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州知府的做法为例子,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官员大整顿。
这十几天下来收获颇丰。不过其他地方并没有云州这边这么顺利。
他知道这里都是他家小姑娘的功劳。不过他也知道,这么大肆的整顿,丞相那边一定会狗急跳墙。
最近他也安排了人盯着丞相那边的动静,一旦有什么动作,他这边立马就会准备起来。
“如果这两天事情不多,我带你去个地方。”
顾倾诀知道他的小姑娘不会无的放矢,她要带他去的地方应该是很重要的地方,他自然答应。
可是这趟行程还没有起航,就被其他的事情耽搁了。
此时的阳淮县一派热闹的景象。
城外的玻璃工坊和水泥工坊都已经开工,水泥已经制出来了一些。
阳淮县的主路也已经修了三分之一。
现在整个阳淮县所有的商铺都进行了一次大的变革,每一家铺子现在都有了自己新的招牌和特点。
走商的和路过阳淮县的人,对于阳淮县的店铺里的东西都觉得新奇不已。
既然路过都不会放过。因此阳淮县城各种商品的名字,慢慢地向其他地方传播了出去。
最近几天就有很多外面的商家和货商来到了阳淮县。
阳淮县里各个铺子十分忙碌。很多铺子都又单独建了工坊。
傅修竹也忙的脚不沾地,由于要建很多作坊,各个商铺都来县衙买地。
傅修竹没有忘记凤玖曾经说过的县城规划的事情。
傅修竹在地图上看着感觉在城内建工坊会把现有的县城弄得很混乱。
所以所有的工坊都建到了凤玖炸平的那座山再往常平镇那边一点的地方。
现在那边地势平坦,而且玻璃工坊就建在了炸平的那座山上。
离那边不远,开始建起了一座一座的工坊。傅修竹对这些工坊做了要求,必须使用相同颜色的砖瓦建设。
而且工坊间的距离、规模大小都统一设计了一下,保证看上去整齐划一,而且具备观赏的效果。
他也在凤玖的熏陶下成长了很多,觉得以后这些地方应该可以作为观赏的地方赚到收益。
商铺们的商家现在也都很听傅修竹的话。他们知道阳淮县的未来不可估量。
他们现在能是第一批在阳淮县扎根发展商业的人,自然好处多多。
所以县衙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而县城和周边各个镇上、村上的人,现在日子也都较以前好过了非常多。
县城里面的各个商铺、作坊都招人,县衙的玻璃工坊和水泥工坊也招人。
还有整个阳淮县,包括几个镇上都在修路,也需要大量的人工。
现在已经种完地,每家每户都留两个人在地里负责庄稼地的除草浇水的工作,剩余的人都出来找工作。
工作这个词,还是从北山村里传出来的。是凤仁怀最先提出来的词,他们觉得这个词比活计更高大上,所以就都用了这个名字。
整个阳淮县现在看起来欣欣向荣,一派繁荣景象。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