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球已无被包围截取的威胁。"
"完全忽视了如何处置后续的能量球问题。"
"结果,当切沃的焦点转到他身上,他顿时陷入了困境。"
"向前传送不可行,对方又紧逼,只好回传给防线。"
"所以,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同样是退守支援,有的球员接球、分发、移动,一气呵成,如同喝水吃饭般自然。"
"有的像帕齐尼这样,却只会帮倒忙。"
解说员贺伟评论道:"张指导,您说帕齐尼在高手面前显得稚嫩。"
"比较的对象,就是他对面的徐枫吧!"
张指导呵呵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桑普多利亚的主教练看着球队再度陷入被动局面。
他在场边声嘶力竭地呼喊,试图改变局势。
他要求球队扩大阵型,充分利用空间的广阔性。
增大切沃球员需防守的区域,增加他们的压力。
这个策略迅速显现成效。
桑普多利亚中场有五名球员。
两个边锋犹如两座门神一般驻守在球场两侧,他们与其他五名队友一字排开,整个球队宛如一道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
然而,这样的布阵却让球员之间的距离明显地拉开了。这意味着切沃队的球员若想成功封锁对方的传球路径,就必须扩大自己的防守范围。而这种变化对于擅长通过积极跑动来干扰对手的徐枫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徐枫目光如炬,他立刻洞察到了局势的变化。他深知,如果继续像之前那样拼命逼抢,不仅无法有效阻止对手的进攻,反而会让自己过早地耗尽体力。
于是,他当机立断,停下了逼抢的脚步,选择以逸待劳,保存实力。他明白,只有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切沃的其他球员也降低了防守强度,利用这段时间喘息。
德克雷观察着场上态势。
切沃之前的紧迫防守,已消耗了不少体力。
现在,桑普多利亚再次调整阵型后,盲目抢夺将效率低下,极为不明智。
徐枫立即停止逼抢的决策非常明智。
看起来,在对手调整不久后,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而与徐枫一起进行逼抢防守的队友,也随之停下。
正当德克雷构思对策之际,他发现徐枫的战术跑位也发生了变化!
此刻,徐枫只选择在中路不断穿梭活动,并时而向队友发出指令。
看着众人调整,再看徐枫身后,德克雷恍然大悟。
在徐枫的指导下,中场的队友们并未像桑普多利亚那样拉开阵型,而是稍作收缩,聚集在中路附近。
这是因为徐枫清晰判断,无论桑普多利亚如何布置,最终目标仍是针对前锋帕齐尼!
只要封住中路的传球通道,重点防守帕齐尼,就能切断桑普多利亚的进攻核心!
抓住要害,直击命门!这是顶级的比赛洞察力!
德克雷看着徐枫,不禁赞叹不已!
所谓旁观者清。
徐枫身为球员,竟能在第一时间洞悉场上态势,迅速做出正确回应。
对于一名只有20岁的球员来说,这简直难以置信。
这样的球商和比赛解读能力,正是顶级球员的素质!
德克雷心中感慨又惆怅。
徐枫越是出色,他对徐枫冬季离队的遗憾就越强烈。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切沃这样的小型球队,承载不了徐枫这样的未来巨星抱负。
就连佛罗伦萨也不足以匹配。
徐枫的未来舞台,必将矗立于足球的巅峰!
场上,桑普多利亚球员内心崩溃。
阵型的扩展确实放大了中场的人数优势。
但切沃当前的防守策略,让桑普多利亚几乎不知所措。
进攻时,中场的传递一直顺畅,切沃球员无法干扰。
但一旦球接近最后阶段,想要与帕齐尼形成配合时,却总是被切沃的中路防守拦截。
桑普多利亚想过,地面传球不行,只能尝试高空传递。
然而,中锋帕齐尼那180厘米的身高,在空中并无优势。
别说协防的防守球员,仅是盯防他的塞萨尔,身高就高出许多。
帕齐尼在高空球方面并无优势。
况且,桑普多利亚的进攻大多依赖地面。
空袭并非他们的主要进攻手段。
桑普多利亚主教练在场边紧锁眉头。
下半场已进行到75分钟,距比赛结束仅剩15分钟左右。
他们对切沃的进攻束手无策!
徐枫指挥队友在中路的防守,成效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