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地淘米,摘菜。
煮米,炒菜。
黄槐夏的早餐很简单。
就是一碗米,一盘菜。
可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却只有修士能吃的起,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只因米是灵米,菜是灵菜。
米粒色泽赤红,个个有花生粒般大小,看起来跟红色的小宝石一般,充满了质感。
菜也只有三张巴掌大小的叶子,通体青碧,隐隐有种如玉的晶莹光滑。
名字都很好听。
米叫红石米,菜叫青玉叶,都蕴藏着丰富的灵气,价格自然也不菲。
俗世的金银买不到,只能用灵石交易。
“香,一口下去,口齿生津,让人心安。”
弄好之后,室内灵物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黄槐夏麻溜的盛饭端菜,不到三五下,就吃了个干净。
摸了摸肚子,他心满意足。
“按照前身的记忆,曾经有幸吃到过一种叫紫玉的灵米,只是一粒米,就跟馒头大小。那味道,啧啧。也不知道贫道,什么时候能吃到。”
饱暖则深思。
前世本就是个吃货的黄槐夏,最大的爱好就是吃。
他发誓,就是前世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也比上现在的灵米和灵菜。可就是这么好吃的东西,却只是修士中最低等的吃食。
黄槐夏觉得,自己修行的意义,又多了一种。
只有修为高,才能接触到更好的东西。
修士修行,第一步是感应到天地灵气,打开窍穴,炼气入体,这是叩开修行的首关。
成功炼气入体,是为炼气一层。
其后就是不断地开辟窍穴,开辟的窍穴多,能够储存的灵气也就多。
现如今市面上流传出来的炼气功法,很统一,基本上都是三关九窍。
属于是最中正,最平和的功法。
只要你具备修行的资质,理论上,一窍一境,一路修到炼气圆满是没什么问题的。
黄槐夏接触到无门无派的散修,野修,都是这个说法。
可有前身记忆的黄槐夏,却很清楚,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按照前身师尊的说法。
这些流传出来的功法,正真的作用是安抚散修和野修罢了。
功法没问题,的确能修炼到炼气圆满。
可能修成的概率,和修成后有多强,懂的都懂。
主打就是一个安慰。
总共就九个窍穴,又能够储存多少灵气呢?
有传承,有门派,有根基的正统修士则不然。他们都有各自完整系统的功法不说,开辟的窍穴也不一样。
就拿前身所在的门派来说,单是炼气一层,最基础的功法都能开辟三个窍穴。
不同的功法,开辟的窍穴位置也不一样。
不仅仅是局限于最基础的三关九窍。
“作孽啊!”
想到这,黄槐夏又有些唏嘘。
前身明明是两属性灵根,身怀木灵根和金灵根,其中金灵根是中品,故此主修金灵根。
因而面板中,其他功法后面都是个功,偏偏庚金诀后面带个诀。只因前面四样功法都是他淘来的大路货,而庚金诀却是前身宗门的功法。
能修到筑基境的功法。
偏偏穿越之后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现在的他的灵根直接成了五行灵根。
还都是下品。
这也是他修行比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前身的记忆,灵根按照品秩划分为下品、中品、上品、地灵根,天灵根。
按照多少则划分为单属性灵根,双属性灵根,乃至最多的五行灵根。
除此之外,还有异灵根之类的。
抛开品秩不提,属性多少其实并无强弱。
相反,多属性灵根能够储存的灵气更多,彼此相加,斗法的威力更强。
可相应的,花费的时间也就多。
想一想,人家只修炼一种属性的灵根,你却需要修炼好几个属性。威力大是没错,可你得有本事和时间,提升上来。
因此一般而言,体怀多属性灵根的修士,都会主修其中一个,其余兼修或者不修。
全修的,极少极少。
要么天赋万里挑一,要么资粮充足到令人发指。
黄槐夏同样不信邪。
仗着自己有挂,也选择了这条最艰难的路。
现在威力多强是没看出来,进度是真的慢。
要不是他坚信自己的选择,劝解自己,自己选的路含泪也要走下去。
再加上外挂打底,真坚持不下来。
总之就是。
法财侣地器。
修士修行,除了自身天赋根骨之外,其它也缺一不可。不仅仅要有好的功法,稳定的环境等等,营养也必须跟上。
不然,气血亏空,大道不畅。
这也是黄风一大早就出去找血食的原因。
吃好,才能修好。
“还好,贫道在炼丹上,天赋出众。要不然,还真负担不起。”
很快,黄槐夏就收起杂念。
复回到院落中,开始打坐运转功法。
灵米灵菜中蕴含灵气,吃到肚子只是第一步,得运功消化吸收,纳为己用才行。单靠身体自行吸收,太慢,也太浪费。
“师父,师父,黄二牛的婆娘,好像要早产了。他们一家子,坚持要找您。”
就在黄槐夏打拳的时候,一个半大小子匆匆进院,毛毛躁躁高声喊道。
“荒唐,为师平日里是怎么教导你的?”
望着衣衫凌乱,眼角还有眼屎,顶着一头乱糟糟褐色长发,年仅十三岁的少年郎。
黄槐夏结束打坐起身,板着脸训斥。
这是他最小的弟子,是个无父无母的流浪儿。
去年被他看重,收为了弟子,取名当归。
嗯。
修行不到一年,只靠着烈焰功这门最普通的火属性功法,当归如今已经是炼气二层。
至于为什么知道当归能修行,则是渡仙桥的第二个灵异之处。
它不但能见人心,还能检测出灵根属性。
当初当归第一次上渡仙桥的时候,渡仙桥闹出的动静,可是不小。
至于为什么说当归是最小的弟子,自然是前身还收了其他弟子。
前身七岁的时候被他的师尊带走,在其宗门待了整整十年。十六年前意外受伤掉境,丹田被毁,在师门蹉跎了三年时光,看不到任何希望。
心灰意冷下,回到家乡,在碧阳镇落脚。
渡过整整十年时光。
期间,总计收了三名弟子。
不过目前都不在,都有各自的事情在忙。
“师父,您常说,遇事当有静气,我错了。”
看到黄槐夏板脸,当归连忙低下头老老实实认错。
“再有下次,看贫道怎么收拾你。”
微微摇头,黄槐夏施展轻身术,几个起落,消失不见。
他现在的位置,距离前面的医馆有不少的距离。
人命关天,耽搁不得。
“嘿嘿,就知道师父老人家,比我还急。”
等了一会,也没听到动静的当归,偷偷抬起头看了一眼,发现黄槐夏已经消失不见,笑容灿烂的低语一句。
也跟着施展轻身术,快速离去。
他的师父,可是现如今扬名碧阳镇清风医馆的馆主,活人无数的黄山真人。
怎么可能人命当前,不为所动,反而有心思教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