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唏嘘的叹了口气,“向北,你想好了?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你要是发挥高风亮节让出去,以后,不一定还有这样的机会。”
“刘叔叔,我考虑好了,反正我还年轻。”
刘宝勇缓缓点点头,说实话,这次之所以力推郭向北,一是鲁舒华和张汝才推荐,认为郭向北潜力无限,出去见见世面未来对未来发展更有好处。另一方面,却是出于他对郭向北母子的内疚与关怀。
现在听到郭向北坚决推辞,他很是感到欣慰,心头的压力也松了许多。
对于他这种临时空降的厂长来说,刚上任就“任人唯亲”确实有很大压力,他和郭向北家的关系稍微一扒拉就全厂皆知,不是没有人指指点点说闲话.......
“那好吧,既然你决定退出,那我不勉强。你刚回来,我给你放两天假,张教授那边说好了,上午上班下午上学,有其他事再协调。先把申请书写了,我去找叫人来开箱子。”
“刘叔叔。”
郭向北突然想起一事,急忙叫出刘宝勇道:“我想给这边和我爷爷那边各安装一部电话,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些。按电话的钱我来出,就是手续有些麻烦。听说现在有一种不用手摇的电话,您看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
刘宝勇笑了笑,“知道你有钱,行,这个事你不用管了,我来安排。”
郭向北道了声谢,目送他开门出去,关上门找出纸笔写了起来。
许多人的记忆里都应该有那么一种带着摇把的电话机,每次打电话之前都要摇上几圈才能接通,其实在这个年代,我国还在大量使用这种手摇电话。而且电话的安装还需要审核,费用超高,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安装起的。
他记得八四年时一个朋友安装电话,光是安装费就六千多!
至于电话费,市话一次起步一毛钱。一般的工人家庭别说安装,就是月租费和电话费都养不起。
一个小时后,郭向北正和母亲说着话,刘宝勇带着两名陌生人进来准备拆箱子,但是找了半天一个眼都没找到。
“不行拿斧头劈了吧。”
郭向北出主意道,这箱子连他的金手指都没反应,应该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一名工作人员看着用刀片刮开的一块木纹,摇了摇头:“这看起来是阴沉木,劈了太可惜了。找把锯子锯个先锯口看看再说。”
一听是阴沉木,郭向北当即出门找锯子,大伯母说聋老头那里有,便带着郭向北去西边跨院。
郭向北也是对久闻大名的聋老头好奇的很,敲了半天门才听到院子里有了动静。
随着木门打开,一个头发斑白的干瘦小老头出现在郭向北面前,红糟糟的大鼻子,一看就是个好酒之人。
“董叔,借您锯子用一下。哦,这就是我侄子郭向北,以后和您就是邻居了。”
郭向北急忙叫了声“董大爷。”
“我不姓董,叫我聋老头,等着。”
聋老头看了郭向北一眼,干巴巴扔下一句话就转身去拿锯子。
大伯母笑着解释道:“这老头犟的很,好好的姓不要,非要别人叫聋老头,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郭向北笑着道:“他喜欢叫聋老头就叫呗,这种事没必要和他呛。”
他推开半掩的门看去,只见院子大小和东院差不多,只不过地上光溜溜一片寸草不生,偌大的紫铜兵器架宛若新铸,被擦拭的干干净净摆在北边房檐下。
沿着墙壁下摆放着一堆或圆或扁的石器,盖着毡布看不清楚。
靠着旁边还放着一架朱红色老式躺椅,看着雕花刻纹很有年代感。
这是属于他的院子,他却进不去,这道理和谁去说。
很快聋老头提着一把木工锯出来,见他踮着脚尖看院子里环境,沉着脸将锯子递给他顺手“咣当”关上门。
郭向北摇了摇头,这老头脾气倒是很大。找机会一定和他谈谈,主次要分清才行,哪有住在主人家还给主人脸色看的......
凭着木匠的直觉,郭向北并没有先锯下一个脚来,而是平着在箱子两寸的地方锯了个槽子,果然发现了箱盖衔接接口。
接着用匕首顺着接口线划了一圈,慢慢撬开个缝,嵌入一根根薄木片将扣着的箱盖抬了起来。
正当他准备扳开,一名工作人员道:“小心点,让我来。”
郭向北只好后退,看着两个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样子,他往后退了几步,心道不会还有什么暗器机关之类的吧?
箱子被顺利打开,沉重的盖子果然是嵌入箱体。
一股浓郁的药材味从箱子里传出,郭向北大喜看去,只见一块块油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方块”整整齐齐堆满整个箱子。
两名工作人员小心将“方块”一一取出查看。
厚厚的油布绑的很严实,第一个里面是个长方形木盒,里面放着两根手腕粗的骨头。
刘宝勇和两名工作人员被吓了一跳,仔细看了半晌才发现不是人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他唏嘘的叹了口气,“向北,你想好了?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你要是发挥高风亮节让出去,以后,不一定还有这样的机会。”
“刘叔叔,我考虑好了,反正我还年轻。”
刘宝勇缓缓点点头,说实话,这次之所以力推郭向北,一是鲁舒华和张汝才推荐,认为郭向北潜力无限,出去见见世面未来对未来发展更有好处。另一方面,却是出于他对郭向北母子的内疚与关怀。
现在听到郭向北坚决推辞,他很是感到欣慰,心头的压力也松了许多。
对于他这种临时空降的厂长来说,刚上任就“任人唯亲”确实有很大压力,他和郭向北家的关系稍微一扒拉就全厂皆知,不是没有人指指点点说闲话.......
“那好吧,既然你决定退出,那我不勉强。你刚回来,我给你放两天假,张教授那边说好了,上午上班下午上学,有其他事再协调。先把申请书写了,我去找叫人来开箱子。”
“刘叔叔。”
郭向北突然想起一事,急忙叫出刘宝勇道:“我想给这边和我爷爷那边各安装一部电话,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些。按电话的钱我来出,就是手续有些麻烦。听说现在有一种不用手摇的电话,您看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
刘宝勇笑了笑,“知道你有钱,行,这个事你不用管了,我来安排。”
郭向北道了声谢,目送他开门出去,关上门找出纸笔写了起来。
许多人的记忆里都应该有那么一种带着摇把的电话机,每次打电话之前都要摇上几圈才能接通,其实在这个年代,我国还在大量使用这种手摇电话。而且电话的安装还需要审核,费用超高,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安装起的。
他记得八四年时一个朋友安装电话,光是安装费就六千多!
至于电话费,市话一次起步一毛钱。一般的工人家庭别说安装,就是月租费和电话费都养不起。
一个小时后,郭向北正和母亲说着话,刘宝勇带着两名陌生人进来准备拆箱子,但是找了半天一个眼都没找到。
“不行拿斧头劈了吧。”
郭向北出主意道,这箱子连他的金手指都没反应,应该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一名工作人员看着用刀片刮开的一块木纹,摇了摇头:“这看起来是阴沉木,劈了太可惜了。找把锯子锯个先锯口看看再说。”
一听是阴沉木,郭向北当即出门找锯子,大伯母说聋老头那里有,便带着郭向北去西边跨院。
郭向北也是对久闻大名的聋老头好奇的很,敲了半天门才听到院子里有了动静。
随着木门打开,一个头发斑白的干瘦小老头出现在郭向北面前,红糟糟的大鼻子,一看就是个好酒之人。
“董叔,借您锯子用一下。哦,这就是我侄子郭向北,以后和您就是邻居了。”
郭向北急忙叫了声“董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