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鸟船虽是四人乘,但只有两个人的脚踏板,回程路上王为自然可以偷懒。
虽然在偷懒,但是心情还是糟糕。自从灾后苏醒,时间不长,只有短短几天,这几天王为可以说是无往不利。预感了地震、登岛救了小闻、出海干掉刺鳐、救了大羽的手臂、降伏了‘祂’、制作了潜水镜和近视镜、第一次潜水就捞到了帐篷。这次打捞太阳能灯本以为计划周全,定然手到擒来,没想到竟然失败。
是自己飘了?
是飘了!除了制作两样装备和救小闻,其余都是靠‘祂’的能力实现的,救小闻还是大家的合力。若不是漂了,怎么会这么短时间转变想法,竟然以为自己能征服茫茫大海了?以前的自己有这个胆量么?自己原本只是个没下过几次水的山炮啊。
受挫好,让人保持清醒。
到了小峡湾,晓峰帮着把钢管搬到船上,然后就急匆匆回去研究他的眼镜框制作,正好,船上的事也不需要他帮忙了。
王为与言姐试装了钢管,尺寸刚刚好,然后又测量了船上地板各处的尺寸。
船上的事结束,两人又在小峡湾边搜罗点小海鲜,海带海藻是没有的,小鱼和贝类是有的,半个小时后,两人感觉能凑够一个菜,于是打道回返。
回程登山的路上,王为忍不住问,“言姐,大羽出海,你是怎么劝成的?”
言姐似乎早就料到王为会有此一问,嘴角一扬,想也没想,“不用劝啊。假如你有个弟弟,帅气、聪明、懂事又有本事,你会想让他在这岛上度余生吗?即便他想,万一哪天他身体和心理出了问题怎么办?”
“……”
啥也不问了,就岛上这几棵葱,加一起,不够给言姐蘸酱的。
食堂里,直到晚饭已做好,晓峰还没有到。几人都说没见到他,于是几人商量着不等了,先开动。没一会儿,“吱呀~”一声,门被拉开,晓峰走了进来。
晓峰大摇大摆,龙行虎步,走出了唯我独尊的气势。再一看脸,“噗嗤~”,四人集体喷饭。两个拳头大的镜片挡住了四分之三的脸,绿色的镜框在额头位置还有两个直冲发际的接头,活像两个冲天的小辫,却长在了正面。
画面太滑稽,几人笑的肚子疼了依然收不住。晓峰不为所动,坐到桌旁,腰背挺直,微扬着下巴,睥睨苍生。还别说,眼神聚焦了嘿。
“你不能把镜片磨小一点啊?”王为揉着肚子问。
“我磨了啊,这样正好。”晓峰一本正经的答。
大羽笑得拍桌子了,用手指了指晓峰硬是说不出话来,气喘不匀。
“你从哪里找的竹子?必须点赞,天然有弧度卡镜片正好。”王为先给个肯定,接着又说,“把竹子劈成条,去掉内层的肉,只留竹皮,用水煮过再阴干,又韧又好定型。”
“只找到了枯竹,我有什么办法?!”晓峰眼睛一瞪,嘴上不服。
不得不说,有了眼镜,晓峰整个人都鲜活了。
几人说说笑笑,晚饭气氛轻松加愉快。
9月6日上午,微风。
言姐来到王为房间,手里拎着一只背包,“这个给你,你用它装私人物品。包里有一套衣服,先别穿,等我们出海那天再穿。”
“言姐,咱出海还要仪式感呐?”
“就你话多,让你穿啥你就穿啥!”言姐说完扭头就走。
最近几天大家的心情都不错,每个人都有事忙,末日的阴霾似乎都散去了。
王为和大羽准备出海的各种绳子、捕鱼的标枪、捞漂浮物的耙子、储水的容器、出恭的马桶,在船上试装帐篷等,玩的不亦乐乎。
言姐和小闻赶制船帆,到今日上午正好完工,垫子的制作则不急,之后言姐一个人慢慢做就可以了。
最潇洒的是晓峰,每天带着眼镜和望远镜,一大早就出门,美其名曰收集物资,实际是四处看风景。
今日有微风,下午王为、大羽、言姐三人计划进行出海试航行。晓峰也被扣下,没能出去浪。晓峰被分配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拿着小旗子在岸上指示渔船的航行方向。望远镜则必须在船上,大羽拿着用来观察晓峰的旗语。
几人约定好旗语,很快来到小峡湾。拆掉渔船上的遮阳帆布,装好几个船帆,船头插好2米高的旗杆,杆顶是一面20厘米见方的小风向旗。王为启动发动机,渔船慢慢驶出小峡湾。
出了峡湾两百米左右,关闭发动机。王为、言姐两人张帆测试。
两小时后,王为的心哇凉哇凉的,这船根本不适合风动力,船身大,风帆小,无主帆,动力不足。而且几人做的帆不灵活,几人不停调整非常累。今日西风,九月份正是西风盛行,要想逆风西行,难比登天。如果是年后春天东风足,那时再西行才是明智之举。
言姐的韧性明显比王为强,虽然一直皱着眉,但似乎有所得,偶尔拿出本子写写画画。
又过了两小时,三人已摸索出侧风和顺风的控帆方法,虽然船行不快,也算入了门。言姐发话,王为把船启动,开回小峡湾。小峡湾内,几人开个小会,商量船帆的改进方案。三个外行就这样闭门造车(造帆)。
三人中,言姐相对懂的多一点,十天前她已经开始记录潮汐、风向等信息,有决心,有行动力,由不得王为不佩服。
次日,9月7日,无风。
言姐带着王为和大羽改进船帆,风帆材料不容易找,原本驾驶舱上的帆布只能拿来做帆,以后船上遮阳就随便用些深色防水布料替代。另外言姐又拆掉一只帐篷,帐篷也是很好的风帆材料,最终只留一只帐篷给言姐在船上用。一切给船行动力让路。
晓峰和小闻继续在岛上寻找物资。
9月8日,大雨。
言姐和小闻制作风帆和船上用的垫子,垫子用疗养院房间的入户脚垫裁剪、拼接,防滑一流。
上午,三个男人无聊打牌,下午,王为和大羽研究言姐的笔记。
9月9日,无雨,西向微风。
上午,五人一起到小峡湾改造渔船,中午,王为三人继续出海试验风帆。
此次的三角帆比之前的大,稍好用,船已经可以‘之’字型向西缓慢前进,但效率极低。直到傍晚三人才筋疲力尽的返回峡湾。
出海,果然不是那么简单,三人士气都有所回落,如果西风再强些,小船恐怕寸步难行。如果是猛烈的西风不停的吹,几人很可能向东被吹到太平洋去,那种情况想想就胆颤。
晚上,许久不见的火堆再次被点起,大家围坐火堆,低声讨论白天试航行的事。
王为苦笑一声,“今天返航时,我试了一下,我想只靠帆动力回峡湾,没能成功,距离判断总是有误,帆体变向时机把握不准。最终还是启动了发动机。”。
对于控帆控舵,大羽几乎是完全没有天赋,这两天出海他学到的最少,王为稍好点,言姐最好。这都是相对的,随便有个海边渔民,只要出过海的,都比三人强很多。
一直以为是天选之岛,梦幻开局,哪成想主角团职业配置有重大缺陷。大勇的大羽、大智的言姐、特异功能的王为自己,多好的组合。万万没想到少了个向导(水手),新手村都出不去,可笑。
“我说一句啊,我建议你们明年春天再走,那时候东风,飘都能漂到西部去,是吧?”有了眼镜的晓峰自信很多,话也变多了,经常发表自己的意见。
言姐接话,“不,现在不止有西风,还有北风,再有一个月,北风会增强,往南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估计今年冬天会很冷,我们的目标是西南。”
“可是你们在海上分辨方向都困难,别北风还没来呢,你们已经被吹到韩国、日本去了。这两次出海你们有我,有这个岛给你们指示方向,出海后四面除了海水什么都没有。你们肯定分不清方向。”
言姐语气坚定,“根据船上的风向旗和指南针,我能大致判断船行方向。而且出海后岛屿众多,140米海水淹没的大多是城市,还是有很多山丘能露出水面,只要一路上登岛确认地名,根据地图,完全可以判断航行方向。”
“好吧,你是大姐大,你说了算。”说完晓峰扭头不再说话。显然,小伙子对几人离岛是有点怨念的,只是一直没表现出来。
一时间大家都不再说话,火堆旁的气氛变得尴尬,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王为不想尴尬的气氛再继续下去,开口问大羽,“大羽,你的手臂怎么样了?还要几天能好?”
大羽左臂微抬,手掌握拳再松开,“做动作都没问题,不敢吃力。估计还得三天吧。”
“最少五天。”言姐说到。
“那也不急,我们一周后动身出海,出海后航行两天,如果没走出多远,我们就用发动机返航,然后安心等东风来。”王为的性格是不愿意拿主意的,但也不愿见几人关系产生裂隙。
王为的说法俗称‘和稀泥’,真正出海了,变数太多,不是想去就去想回就回的。王为心里叹息,[我最怕拿主意了,怕啥来啥]。
王为看着跳动的火焰,心里不是滋味。想想第一次食堂决议,定了留岛的调子;第二次食堂决议,定了三人离岛的方案;火堆这里第三次决议,不欢而散。
是不是火堆这里不吉利啊?
没多久,几人收拾了火堆,各自回房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