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仙师救命之恩。”
“仙师的大恩大德,我等此生定铭记于心。”
“不必多礼,你们都起来吧,这都拜了大半天了,已经够了。”
“还有你们的贡品,也全都拿走,咱还活得好好的,怎么就祭拜上了呢。”
百姓之恩,最是质朴。
一碗足以救命的水,便能让他们一生一世铭记这份恩情。
看看远处,已经有石匠拿起了工具,倘若真能渡过难关,顾安的雕塑必定要摆在祠堂,想想都令人头大。
当然,不止是村民,就连冯辉这位节度使,此刻也是激动连连。
“顾仙师果然神通广大,还请您务必助我西饶,度过此难。”
一开口,冯辉就代表西饶王朝发来了请求,眼下是一点不给千重派面子啊!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都是要救命的时候了,当然是谁的本事大,求谁帮忙了。
想想那千重派,动用了护山大阵,全派上下合力祈雨,最后只是成果寥寥。
反观顾安,随手一剑就唤来了倾盆大雨,气温骤降,这手段绝对在千重派之上啊!
更重要的是,顾安是提前预告能祈雨成功,这与努力试一试,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代表着顾安心中,已经明白了此间赤地形成的原因,而且有百分百的信心与能力,压制旱灾,这才是最关键的。
可惜,顾安也有自己的顾虑。
“此事我无法直接给你答复,你可以上报你们的皇帝,让他出面,与我三清宗宗主取得联系,定夺此事。”
“在此之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游历的过程中,尽量多帮你们求几场雨。”
顾安的拒绝,让冯辉有些失望,但眼下事关重大,他也只能照办。
一方面安排紧急传书上报朝廷,一方面尽力的挽留顾安,希望他能朝着附近最大的城市进发,以帮助更多的百姓度过难关。
“为什么不答应?我们觉得我们可以试试,铲除那怪物。”冯辉暂时离开,应白依便悄声向顾安问道。
虽说千重派拼死一战,都拿不下那怪物。
但顾安能逆转阴阳,或许就是那取胜的关键点,配合应白依的万妙洞天,全力一战,不是没机会的。
顾安为何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建议?甚至不去试试?
“试不了,此事牵扯太广,我们真动了手,难保千重派与西饶朝廷,不在背后捅刀子。”
“不会吧,他们不是也在努力的解决麻烦吗?”
“很难说啊!这赤地千里爆发了五年,他们都从未向外求援,冒然插手,结果难以预料。”
顾安一番话,算是点出了问题来。
北乾之中三清宗最强,西境之地千重派独大,但并不代表这世间,仅有他们二者。
包括一剑门、雨花谷这些势力,都是实力不俗,不管是向哪一方求援,都能极大的缓解西饶的麻烦。
但很诡异的是,整整五年的时间,千重派与西饶朝廷,都没有向外求援,这才导致境内灾情愈发严重。
如此诡异的行为,可能性有很多。
例如怪物藏身之地有重宝,他们想要独吞,所以并未请求外援。
又例如这怪物本身,就是千重派与朝廷的手笔,他们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顾安眼下都不能直接介入,否则真出了什么情况,他们必然是腹背受敌。
在别人的地盘上,还是不能太招摇。
最好的办法,便是上报西饶朝廷,由朝廷与宗门取得联系,促成三方会谈。
倘若朝廷与千重山,是真心为百姓着想,那一定会如实相告,并且答应三清宗的高手进场,那时再联合也不迟。
倘若对方心怀鬼胎,严词拒绝。
那顾安当然也不会见死不救,不过到时他的手段,可就不是如此心平气和了。
……
烈日当空,大地龟裂。
五年大旱,断水断粮,西饶境内的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
而比之天灾,更令人愤恨的,还要数人祸。
有人趁着国家危难之际,大肆的敛财。
“卖水啦!上好的地井水,谁要买啊?”一阵喧哗传来。
古丽城,曾是西饶境内,一颗繁荣璀璨的明珠。
可惜连年的大旱,让此地早已民不聊生,如今的古丽城,不过是赈灾的大本营而已。
虽说要比那些零散村镇过得好些,但这街道上的百姓,依旧是浑浑噩噩,难以维持生计。
但有的人,却活的很自在。
只见一队商队缓缓驶入城里,入了街道旁的一间铺子,为首的胖商人满面红光,大声吆喝:“一桶水三两金,要买的快些啊!”
城里的百姓,听闻此地有水、蜂拥而至,却在听到价格后纷纷退却。
“一桶水要三两金?这简直是抢钱!”一位壮汉怒吼。
胖商人冷笑道:“不买拉倒,反正你们也没得选!”
“你、你简直丧尽天良,还有没有王法啦!”
“王法?我这开门做买卖,又没拿刀子逼着你买,我犯什么法了?”
“此人蓄意哄抬物价,大家都别买他的水!”
“切~你不买,真以为我卖不出去?实话告诉你吧,维系全城的那条暗河,已经接近枯竭了,你就等着没水喝吧。”
“你……”
纷杂的吵闹声,自然吸引了刚入城的顾安等人注意,以他们的耳力,那争论之声清晰可闻。
国难当头,竟然有人伺机敛财?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更可气的是,此地的城主竟然也不管管?
应白依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中年男子,眼中带着毫不遮掩的责问之色。
中年男子正是这古丽城的陶城主,接到冯辉的传讯后,第一时间出城迎接了顾安他们。
没想才刚入城,就看到了如此的景象,这位陶城主亦是苦笑不已。
“非鄙人不想管,而是不能管啊!”
“不能管?还有这种道理的?”
“唉~~因为那人说的话,的确是真的。”
五年大旱,西饶把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都尝试了一遍。
修渠、挖井、祈雨、探河……
如今不管是河床还是深井,都大多干涸枯竭,这古丽城之所以还能撑下来,只是因为他们探到了一条地下暗河。
可惜,暗河也有枯竭之时,。
食物倒是好说,千重派下发了火薯秧苗,炽热地带无水可长,但水源却是愈发稀缺。
如今唯一能想到的,便是借助商人的力量。
像是眼前的商队,他们有的是能力离开西饶,去往安宁的北乾定居。
此番还是留了下来,便是因为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