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本官对于阳淮县的事物做了初步的整理,
既然本官现在担任阳淮县的县令,自然是希望能够为阳淮县的百姓做些事情。
能够让阳淮县的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安心的日子。”
一翻场面话说下来,下面坐着的富商商贾和大家族心中想法不一。
这些场面话哪个当官的都会说。
黎民百姓的事儿与他们何干?只要不影响他们的利益,如果还能从县衙里面得到些门道和商路,
让他们能够多赚一些银子,其他的他们一概都不关心。
不过众人还是纷纷拱手,“傅大人心怀百姓,心怀天下,是千古清官。在下佩服。”
傅修竹看出来了,众人脸上的敷衍神色,也没有再说其他的,而是直奔主题。
“众位都是从阳淮县各个地方过来的,今早出发到县衙,想必路上也很辛苦吧。
马车颠簸的厉害,不知众位是否适应?”
众人也都纷纷回话,说已经习惯了,路还是比较安全,也很顺畅,没什么问题。
傅修竹却抬眼看着众人说,“阳淮县是安泰城到临江城的必经之路。
虽然官道比较平坦,但是砂石土坑众多,众位过来也必是吃了些辛苦的。
然而,路是沟通各地的捷径,只有路顺了大家的生意才能更好做。
消息更灵通,往来的人多了,也能带动大家商业的发展。
然而阳淮县的情况想必大家都知道。
近几年年景不好,收上的税印有限,又全都交到了国库。
县衙里捉襟见肘,本官现在想把路修得更顺畅,奈何囊中羞涩。
所以请大家前来是希望大家慷慨解囊,共同为阳淮县的发展出一分力。
本官也在此感谢大家的仗义相助。”
说完,站起身朝着众人弯腰躬身一礼。
众人也都赶紧起身回礼,心里却都是不情愿的。
闹半天,让他们过来是来给县衙送银子的。
这傅大人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当时私下来给他送人票,他不要。
现在竟然公然地朝着县城所有的富户、大家族和商户一起要银子,这吃相不可谓不难看。
可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法子,既然要在这个县城做生意,一点不出是不可能的。
心下有了计较,也就知道接下去怎么做。
依然是常家主率先出声,“傅大人为民着想,着实是我等表率,我常家愿意拿出五百两银子,
帮着阳淮县修路,路修平整了,我们的酒水也更好地往外输送不是。”
其他的家族和掌柜也都纷纷的表态,你出二百两我出三百两,他出一百两。
最多的也就是和常家一样出五百两的几个家族和一些大的商铺。
一些小的铺子甚至只拿出二三十两,三五十两的银子。
傅修竹听着眉头紧蹙,他知道直接这样找这些人要银子,他们必然不会愿意拿出来。
即使拿了也不会很多,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少。
虽然心里面有了计较,不过现在听见这些人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却小气的捂着荷包的样子,傅修竹也觉得很无奈。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