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人姓李,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一个县里去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双方见面打了个招呼,他见这人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起的小坑,以便放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下一走,担上来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省事,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可以判断地下不同地层的情况,于是找了张纸,贴着铲画出了一张大图样,回家后找人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于是得到了推广。
这便是洛阳铲的由来,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
这诸般事迹全都来自于我爷爷临去世时留下的一本《盗墓史书》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本《盗墓史书》已经破旧不堪,书中所讲述的都是从古至今的盗墓故事以及盗墓者在盗墓时所使用的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