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了元春省亲的时候,因贾府上下主子奴才一致,都当这是赚银子的好时候,因此府内一片祥和。
探春却知道,这是贾府最后的繁华,因此眼看着众人快乐,却只觉得悲凉。
“真真奇怪,三丫头这些天都学了颦丫头了,怎么整天悲春伤秋的。”
李纨见贾环进步飞速,便来探春这里取经。
她把贾兰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因此一发现贾兰回家夸耀贾环上进了,便上门来取经。
结果就瞧出探春不是真正开心,每天都很消沉。
“你家兰哥儿聪明,又不似环儿滑头,可不就不用大嫂多操心吗?我看贾环这些天,感觉自己老了二十岁。”
探春揉着脸自嘲。
她也试探出来了,贾环不是不聪明,就是不把聪明放在正道上。他嫉妒宝玉,是从骨子里的,也根本不打算改变。
相对来说,赵姨娘倒是不那么坚定。
她的坏,倒有一半是受生活逼迫所致,因此才把苦水倒给贾环,养出来一个愤愤不平的儿子。
因在试炼面见元春的练习中,贾环老是强宝玉的风头,就被王夫人以队形不齐为由,打发他回去休息。
等多休息了两回,就按病休不叫出现了。
连带着赵姨娘也被安排回去照顾“生病”的儿子,不能出门看热闹。
真是连热闹都不给她们娘俩看的。
赵姨娘和贾环独自缩在屋里,不恨王夫人才怪呢!
“在外人面前,可别这个样子。都说是娘娘大喜的日子,你不笑,别人还当你是有意见。”
李纨拉着探春的手,说亲热话。
但她本人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平常表现的从来不管别人的事,只一心守着贾兰过自己的日子。
因此她一过来,探春就知道她是有事。等李纨说明了来意,探春就把贾环这些天的学习计划表交给李纨,叫她自己回去研究。
“怎么不见兰哥儿呢?这个时候了,还要读书吗?”
探春好奇,贾兰如今更小,才读书没几年,这就抓的这么紧,不怕贾兰厌学吗?
“读书的事,不进则退,兰儿才刚开始用功,我怕他一玩又野了性子,如今已经上报太太,那天就不叫他出来了。”
李纨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见府里忙乱,怕磕碰着自己的儿子,说什么也不想叫孩子出门的。
“若不是日子实在要紧,我也不想出来的,还是环弟好,能继续学习,兰儿可不能落下他太多了。”
因宝玉不用功读书,李纨也不敢在外人面前说读书的事。如今见探春照看贾环读书,还出了效果,就当她是知己。
她是瞧不上贾府上下溺爱宝玉的,而且也对众人忽略贾兰疼爱宝玉有意见。
因此见探春如今跟她处境相似,才有了亲近的意思。
探春之前就想过李纨,作为荣国府里的中立人士,她和儿子贾兰远离府里的勾心斗角,只占便宜,日子过得可比探春好多了。
探春若是跟她联盟,在一旁做“壁上观”,反而有很多好处。
“你这些是怎么想到的?倒真是读书科考的人才用的上的。”
李纨把探春做的计划表翻来覆去的看,越看越喜欢。
“这么学上几年,不愁孩子把时间虚度了。”
“哪里有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