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拨弄着手边的茶盏,语气委婉出声道:“科举试和开办官学这两样处处都需要钱,但有些郡县经济并不发达,可能还是得依靠国库支援。”
在场所有人被扎了心,林舒幽幽叹了口气,叔孙通一语道出问题关键。
想让官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可是官学建立第一步就没钱,这是一个死循环。
从哪里搞钱了?
商人?
咸阳城城门口的慈善碑上个月刚刚落地,从他们那边坑了一笔巨款还没过去多久了,羊毛不能老逮着一只羊老薅。
招标会的钱已经用的所剩无几,大头给了各地军队的建设,小头都送去青海郡了。
好不容易填满的国库又给空了。
不过说起来,最有钱的除了富商就是贵族。
顶级权贵不好招惹,也不会掏空家底来搏名声,拼前程。
但是那些落魄贵族可以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应该也很想重新恢复家族荣光吧!
他们可能家道中落,显得平平无奇,但谁都不知道祖祖辈辈传承下来,背后藏了多少好东西。
毕竟祖上曾经阔过,谁会想一代又一代的败落,只要这时给了他们一个希望,想必会有不少聪明人抓紧这根递在眼前的浮木。
林舒计上心头,几个思绪来回间又找到一头待宰的肥羊。
“以往想要读书,都是追随闻名的先生学习,一切花费开销都是自己承担,我们也可以效仿,只是需要和官学模式结合一番。”
赵高低着头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反正他过来就是个打杂的,竖着耳朵听就好。
王绾,淳于越,叔孙通和扶苏四人齐齐看向林舒,眼底满是好奇,他们想知道林舒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张良则是摊开大纸,笔尖飞舞,一字不漏的记录着。
林舒轻咳两声,清清嗓子:“可以号召贵族在地方各郡县开办学堂,学堂主要教导的是他们的宗族子弟,老师由咸阳官学统一调派,如果其他学生想要入学,就得自己缴纳束修,用来支付官学发放的笔墨纸砚费用。”
当然,要是那些贵族看上了某个好苗子,想要资助就另当别论,总之官学只派遣教师和管理官学的校长,承担他们的薪资,那些书本,墨笔,生活杂费等,官学一概不管,想要就给钱买。
她参考的是私塾的设立模式,私塾是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私人所办的学校。
但林舒稍微改变了一下运行模式,在教导贵族子弟时,又放开限制,吸纳其他的生源。
叔孙通摸着自己保养得极好的一缕胡髯,不停的点头:“林尚书果然才智过人。”
淳于越瞥了眼抢在前面开口的叔孙通,呸,就你会拍马屁是吧。
“林尚书这一手妙啊,不愧是七窍玲珑,秀外慧中,颖悟绝伦。”
扶苏面目惊恐的听淳于越夸赞林舒,微张着下巴,视线飘向他,这还是他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先生吗?
林舒挥挥手,傲娇的说:“低调,低调。”
没办法,太优秀了藏都藏不住。
但是没关系,多夸点,她爱听。
【要是政哥这么夸我就好了,我肯定高兴的多吃两碗饭。】
嬴政无语翻了个白眼,低声吐槽:寡人感觉你想吃桃子。
听见林舒小雀跃的喳喳叫,估摸着他们商议考试的事情很顺利,要不然林舒也不可能还有心思念叨着求夸奖。
林舒轻轻靠在椅背上休息,放空一下脑子。
今天想的太多,头发肯定又得掉一把。
淳于越和叔孙通两人一起凑在王绾身边继续商谈着关于科举试的事情,张良也拉着椅子坐过去。
扶苏倒了一杯热茶递上前:“老师,给。”
林舒思绪回神,说声谢谢接了过来,抬眼瞥见昏昏欲睡的赵高,对扶苏使了个眼色。
扶苏摇头轻笑,老师又要戏弄赵高了,他才不跟着一块儿呢。
林舒佯装恼怒瞪了眼扶苏,喝了口茶,然后突然大声喊道:“赵高大人,开饭了。”
支着耳朵的赵高猛地清醒过来,一下子就从椅子上站起,扭头望向着四周。
王绾等人也朝赵高看去,林舒拍着椅子的扶手哈哈笑了起来。
赵高嘴角抿成一条直线,目光停留在林舒身上,一脸你是不是有病的神情。
他指不定上辈子干了什么坏事,这辈子才遇到林舒。
“散了散了,都去用膳去吧!”
林舒瞟了眼殿中的漏壶,估算着时间,站起身,拍拍小手,往外走去。
她很满意此次小会的召开,这次不仅把今年的结业考和科举试的大概内容确定下来,还制定出关于科举试大概的规章制度,一举两得。
至于其中的一些细节,就留着朝会上那些大臣扯皮去填补吧!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他们有六个人并不蠢的人了。
角落的赵高默默举手:你没算上,我。
林舒:不好意思,忘了_(:3」∠)_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叔孙通拨弄着手边的茶盏,语气委婉出声道:“科举试和开办官学这两样处处都需要钱,但有些郡县经济并不发达,可能还是得依靠国库支援。”
在场所有人被扎了心,林舒幽幽叹了口气,叔孙通一语道出问题关键。
想让官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可是官学建立第一步就没钱,这是一个死循环。
从哪里搞钱了?
商人?
咸阳城城门口的慈善碑上个月刚刚落地,从他们那边坑了一笔巨款还没过去多久了,羊毛不能老逮着一只羊老薅。
招标会的钱已经用的所剩无几,大头给了各地军队的建设,小头都送去青海郡了。
好不容易填满的国库又给空了。
不过说起来,最有钱的除了富商就是贵族。
顶级权贵不好招惹,也不会掏空家底来搏名声,拼前程。
但是那些落魄贵族可以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应该也很想重新恢复家族荣光吧!
他们可能家道中落,显得平平无奇,但谁都不知道祖祖辈辈传承下来,背后藏了多少好东西。
毕竟祖上曾经阔过,谁会想一代又一代的败落,只要这时给了他们一个希望,想必会有不少聪明人抓紧这根递在眼前的浮木。
林舒计上心头,几个思绪来回间又找到一头待宰的肥羊。
“以往想要读书,都是追随闻名的先生学习,一切花费开销都是自己承担,我们也可以效仿,只是需要和官学模式结合一番。”
赵高低着头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反正他过来就是个打杂的,竖着耳朵听就好。
王绾,淳于越,叔孙通和扶苏四人齐齐看向林舒,眼底满是好奇,他们想知道林舒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张良则是摊开大纸,笔尖飞舞,一字不漏的记录着。
林舒轻咳两声,清清嗓子:“可以号召贵族在地方各郡县开办学堂,学堂主要教导的是他们的宗族子弟,老师由咸阳官学统一调派,如果其他学生想要入学,就得自己缴纳束修,用来支付官学发放的笔墨纸砚费用。”
当然,要是那些贵族看上了某个好苗子,想要资助就另当别论,总之官学只派遣教师和管理官学的校长,承担他们的薪资,那些书本,墨笔,生活杂费等,官学一概不管,想要就给钱买。
她参考的是私塾的设立模式,私塾是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私人所办的学校。
但林舒稍微改变了一下运行模式,在教导贵族子弟时,又放开限制,吸纳其他的生源。
叔孙通摸着自己保养得极好的一缕胡髯,不停的点头:“林尚书果然才智过人。”
淳于越瞥了眼抢在前面开口的叔孙通,呸,就你会拍马屁是吧。
“林尚书这一手妙啊,不愧是七窍玲珑,秀外慧中,颖悟绝伦。”
扶苏面目惊恐的听淳于越夸赞林舒,微张着下巴,视线飘向他,这还是他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先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