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手,以后让凌骁代为监管一下。”
“行吧,我尽量。”
“走吧,出去转转,明儿我还得去郡城。”
产业要视察一遍,峡谷里也得去一趟。
事情还多着呢。
两人出去走到山脚下时,有不少地方已经培土成地垄。
这是为种植红薯准备的。
苍南气温温暖,气温回升很快。
当前就可以栽种了。
晁冷问道:“是不是还有多余的人没事干的?”
“有啊,多的很。”
现在不止是白石村,包括整个镇上,甚至别的镇子都来找工作。
工位总是有限的,加上很多人不合适被刷下来。
这些闲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盘桓不去,也是个麻烦。
“把人手都组织起来,让他们开荒,种红薯。”
红薯即使是山地也能收不少。
“你的封地上种什么?”
“本来我打算种水稻的,后来想想也种红薯吧,现在还不下雨,种红薯可以多收些,缓解粮食压力。”
“你说为何还不下雨呢?不会又要大旱三年吧?”小A吐槽道。
“谁知道呢,这天气真是有点邪门。”
这边的产业晁冷视察一遍,又和小A去了一趟山里。
把该安排的安排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第二天去郡城。
在陈中序的要求下,指导农民插秧。
也是上次南越赠送双季稻,晁冷才知道,这里为何种一季稻。
原来这时候,还没有插秧技术,他们种植水稻的方式,就是把稻种直接撒在水田里。
真的简单又原始。
上次晁冷把南越送来的种植方法做了改进,毕竟她一个学农植的人,这方面是专业的。
她上京之前就交代陈中序按时育苗了。
此时正是栽种之时。
风苍江里耸立的高大水车,日日夜夜转个不停。
在这干旱的日子里,城西的大片土地,依然水量充沛。
水田已经整理好,田里是几十公分深的水。
这都是按照晁冷提供的技术,整理的水田。
陈中序亲自监督插秧工作。
第一次插秧,农民完全没有概念。
陈中序看她穿戴整齐,猜她是不愿意下水了,鼓着眼睛问道:“这次你不下去示范?”
晁冷摇了摇头,她讨厌蚂蟥。
虽然她以前的主业(特种兵)和副业(医生)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蚂蟥,但她的内心是抵触的。
软体动物是她的克星。
能少接触还是少接触。
“咦,那你就空口白牙的说?他们能干好吗?”陈中序颇为不赞成她这种敷衍的行为。
晁冷呲牙一笑,“别急呀,父亲大人~”
“俺可是有准备地~”
她招了招手,她府里的一个小厮,把停在远处的牛车赶到近前。
车上堆着一堆木制品。
小厮把那堆东西,都搬下来放到两人跟前的田埂上。
那东西由若干根木制梁杆组合而成,外形颇像个放大版的木梳。
陈中序瞅半天,都没认出来那是什么东西。
“何物?”
“嘿嘿,插秧神器……”
“插秧神器?”
“有了这东西,插秧保证又快又好。”
晁冷撩起袍子,蹲在水田边的田埂上,拿起插秧神器,放入水田中。
然后拿起秧苗,栽在插秧板的格子里。
行距三十公分,间距十公分。
简直不要太标准。
因为她不下水,只能顺着田埂横向插。
一会儿,整整齐齐三行秧苗,呈现在水面上。
瞧着特别顺眼。
“父亲,如何?”
陈中序不断颔首,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只是这行距,是不是太宽了,秧苗是不是太稀了?”
“不稀,我做事你放心。”
可惜现在的水稻还不是杂交水稻,亩产太低了。
看来以后有空她得利用空间改良一下,把杂交水稻弄出来。
上半天指导栽种水稻,下午指导栽红薯。
大多数田亩不能像城西那样有大型水车灌溉。
因此无法种水稻。
红薯是最合适的了。
眼看天不下雨,陈中序内心是煎熬的。
他当然希望所有的土地都能种上。
过年后他就让人培育红薯苗,可惜,即使加班加点,也才弄出上万斤。
听着好像很多,其实栽不了几亩地。
一亩地需要六百斤左右的苗,上万斤,也就十几亩地。
可是整个苍屏郡有多少地?整个苍南又有多少地?
上万斤也就杯水车薪。
如今他是苍南道赈灾大使,权利大了,责任也更大。
即使他使出洪荒之力,也只能保证百姓不饿死。
至于吃饱,是想都别想。
此刻他的心愿就是能多种一亩就是一亩。
“哎……”他想到这里,又皱眉叹了口气。
“父亲何事叹气?”
“还不是这旱情……为父在想如何多种点粮食。”
“就种红薯呗。”
“为父也想种红薯,可惜就这点秧苗,又能起多大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培养人手,以后让凌骁代为监管一下。”
“行吧,我尽量。”
“走吧,出去转转,明儿我还得去郡城。”
产业要视察一遍,峡谷里也得去一趟。
事情还多着呢。
两人出去走到山脚下时,有不少地方已经培土成地垄。
这是为种植红薯准备的。
苍南气温温暖,气温回升很快。
当前就可以栽种了。
晁冷问道:“是不是还有多余的人没事干的?”
“有啊,多的很。”
现在不止是白石村,包括整个镇上,甚至别的镇子都来找工作。
工位总是有限的,加上很多人不合适被刷下来。
这些闲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盘桓不去,也是个麻烦。
“把人手都组织起来,让他们开荒,种红薯。”
红薯即使是山地也能收不少。
“你的封地上种什么?”
“本来我打算种水稻的,后来想想也种红薯吧,现在还不下雨,种红薯可以多收些,缓解粮食压力。”
“你说为何还不下雨呢?不会又要大旱三年吧?”小A吐槽道。
“谁知道呢,这天气真是有点邪门。”
这边的产业晁冷视察一遍,又和小A去了一趟山里。
把该安排的安排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第二天去郡城。
在陈中序的要求下,指导农民插秧。
也是上次南越赠送双季稻,晁冷才知道,这里为何种一季稻。
原来这时候,还没有插秧技术,他们种植水稻的方式,就是把稻种直接撒在水田里。
真的简单又原始。
上次晁冷把南越送来的种植方法做了改进,毕竟她一个学农植的人,这方面是专业的。
她上京之前就交代陈中序按时育苗了。
此时正是栽种之时。
风苍江里耸立的高大水车,日日夜夜转个不停。
在这干旱的日子里,城西的大片土地,依然水量充沛。
水田已经整理好,田里是几十公分深的水。
这都是按照晁冷提供的技术,整理的水田。
陈中序亲自监督插秧工作。
第一次插秧,农民完全没有概念。
陈中序看她穿戴整齐,猜她是不愿意下水了,鼓着眼睛问道:“这次你不下去示范?”
晁冷摇了摇头,她讨厌蚂蟥。
虽然她以前的主业(特种兵)和副业(医生)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蚂蟥,但她的内心是抵触的。
软体动物是她的克星。
能少接触还是少接触。
“咦,那你就空口白牙的说?他们能干好吗?”陈中序颇为不赞成她这种敷衍的行为。
晁冷呲牙一笑,“别急呀,父亲大人~”
“俺可是有准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