙,我先回去了。”
“好的,拜拜”
拜别了唐允天,书叶带着月月去村委会处理事情。
到了天黑才回家,晚饭是徐小花做的,
又没有给书叶留菜,炖的一锅茄子,加了点肉。
锅又没有洗,书叶从残羹里看到的。
吃得干干净净的,吃完以后,碗也没有洗等着书叶来洗。
大锅里只剩了了点玉米糊糊。
还好书叶和月月中午吃得晚,并不饿。
“月月,又没晚饭,要不我们今天你不吃晚饭了。”
书叶,没有吃过玉米糊糊,看到黄色的黏糊糊的东西,她就没有胃口了。
“好的,反正,我下午的面条还没有消化掉呢。”
书叶牵着月月的手离开了厨房,她本来打算把面条,
放在厨房的,她现在反悔了,
抱着面条往那个靠近猪圈的东偏侧屋走去。
东侧屋是是原主和丈夫和继女住的。
继子和老三家的儿子跟着奶奶睡在上房的东屋,
西屋是老三和老三家住的。
靠近厨房的西侧屋是小姑子住的,
这里的房子也是土坯造的,窗户是木头的,目测有一平米的大小。
和电视里看到的乡下的一样,不过,这个窗户是定死的。
窗户上有若干的竖条和几根横条,虽然是木头的,看起来去牢固的狠。
董书叶,不得不赞成木匠的手艺真的很好。
客厅的门半掩着,八月的天,已经不是很热了。
街上没有多少乘凉的人,都早早地回家了,
在等着月亮升起来,月亮升到一人高的时候,就开始吃月饼赏月亮了。
书叶很纳闷,这王家不过中秋节的吗?咋一点要过中秋节的动静都没有呢?
只看见,正房的东屋和西屋的灯,亮着,没有什么动静。
连小孩子都没有闹着吃月饼,难道,是自己看错了日期了吗?
她低头问“月月,今天是什么日子?”
“中秋节呀!”月月抬头认真地回答。
“为何不吃月饼,赏月亮呢?”书叶问。
“因为,也许他们已经偷偷地吃完了。”
“不会把,这家人真可以,菜不给留,月饼叶不给留的,把我们两个当外人吗?”
“我长这么大, 都没有见过奶奶给我一个完整的月饼。
每年,奶奶会分一个月饼,一人一口,我每年就只吃一口。就当过中秋节了。”
“那剩下的呢?总不能中秋节,只买一个吧。”
“买呀,买好几个,藏在大面缸里,慢慢分给小雨和洋洋吃,反正,我是看不见的。”
“你今天想吃月饼吗?”书叶摸了摸口袋里的仅有的五块钱问。
月月使劲地点了点头。
书叶,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吃不完的月饼,吃到不想吃。
今天,却突然特别想吃月饼了。
书叶带着月月,两个人悄悄的溜到了供销社,买了两个月饼,
董书叶,仔细看了供销社里,是没有面包卖的,都是一些饼干,糕点类的。
董书叶,想,自己可以做点面包。卖给村子里的人,大家天天吃馒头,煎饼,一准是吃腻了。
这个村比较大, 男女老少,有钱的也不少,
都还在村子里生活,很少有出去打工的,
两个邻村加起来,至少有几百户人家。
如果,拿馒头的价格,去卖面包,书叶的面包很简単,
只要在面粉里面加点鸡蛋加点奶粉,加点植物油,
自己跟着视频上学的,成本不是很高。
很多人肯定更愿意吃面包。
说不准,过不了多久,就要发财了。
只要回娘家借点钱就行了。
“月饼好吃吗?”书叶问。
“嗯,很好吃。”
两个人在外面吃完月饼,把嘴巴抹干净,回家了。
书叶洗了脸,洗了脚,把腿盘起来,坐在床边上拿着镜子照着梳头的时候。
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脸已经变了,变成了原主的脸。
她看着镜子里的美的一塌糊涂的脸,心想,这么好看的脸,原主的前男友眼睛瞎了吗?
长得好看的不要,非要去找长相一般的去。
原主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大学二年级上的好好的,
原主的妈妈打电话来,
说原主的爸爸受伤了,家里忙不过来,
让她请几天假回来帮着照顾一下爸爸,
原主请了假,带着男朋友就回来了,
没想到,准备和王家换亲的亲姐姐上了原主男朋友的床,
还跟着原主的男朋友私奔了。
原主一病不起,一下子瘦了十斤。
妈妈又把她拉起来,要求她和王家换亲。
原主拿起窗台上的农药瓶就往肚子灌。
结果农药瓶子里,装的是自来水,
是原主的娘,用来灭蚊子的。
农药的浓度太低,原主被妈妈拉去去医院灌了肠,原主没死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叶家?哪个叶家?”书叶问。
“就在大队部的后面,我姑妈已经从镇上回来了。”唐允天说道,“你先忙,我先回去了。”
“好的,拜拜”
拜别了唐允天,书叶带着月月去村委会处理事情。
到了天黑才回家,晚饭是徐小花做的,
又没有给书叶留菜,炖的一锅茄子,加了点肉。
锅又没有洗,书叶从残羹里看到的。
吃得干干净净的,吃完以后,碗也没有洗等着书叶来洗。
大锅里只剩了了点玉米糊糊。
还好书叶和月月中午吃得晚,并不饿。
“月月,又没晚饭,要不我们今天你不吃晚饭了。”
书叶,没有吃过玉米糊糊,看到黄色的黏糊糊的东西,她就没有胃口了。
“好的,反正,我下午的面条还没有消化掉呢。”
书叶牵着月月的手离开了厨房,她本来打算把面条,
放在厨房的,她现在反悔了,
抱着面条往那个靠近猪圈的东偏侧屋走去。
东侧屋是是原主和丈夫和继女住的。
继子和老三家的儿子跟着奶奶睡在上房的东屋,
西屋是老三和老三家住的。
靠近厨房的西侧屋是小姑子住的,
这里的房子也是土坯造的,窗户是木头的,目测有一平米的大小。
和电视里看到的乡下的一样,不过,这个窗户是定死的。
窗户上有若干的竖条和几根横条,虽然是木头的,看起来去牢固的狠。
董书叶,不得不赞成木匠的手艺真的很好。
客厅的门半掩着,八月的天,已经不是很热了。
街上没有多少乘凉的人,都早早地回家了,
在等着月亮升起来,月亮升到一人高的时候,就开始吃月饼赏月亮了。
书叶很纳闷,这王家不过中秋节的吗?咋一点要过中秋节的动静都没有呢?
只看见,正房的东屋和西屋的灯,亮着,没有什么动静。
连小孩子都没有闹着吃月饼,难道,是自己看错了日期了吗?
她低头问“月月,今天是什么日子?”
“中秋节呀!”月月抬头认真地回答。
“为何不吃月饼,赏月亮呢?”书叶问。
“因为,也许他们已经偷偷地吃完了。”
“不会把,这家人真可以,菜不给留,月饼叶不给留的,把我们两个当外人吗?”
“我长这么大, 都没有见过奶奶给我一个完整的月饼。
每年,奶奶会分一个月饼,一人一口,我每年就只吃一口。就当过中秋节了。”
“那剩下的呢?总不能中秋节,只买一个吧。”
“买呀,买好几个,藏在大面缸里,慢慢分给小雨和洋洋吃,反正,我是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