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效果显着。
接下来两天,军营内没有新增病例。
难民营内有十几起新增病例,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爆发。
城内倒是也出现一例,但因为发现及时,隔离迅速,并没有传染开。
据查城内这一例之所以会感染,是因为该民在疫情爆发的前一天和难民接触过。
之所以能及时发现,也是陈中序的防疫手段到位。
他派人给城内各大医馆和大夫科普疫病的症状,只要发现这样的病人,即刻上报,迅速采取措施。
为免医馆和大夫不当回事,还派靖安司的人随时巡查。
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下,把一场可怕的疫病风暴扼杀在摇篮之内。
疫病出现,最怕的是找不到治病的方法。
一旦有对症的措施,倒也没有多吓人了。
军营内按部就班,防疫治疗,心态快速稳定下来。
短短几天,军营内感染的一百多人完全康复。
感染的难民虽然有些还没好,看到前头的人都在康复,他们也不再恐慌。
健康难民的情绪也因此特别稳定。
加上晁冷为了分化难民,组织他们在城西,分地段兴修水利。
尽量减少聚集和交流,因此降低了感染机会和恐慌心理。
且人一旦忙起来,也就没功夫去想什么闹事造反了。
这次疫情事件,晁冷收获一大波感激和尊敬。
她尽心尽力,不嫌脏怕累,士兵们都看在眼里。
很多人觉得她无所不能。
甚至有人内心把这个绝美的少年当成神灵一样的崇拜。
一时之间,声望仅次于闵珩。
倒是逐渐混成了亲卫军中的团宠。
闵珩对她自不必说。
康先生也很尊敬她。
沈从更是成了她的拥趸。
因为晁冷不仅指点他医术,还送了他一只体温计。
他如获至宝。
晁冷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像这样不占地方的小东西,她的医疗包里有好几只,还有电子体温计。
既然疫情已不足为虑,军卫府的人也撤了回去。
军卫府的士兵回到军卫府,纷纷庆幸的嚎叫,娘叻,可终于回来了。
再不回来,他们可要死了。
在城外风餐露宿的,可太踏娘辛苦了。
就在他们庆幸时,突然有一批士兵发病了。
这几天在城外控制疫情,在晁冷的科普下,大伙都知道这病是有潜伏期的。
所以病情爆发,他们也没有多想。
只觉得倒霉,怎么就被传染上了。
以郑武的骄傲,当然不会请晁冷过府治病。
只把这事交给军卫府的两位大夫负责。
一位是军卫府的常驻大夫胡天。
一位是郑太尉送来的大夫廖崧。
这两人的医术都不错。
尤其是廖崧,在云州非常有名。
但郑武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又有一大批士兵病倒。
两天竟然有过半人感染了,简直来势汹汹。
晁冷这边自然不会去关心军卫府。
她在忙着组织人手装水车。
城内防疫,水车制造进度并未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