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的小院,没有院墙。
只在院落周围扎着一圈篱笆。
篱笆上还有去年枯死的南瓜藤,丝瓜藤之类的植物。
篱笆的边角还种着地,地里的菜苗嫩生生的。
浓浓的田园气息。
在前后左右至少都有土砖墙的人家中,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
特别归特别,这也说明崔吉的家境很不富裕。
崔吉聪明伶俐,按说赚的应该也不少,怎么会这么穷呢?
按她原来认为的,至少也该小康吧。
不过,崔吉这样的处境,对她来说,倒是更有利了。
她真的很想用崔吉这个人。
就再看看人品了……
篱笆墙的好处就是视野开阔,晁冷才走过来,崔吉就看到了。
崔吉顺手从晾绳上扯了块手巾,擦着手就迎了过来,“郎君是来找我吗?”
“嗯。”她抬手自然地打了下招呼。
“家中简陋,郎君可要进来坐坐?”
“就不坐了,等会我还有事。”
“行,那,郎君说说找我有何事?”
“我想买两个下人,想叫你给看看。”
“是去牙行里挑,还是我带来给你挑?”
“都行。”
“那就劳烦郎君跟我去趟牙行吧,挑得余地多些。”崔吉建议道。
“好。刚看你在忙,会不会耽误你事?”
“都是些家务小事,不急一时,走吧。”
崔吉说着把手巾放到了晾绳上,冲屋里说了声:“阿娘,我有事出去一趟。”
“哎,去吧,几时回来?”屋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快的。”崔吉示意晁冷出去,顺手带上了篱笆门。
“老夫人的身体不好?”
“老夫人……可不敢当,”崔吉忙道,“家母的确身体不好。”
在大闵,夫人一词使用范围很窄,一般是对世家妇人的尊称,平民是很少这样称呼的。
“何病?”
“寒湿病,卧床很多年了,一直没医好。”
“你赚的钱都给你母亲治病了?”
“是的。”
“你可曾娶亲了?”
“未曾,家徒四壁,家母又是如此情况,没人肯嫁。”崔吉自嘲地笑道。
“在下略通医术,等有空,我来给你母亲瞧瞧。”
“如此就多谢郎君了。”
崔吉赶紧抱拳施礼,不过他也没抱多大希望,毕竟他娘治了好多年,也看过很多大夫,都没看好。
他也因此被拖累到二十三四了还没成婚。
“不知郎君要买什么样的下人?”
“我要买两个识字的侍从……”她想买一个认字的放在衙门里用,她目前身边就青四,真的不够用。
“另外,买几个人放在山庄里当杂役,再买几个能侍弄土地的……”
“侍弄土地的?郎君不用佃户?”
“不用佃户。”她的身份目前来说很特殊,只有把卖身契握在手里的人才放心。
这次回苍屏,她也挑了几个人,只是他们赶到京城还需要一段时间。
崔吉道:“识字的怕是不好买,这事只能碰巧。”
“婢女可要?”
“也带几个来看看吧。”
目前她在陈家,倒也要不了婢女,但为长远打算,趁人还没注意到她在买下人就先买几个准备着。
二人到了牙行,崔吉熟门熟路的把晁冷带到一个厅里坐着:“郎君稍候,我去跟牙婆说下,领几个人来给郎君瞧瞧。”
不一会儿,崔吉和一个看上去很精明的妇女带着十几个少年少女走了进来。
牙婆一进门看见这少年郎君极为俊美,穿着贵气,看着不俗,就知道不是一般的。
立刻笑容满面地行礼,“奴家姚牙婆,见过郎君。”
“姚牙婆不必多礼。”
姚牙婆指了指身后的那些少年男女,说道:“不知郎君想挑什么样的?你看看这些有没有能看中的?”
少年们进门后自觉站成了一排,待晁冷挑选。
晁冷温和地问道:“你们当中可有识字的?”
那些少男少女们都微微低着头,有几个胆子大些的抬头怯怯的看了晁冷一眼,复又低下头去。
姚牙婆立刻笑着说道:“哎,郎君,不瞒你说,进了我们牙行的,多是穷苦出身,哪有机会读书识字来着。”
“不过呢……”她看着一个少年,“也真巧了,今儿还真有一个。”
那个少年长相端方,年约十三四岁。
“抬头,”晁冷看着他,问道:“你识字?”
少年抬起头看着她,口齿清楚的回道:“回郎君,我曾经在别家做过书童,跟先前的郎君稍稍认识几个字。”
“哦?你叫什么名字?那你为何不在那家做书童了?”
少年眼神黯淡几分,声音也低了些,“我叫赵云琅,主家家道败落,生活无以为继,所以……”
晁冷听他说话不卑不亢,条理清楚,看着也是个实诚的,心下有些满意。
“家中可有别人?家住哪里?”
“没有了,我是孤儿,溪州人,当年溪州水灾,家人罹难,我流落在外,被之前的家主收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崔吉的小院,没有院墙。
只在院落周围扎着一圈篱笆。
篱笆上还有去年枯死的南瓜藤,丝瓜藤之类的植物。
篱笆的边角还种着地,地里的菜苗嫩生生的。
浓浓的田园气息。
在前后左右至少都有土砖墙的人家中,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
特别归特别,这也说明崔吉的家境很不富裕。
崔吉聪明伶俐,按说赚的应该也不少,怎么会这么穷呢?
按她原来认为的,至少也该小康吧。
不过,崔吉这样的处境,对她来说,倒是更有利了。
她真的很想用崔吉这个人。
就再看看人品了……
篱笆墙的好处就是视野开阔,晁冷才走过来,崔吉就看到了。
崔吉顺手从晾绳上扯了块手巾,擦着手就迎了过来,“郎君是来找我吗?”
“嗯。”她抬手自然地打了下招呼。
“家中简陋,郎君可要进来坐坐?”
“就不坐了,等会我还有事。”
“行,那,郎君说说找我有何事?”
“我想买两个下人,想叫你给看看。”
“是去牙行里挑,还是我带来给你挑?”
“都行。”
“那就劳烦郎君跟我去趟牙行吧,挑得余地多些。”崔吉建议道。
“好。刚看你在忙,会不会耽误你事?”
“都是些家务小事,不急一时,走吧。”
崔吉说着把手巾放到了晾绳上,冲屋里说了声:“阿娘,我有事出去一趟。”
“哎,去吧,几时回来?”屋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快的。”崔吉示意晁冷出去,顺手带上了篱笆门。
“老夫人的身体不好?”
“老夫人……可不敢当,”崔吉忙道,“家母的确身体不好。”
在大闵,夫人一词使用范围很窄,一般是对世家妇人的尊称,平民是很少这样称呼的。
“何病?”
“寒湿病,卧床很多年了,一直没医好。”
“你赚的钱都给你母亲治病了?”
“是的。”
“你可曾娶亲了?”
“未曾,家徒四壁,家母又是如此情况,没人肯嫁。”崔吉自嘲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