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科幻 > 东北美食日记 > 第29章 疙瘩汤和我家的冰箱

第29章 疙瘩汤和我家的冰箱(1 / 1)

哦,休息,休息。

谁能想到呢,放假居然还能累成这个样子。看来这结婚比工作还要累人啊。

“哈基米,哈基米……”

“直到……才发现……”

“你所不知道的……”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心里中下一颗种子……”

“果赖,果赖……”

不行了,不能再看,

想rua熊猫。

拿出苍蝇拍,在厨房中厮杀一番,老太太这几日没有自己的管束放飞了自我,竟然让这些关闭按钮活的如此逍遥。

噼里啪啦。

嗯,看着清爽的厨房,路小雨点点头。

关闭按钮们终于回想起了被这个女魔头支配的恐惧。

掐指一算,莲花楼还有几天才能上,度日如年啊。

要不再看遍沉香?

没必要啊,有那时间,看点什么没看过的电视剧不好吗?

谁能想到呢,自己这才放假几天,就已经没了打发时光的方法。

哦吼吼吼,我是这么富有的人吗?

工作群里有些烦,但是啊。

我不在哈尔滨啊,哈哈哈。

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嗯,低调低调。

如果真不知道要干啥,

干脆睡觉吧,等睡不着了的时候,自然就知道要干啥了。

路妈要去舅爷家呆两天,问了问她要不要去,想了想舅爷家养的那些鸡,

果断放弃了。

开什么玩笑,我一年就这么几十天能睡到自然醒,现在还要主动放弃这份权力,呵呵,做梦。

不过舅爷家的大公鸡是真的香。

路小雨一遍放着抖音,一遍掰松子,周溪泽不但给她拿了松子榛子,还瓜子花生一大堆,深怕忘记点啥到时候挨钱晶晶的埋怨。

胃表示此物略油,不宜多吃。

双手赞同,这玩意废手。

嘴有些不乐意。

你们就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对于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不予置评。

大脑做了决断,再吃一把。

双手觉得大脑和嘴之间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大脑最终给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嘴巴你吃点亏,让双手解放解放。

路小雨决定改吃瓜子。

毕竟比起松子来说,瓜子吃起来更有成就感。

而且停不下来。

吃瓜子的时间总是美好且不短暂。

又到了中午。

大脑习惯性地指挥胃开始分泌胃酸。

胃表示可是我并不饿啊?

大脑表示你说的对,

可依旧在分泌胃酸。

路小雨准备出门。

今天要去祸害哪家的饭馆捏?

是拌面?是抻面?

还是麻辣烫捏?

一声惊雷表示,

你哪里都不想去。

路小雨遭遇了危机。

这场雨毫无征兆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成了路小雨走出去和外卖员走过来最大的绊脚石。

什么都能阻挡路小雨吃饭的脚步。

果断回家。

关上门,

这下糟了个糕的。

爹妈不在,

这吃饭就成了问题,

众所周知,

打工人和老家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样东西。

方便面。

打工人家中常备,但老家人绝对嗤之以鼻。

跟营养无关,纯粹的鄙视,

正经人家,谁吃方便面啊,

就是真想吃,那也是要洗把蔬菜、葱姜蒜齐备,先炝锅,煮面、卧鸡蛋。

这跟手擀面有啥区别。

平时没啥区别,现在区别可就大了。

虽然鄙视方便面,但是东北人更鄙视挂面。

即便是被传的神乎其神的2012,各个神奇组织的老太太全天下地宣扬地球要完的那个时候,也没见这些老太太往家里搬挂面的。

这一点真心没有科学的解释,至少连路小雨这种和食品学院关系很好的家伙也没打听出符合她认知的答案。

打开冰箱,

嗯,是东北老太太的专用冰箱。

冰箱很满,

满的冒漾。

路小雨捂着头,

长毛的、长毛的、长……

长长毛的。

过期的,过期的,过……

过果期的。

看见自己整理出的这一大堆已经不知道存在多久的东西,路小雨陷入沉思。

我过去这几天里,有没有吃过这些里面的某种食物?

依照路妈的性格,

是有可能的。

这里长毛了,那还有没长毛的,可不能浪费。

你看,吃完了都没事,

继续留着。

扔掉、扔掉、通通扔掉。

冷冻层,

这就没法看了,

鬼知道这些老太太们是怎么做到将冷冻柜利用最大化的,你抽出一样,就再也放不回去了。

看见冻着的豆角和茄子,

和阳台上放着的新鲜豆角和茄子,

路小雨陷入沉思。

是什么让一个东北老太太把豆角和茄子都冻在冰箱里?

然后在自己家地里还种了一堆豆角茄子的情况下,

阳台还有一堆豆角和茄子?

是早市卖菜老太太那句:

五块钱你都拿走。

没有一个老太太能拒绝这句话的诱惑。

一个个东北老太太如同机敏的股票交易员,游走在一个个菜摊前,总能在一个时间碰到一个要收拾回家的卖家,然后对她们说出这句让她们等了一早市的话。

难怪一个个都拖着小车。

都是准备来把大的。

不是“炒”菜更有性价比,

而是股票房产玩不起。

想一想,每天五块钱,

就能享受到这种抄底的快乐,

路小雨也就释怀了,

想一想董宇辉的直播间里,到了最后,他来上一句,一百块,剩下的你打包带走吧,自己恐怕也没法冷静地思考自己要不要这些玩意。

还思考个der啊,

那些玩意,一百块,能当三天零食吧,大不了自己不吃大米饭了啊。

看了看冰箱,路小雨再次若有所思。

为什么?

为什么它空了啊。

所以,

冰箱就是冷冻才有用吗?

胃发表了观点,

『我觉得吧,嗑瓜子也不是不行。』

梦回2022.

也是吓的路小雨回家的主要原因,

五一刚过,路小雨工作生活的整个朝阳区全部封控。

虽然还有外面,但是连公交地铁都停运这种壮世奇观居然能让路小雨碰上,路小雨觉得自己真的是流年不利。

不过比起上海的朋友,算是略胜一筹。

连路小雨这种敢在这个时候闯荡北京的家伙,也开始了备战模式。

算了,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可算明白了老娘刚开始疯狂往家里搬米搬面的心情。

看了看厨房,哦,都有。

撸起袖子,做疙瘩汤。

疙瘩汤,算是个奇葩的东北特色美食。

因为这玩意,连东北自己人对她的认知态度都不一样。

曾几何时,路小雨上小学的时候写作文,居然有同学不知道疙瘩汤为何物?

直到说嘎达汤的时候才明白。

但也有一小部分,连嘎达汤也表示没听说过。

可是到了北京,自己四川的同事都能用字正腔圆的嘎达汤点菜的时候,路小雨才知道,认知的世界有多么的参差。

连参差这俩字,有的时候也被shenca代替了。

疙瘩汤这种做法,它就很难有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说法,就不像南方很多美食都让乾隆发现,疙瘩汤这种做法,估计跟鼓一样,从有人类那天,它就应该也有了,各种奇形怪状的乐器,它的来历很容易考证,可是鼓这玩意,是不是你随便找个玩意敲出了声就算发明了。

疙瘩汤和面条,这俩玩意,从人类吃面那天开始,就应该已经发明出来了。

大家把面揉一柔,成了型的,叫面条,没成型的。

『首领,这面都成嘎达……x,烫。』

『哦,嘎达汤,此名甚好。』

疙瘩汤算是最好做,但又最不好做的食物。

算是对一个人是否有基本厨房天赋的一个评判标准。

因为,即便是最简单的疙瘩汤,也需要将炒菜的基本动作全来一遍。

切菜、炝锅、炖煮、调味。

这道菜学不会还要坚持,厨房就是你丧命的地方,这道菜学会了,厨房就算是你保命的一个工具了。

首先,按照路小雨的饭量,二两面足够了,把面倒进小盆里,先试探性地倒一点水,用手拨面,等面全部把水吸干,看看还有多少面,再一点点地倒水,直到面全都成疙瘩状。

这个操作,在理科的实验室里,叫少量多次。

葱蒜香菜切蓉,小青菜掰开,放在一边。

东北疙瘩汤的灵魂,西红柿,也要切块。

拿出大铁锅,起火。

锅要冒烟,改中火,倒油润锅,再倒回油缸。

东北大部分人家都是用大陶瓷缸子装油,所以这种热锅凉油的操作比用油瓶更容易。

再倒些凉油进锅,两颗鸡蛋朝着锅边一砸,滑进铁锅。

此刻,千万当心,千万当心,路小雨此时正穿着长袖,经验来的有些费烫伤膏。

路小雨比较喜欢煎蛋,原因很简单,比卧鸡蛋容易太多了。

鸡蛋两面煎黄时,葱蒜倒进去,然后把西红柿也扔进去,用铲子砸到西红柿没了柿样,倒水。

中间要略等一会儿,路小雨在搜集厨房里的调味料。

要想疙瘩汤好吃,一个基本的原理就是—有啥放啥。

这是打工时路小雨的经验,但是,不能带到老娘的厨房。

老太太的厨房,讲究的就是一个我可以不吃,但是我不能没有,看见藏在橱柜深处迷迭香咖喱海盐胡椒这种高级货色已经快被灰尘淹没的情景。

路小雨觉得,

老太太可能自己都忘了家里还有这些玩意儿。

关上橱柜门,还是挑些自己当年用过的调料吧,

酱油、耗油、香油,

醋、味精、盐,

下雨这种略微寒气入侵的时候,灵魂的胡椒应该多放一点。

锅里的水慢慢沸腾,拿起面疙瘩,一点一点绕着锅慢慢地下进锅里。

不能快,不能一个地方一股脑倒,这样瞬间进入热水的面疙瘩会粘连在一起。

已经粉红的汤汁慢慢变的浓稠起来,把小青菜扔进去。

应该也是来自五块钱的馈赠。

拿着铲子慢慢地搅拌,火不能开的太大,否则容易糊锅。

趁着这个机会,下调料。

当汤汁变成了慢慢吞吐小泡的状态,就可以捞进碗里。

这个时候依旧要小心,

水的沸点是一百度,

面汤不是,

面汤的温度远远高于水沸腾的温度。

面汤属于混合物,并非纯水,如果认为和水一样。

想什么呢?

水沸腾的时候,也要小心啊,就算比水温度低,那也不能不小心啊。

盛到碗里的疙瘩汤,被两块巨大的煎蛋遮住了容颜。

掀开煎蛋,一股热气铺面。

拿出自己的usb小风扇,

嗡~~~

用勺子挑起已经略微变干的表面,让下面还顽固不化的疙瘩们统统缴械投降。

随着温度的降低,疙瘩汤的流动性也开始变差,当勺子搅拌的时候,已经不能顺利流淌了,那就算可以吃了。

一大勺下去。

X,烫。

最新小说: 末世:播种女神暴击,亿倍返还 诸界末日在线 尸兄 我给末世主角们发编制 谁拉他进来的,惊悚世界被薅秃了 就算是假千金也要勇敢摆烂 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 恶梦求生:从小木屋开始建设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 军校生但沉迷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