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一名空调维修工。
此时他正挂着一副略带讨好的笑容与孙红雷饰演的顾客努力沟通着什么。
原来,因为之前的沟通不畅,导致最终在收费项目和金额上面产生了分歧。
经过一番艰难沟通无果后,小马最终还是选择了息事宁人。
在回家的路上,画面好似有一种不真实感。
整条街,除了小马,道路两旁的树和来来往往的行人在阳光下竟然没有影子。
这里的世界好似与现实世界存在着某种差异般。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小马走进一条胡同,他这里看到地上有一个被人丢弃的七彩风车,
就在他缓缓俯下身去捡的时候,此时一阵轻柔的音乐响起,
当微风吹过,手里的风车缓缓转动时,小马仿佛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东西似的。
他的脸上露出一个干净、纯粹的笑容,那是有别于他日常略显讨好的笑容。
音乐中,一阵轻柔的女声响起,夹杂着治愈的希望,就如同那微风一样拂面而来。
熟悉华语音乐圈的人都听出来了,这是最近很火的新加坡歌手孙燕姿的声音,
但却是首从未听过的歌,歌词以字幕的形式随在荧幕上显示出来。
远景下,小马拿着风车,开始走向右边光源的方向,
那是家的方向。这仿佛预示着小马的故事,正沿着希望的道路上,缓步前行。
.....
空境转场,夜晚之下,是胡同老旧的居民楼以及楼宇之间那杂乱无序的电缆线。
这种斑驳复杂的环境再搭配上此时那不令人舒服的背景音乐渲染,
好似在预示着接下来的剧情不会太令人愉快。
理发店里,红姐站在玻璃门处,正盼着胡同里能出现儿子的身影。
此时红姐手里的电话震动声响起,打开信息一看,
原来是亮亮告诉红姐他不回来了,他要和朋友们一起去唱歌的短信息。
小女孩在镜子的反射中看到了红姐在给儿子回信息,她看得出红姐很伤心...
红姐发完短信,平复了下心情,强撑着笑容来到茶几前,
此时茶几上正摆放着4瓶娃哈哈和一盒蛋糕。
就在红姐准备打开蛋糕上的系带时,妻子赶忙阻止说亮亮还没回来呢,让再等等,
红姐用手语跟妻子说不等了,太晚了,木木已经饿了。
木木先是沉默的坐在一边,一句话都没说的看着两人,
她好似在想如果母亲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该怎么办?
接着走到红姐身边,似安慰般的轻轻抚摸着红姐的头发,
红姐仿佛是能感受到木木的心意,轻轻搂住她。
可能是还沉浸在儿子的信息里没有出来,也可能是因为她曾听过木木说话?
用她那模糊不清的话语亲昵的对木木说道:
“你长大以后唱歌一定很好听。”
此时背景音乐发生变化,变的温馨、治愈,
这一刻,家的感觉,好似弥漫在同框的三人之间。
而台下的审片老师,开始对心中所认定的木木不会说话这件事,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
音乐延续,一群小孩的群像,随着镜头由近景转为远景,
让观众看出这里应该是个入学面试的场景。
在办公室里,女老师拿着手里的画问木木:
“这都是你画的吗?”
此时画面是木木的侧脸特写,女孩沉默的点了点头,
在老师又问是这是谁教的时候,她用笔在桌子的纸上写到:
“爸爸、妈妈。”
老师继续问:
“你学过算数吗?”
女孩又沉默的点了点头,当问她2+3等于几时,她伸出手比了个‘五’的手势。
老师看她一直没说话时,就问她:
“你是不想说话吗?”
女孩好似做了个不易察觉到的微点头动作,如果仔细观察,
还能看到小女孩的眼神下意识的向下点了点,还伴随着轻微闭眼的微表情。
这一系列的小动作,无不让人感觉,她对老师的问题应该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她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想说话...
看到这里,审片老师肯定了自己的怀疑,
他现在确定,小女孩会说话,但又是什么原因让她不说话呢?
如果导演能让这个逻辑成立,那将会是一部合格的短片,
如果这个理由足够惊艳,那将会是一部优秀的短片。
.....
画面回转到家里,此时木木坐在餐桌旁,把玩着这个房间里唯一会发出声的宠物电子狗。
王青松写道:
导演小构思,家里面,活人想发却发不出声音,只有电子宠物这种死物的声音,反讽?
小马拿出早教机,摁开开关键,想要木木学习,但木木不肯,就摁停了机器。
如此反复几次后,木木拿起宠物狗站起身,想要远离生气的父亲,
小马起身拉住她,又把她摁到椅子上。
很显然,父女俩在怄气,就在此时,妻子走了过来,关上早教机,
见小马一脸诧异的抬起头,她用手语道:
“让孩子好好吃饭。”
此时的小马好似找了出气口一般,情绪略微有些激动的用手语道:
“你就惯着她吧,”
妻子回复道:
“这是着急能解决的问题吗?”
父亲看了眼一旁的女儿,起身走到妻子身边,用手语问她是不是打算放弃了?
母亲反问当初是你说的,就算木木和咱们一样也没关系,
父亲表示木木不能跟咱们一样,他想让木木接受正常孩子的教育...
此时木木起身推了下桌子,打断父母的吵架。
在看到父母将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木木用手语表示,我不要上学。
显然,之前的学校面试没过,木木无法去正常学校学习。
木木的回答无疑再次激起了父亲的怒火,
他看向妻子,手指着木木,好似在说‘看看你的好女儿’。
然后他把木木领到远离他与妻子的角落,一个跳切,小马又回到妻子身边继续吵架...
此时镜头从原本情绪略显平缓的中景转变为手持近景。
随着镜头在小马和妻子两人之间摇来摇去,跟拍着他们的手语动作,
画面中尽管没有声音,但近景加手持摇镜,仍能将此时的紧张氛围表达的淋漓尽致。
父亲开始逼问是不是红姐教木木学的手语?
母亲则辩解如果不教木木手语,女儿怎么和咱们沟通?她是为了咱们好...
然后母亲又补充道,红姐就是因为跟她儿子沟通不了,才跟个陌生人似的,
此时有背景有音符响起,就跟敲黑板一样,似在强调这段剧情的重要性。
小马表示红姐她儿子会说话,跟木木不一样,如果木木学会了手语,不说话了怎么办?
妻子有些激动:六年了,我们做的努力还不够吗?你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自己?
人们吵架不就是因为这样才开始升级的吗,从相互反驳,到上升到人身攻击...
小马越发激动起来:我为自己...你呢?你想孩子跟我们一样活一辈子吗?你太自私了...
二人手语的动作幅度越来越激烈,直到室内灯光突然熄灭。
王青松看的心绪略微有些激荡,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不同于发出声音的吵架,这种无声的吵架,却拍出了饱满的情绪张力;
构思的巧妙,熄灯,以及反讽亮亮这个天生就有声音的正常人,不懂爱,
木木他们,求不得...却有爱...
拍的精彩,拍的又真实....
黑暗中,父亲走过去,打开灯,蹲在木木面前,木木用手语跟父亲说:
你和妈妈不要吵了...
父亲看到她又用手语,拽住木木的手,不想让她用手语,
木木挣脱后,继续用手语表示:我是自己学的手语,不是别人教的,我讨厌声音,
父亲跟木木说:如果你用手语,就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你玩了,
木木说:我不想跟他们玩,我只想跟你和妈妈在一起。
要不总说女儿才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呢...
此时画面给了母亲一个近景反应镜头,然后再次跳切到父亲特写。
只见父亲沉默了一下,狠下心,加重了手语的力量:你以为,我们能跟你一辈子吗?
这句话仿佛触动了女儿的内心,惊慌、无措、委屈,小女孩哭了起来...
这是木木在影片中第一次发出声音,
此时一阵能触动人情感共鸣的音乐响起,如诉如泣...
礼堂中,在音乐间隙隐约传来女生的啜泣声...
伴随木木的哭声的,是缓缓低头的父亲,是紧抱双臂的妻子。
这个家庭,终于向观众勾勒出了这六年来,长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求不得苦。
......
夕阳斜下,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屋内,此时木木已经睡了,
持续的音乐表明,现在的剧情是刚才夫妻俩吵架后的延续。
镜头从床上的木木身上,渐渐向左运镜,落幅到坐在一起的小马夫妻身上,
节奏和音乐都非常舒缓,也暗示大家,此时的小马夫妻情绪已经和缓过来。
当近景到小马身上时,音符悄然出现变化,变的比之前更动情了些,
“女儿四岁后,我每天每天都梦到女儿的声音,我清楚的梦见木木说话,声音特别好听...”
这是小马作为一名父亲的内心独白,更是作为父亲这几年来长久的心魔...
动情的妻子握住丈夫的手,温暖的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那是希望的光。
......
翌日白天,在胡同的一处石椅上,红姐与木木坐在一起,
木木羡慕的看着一旁那群玩耍的小孩...
但当红姐看向她时,她却又将视线从孩子们身上移开。
红姐又如何发现不了木木的这个小动作,
于是打手语问道:是不是想和他们一起玩?
木木不答。
红姐继续道:如果你会说话,你就能跟他们一起玩,一起上学,是不是很好?
此时环境音里一直都有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
木木却摇头表示:我喜欢和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红姐摇头对木木说:你会说话我们也可以一起玩...
木木看了红姐片刻:亮亮哥哥会说话,但是哥哥不跟你玩,你经常躲起来哭,我看见了...
此时悲伤的音乐响起,进红姐的反应镜头。
木木继续道:我和哥哥一样,妈妈就和你一样了...
木木为什么不说话?此时终于有了答案...
红姐继续问道:所以你怕妈妈伤心所以不说话,
木木回答道:我想跟你们永远在一起玩。
红姐答:你会说话我们也可以永远在一起...
木木想了片刻答道:可是我说话你们也听不见啊...
这也是木木不说话这个行为逻辑的漏洞之一,
如果不能填补上,虽然无关大雅,但终归是有些遗憾。
红姐想了想,加重了手上的力度:
但是,世界能听见我们...
此时的礼堂隐约有了些骚动...
因为红姐的这句话,不仅弥补上了这个缺口,也再一次提升了短片的内涵。
对于木木来说,这个世界就是爸爸妈妈和红姐,
而红姐所说的这个世界代表了什么?就只是代表了爸爸妈妈和红姐吗?
当影片进行到这,可以说只要后面不太拉胯,就已经是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了...
故事讲述的完整,情节推进有序,最重要的是木木不说话的逻辑到现在已经完成了闭环。
因为这部短片最重要的就是木木为什么不说话,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具有信服力的。
更是通过亮亮、木木以及埋设的一系列隐喻,将短片的内涵越推越高,
此时礼堂中不由自主的响起了掌声,
这个掌声,既是对导演,也是对小女孩精彩的演绎,更是对这一份感动。
掌声代表着鼓励,更是代表着期望...
......
画面跳切,卧室内,小女孩起床,看不到惺忪的睡眼,很显然孩子有心事了。
看到父母还在睡觉,她独自走到沙发前,
借着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用手在墙壁上扮起了2只小狗,独自玩耍起来。
她无论再懂事,再沉稳,终归都是个只有6岁的孩子啊...
两个墙上的影子,似在对话,又似在交融...
这仿佛隐喻着小姑娘正在不断思考,却又似懂非懂。
画面很美,在舒缓的音乐下,极具象征意义。
......
再次是鸽子的空镜转场,然后一阵动感音乐响起,
引出一个远景,这是一间有人跳舞的练习室,此时小马正站在练舞室中间的梯子上修空调。
而跟父亲来的木木也终于显露出几分童真,只见她正站在练习室的玻璃门外,
兴趣盎然的学着室内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姿势,笨拙的小模样特别可爱。
此时画面穿插进一部手机的特写。
很明显,导演既然把它剪进短片里,那肯定不是无效镜头,这应该是个伏笔。
此时修完空调的小马看到了门外的女儿,
于是他走到玻璃门处,背对着那群跳舞的人,对着女儿做了个鬼脸。
他还不能走,他在等这群人跳完舞,因为钱还没拿到。
不久之后,那群年轻男女跳完了舞,正在闲聊。
此时短片中的环境音和荧幕下的字幕,都是他们的聊天对话声,
突然,一个男子的说话音量略微升高,从众多声音中凸显出来:
“你们谁看到我手机了?我明明把它放在音箱上的。”
有人注意到在维修空调时,小马曾触碰过音箱,于是就提出是不是他拿走了。
而小马这时正隔着玻璃门逗弄着女儿,
浑然不知道这群人已将丢手机这事怀疑到了自己身上。
这群人并不知小马有听障,他们边喊边走向他,意图确认事情是否与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