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这哥们儿又上书啦!
这次可不是来搞笑的,一脸严肃地跟皇上说:
“皇上啊,您得听听这个,我听说秦朝那时候,简直就是战争狂魔,
跟匈奴、百越打得火热,可不是为了守护家园,而是为了抢地盘儿,扩张势力范围。
结果呢?功业没捞到,反倒把天下搅得一团糟,这不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嘛!”
“您再看看秦朝那帮用兵的,简直就是一群瞎子摸象,连敌人的虚实强弱都没搞清楚,
就一股脑儿地往上冲,进攻的时候被敌人抓得跟小鸡仔儿似的,屯守的时候又被敌人围得跟铁桶一般,
这不就是典型的送人头行为嘛!”
“还有啊,那北方的胡人和貉人,一个个都是抗寒小能手;
南方的扬、粤那边的人,也是耐热达人。
可秦朝的戍卒呢?
去了南北两地就像水土不服似的,戍守边疆的死在边境,输送给养的死在路上,
这不就是白白送死嘛!”
“秦朝那时候征兵,老百姓都怕得要命,感觉就像去刑场被砍头一样。
所以秦王朝就征发犯罪的人去戍边,还美其名曰‘谪戍’。
先是征发犯罪的官员、倒插门女婿和做买卖的商人,后来范围越扩越大,
连曾经有登记,做过生意的人,甚至他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爹妈都不放过。
最后,连居住于闾左,按规定不负担兵役的人,也被强迫去当兵。
哦,闾左就是穷人,住在村子左边。富人住在村子右边。
这不就是胡闹嘛!
被强迫当兵的人都心怀愤恨,遭受必死无疑的厄运,朝廷却连点儿抚恤金都不给。
死于战场的人,家属还得不到国家免收一算赋税的安慰奖。
天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秦朝的暴政可是要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
“您看那陈胜,他去戍边的时候,走到大泽乡,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给天下人做了个反秦的示范。
天下人一看,哎呦喂,这势头不错啊,于是就像流水下泄一样纷纷响应。
这都是秦朝严威强制征兵的恶果啊!
咱们可得吸取教训,不能走他们的老路啊!”
这晁错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虽然话有点儿糙,但理儿不糙啊!
皇上听了也得好好琢磨下。
这秦朝啊,那时的人们认为,是一面历史的照妖镜,得时刻警醒自己啊!
哎呀,说起那匈奴人啊,这帮哥们儿可不是靠种地吃饭的,
所以啊,他们就像咱们邻居家的熊孩子,没事就来咱们边境捣捣乱,
搞得咱们的老百姓啊,是又气又恼,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他们呢,就像游牧版的打地鼠,今儿来敲敲你的门,明儿又去串串你的门,
时不时还入侵一下,他倒成了我们的城管了,还挺会逛。
结果呢,咱们中原的汉子们啊,只能含泪告别心爱的农田,去守那漫漫边关。
现在啊,匈奴人经常在咱们边界一带放牧、打猎,顺便还瞅瞅咱们的守边士兵。
他们一看,哎哟喂,这汉军人少得跟菜市场的大白菜似的,那就更来劲儿了,直接入侵,就象逛自家后花园一样随便。
这时候啊,如果皇上您不发兵救援,那边境的百姓可,就指望不上朝廷的救兵了,说不定啊,就直接投了敌人了。
可要是您发兵救援呢,兵发少了不管用,多发点儿呢,等那远方的各县援兵慢悠悠地赶到,匈奴军队呀,早就跑得比兔子还快了。
您说这怎么办呢?
不撤走边境的大量军队吧,军费开支大得跟马爸爸的账单似的;
撤走援兵呢,匈奴人又趁虚而入,简直比小偷还会找机会。
这样连年折腾下来啊,咱们中原地区可就穷得叮当响了,百姓们也别想安居乐业了,比乞丐还惨。
幸好啊,咱们皇上您可是个明君啊,担忧边境问题,派遣将吏发兵加强边塞防务。
这可是对边境百姓的大恩惠啊!
可现在呢,远方的士兵驻防边塞,一年轮换一批,
这些士兵啊,对匈奴人的本领,就像对女朋友的心思一样,一窍不通。
所以啊,咱们得想个办法。
依我看啊,咱们不如选些常居的人,在边境安家,从事农耕生产,既能防御匈奴入侵,又能利用有利地势,建成高城深沟。
咱们还可以在战略要地,交通要道,规划建立城镇,规模嘛,不小于千户人口,直接打造成个边境版的小深圳。”
皇帝要是听了我晁大人的话。让官府在边地忙得不亦乐乎才行。
先要在城里盖起了一排排小别墅,农具也备得齐齐的,然后就开始广发“英雄帖”,召募各路英雄好汉来边城定居。
这待遇可不是盖的,赦免罪名、赏爵位,全家赋税劳役全免,还提供冬暖夏凉的时尚服装,和三餐外卖。
这简直就是比公务员还要爽的“公务员Plus”版啊!
话说回来,要是不给这些边塞民众,来点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可不会愿意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长期定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晁错这哥们儿又上书啦!
这次可不是来搞笑的,一脸严肃地跟皇上说:
“皇上啊,您得听听这个,我听说秦朝那时候,简直就是战争狂魔,
跟匈奴、百越打得火热,可不是为了守护家园,而是为了抢地盘儿,扩张势力范围。
结果呢?功业没捞到,反倒把天下搅得一团糟,这不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嘛!”
“您再看看秦朝那帮用兵的,简直就是一群瞎子摸象,连敌人的虚实强弱都没搞清楚,
就一股脑儿地往上冲,进攻的时候被敌人抓得跟小鸡仔儿似的,屯守的时候又被敌人围得跟铁桶一般,
这不就是典型的送人头行为嘛!”
“还有啊,那北方的胡人和貉人,一个个都是抗寒小能手;
南方的扬、粤那边的人,也是耐热达人。
可秦朝的戍卒呢?
去了南北两地就像水土不服似的,戍守边疆的死在边境,输送给养的死在路上,
这不就是白白送死嘛!”
“秦朝那时候征兵,老百姓都怕得要命,感觉就像去刑场被砍头一样。
所以秦王朝就征发犯罪的人去戍边,还美其名曰‘谪戍’。
先是征发犯罪的官员、倒插门女婿和做买卖的商人,后来范围越扩越大,
连曾经有登记,做过生意的人,甚至他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爹妈都不放过。
最后,连居住于闾左,按规定不负担兵役的人,也被强迫去当兵。
哦,闾左就是穷人,住在村子左边。富人住在村子右边。
这不就是胡闹嘛!
被强迫当兵的人都心怀愤恨,遭受必死无疑的厄运,朝廷却连点儿抚恤金都不给。
死于战场的人,家属还得不到国家免收一算赋税的安慰奖。
天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秦朝的暴政可是要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
“您看那陈胜,他去戍边的时候,走到大泽乡,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给天下人做了个反秦的示范。
天下人一看,哎呦喂,这势头不错啊,于是就像流水下泄一样纷纷响应。
这都是秦朝严威强制征兵的恶果啊!
咱们可得吸取教训,不能走他们的老路啊!”
这晁错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虽然话有点儿糙,但理儿不糙啊!
皇上听了也得好好琢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