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麻木,以冷漠,要是若无其事可以治愈创伤。
能够消除裂痕的只有爱和温柔,于越重来一次,不会放弃。
她想要证明,爱是需要学习的,无论是她还是家人。越是愚昧越是残忍,这是原生环境给予她的领悟。越是理智越是痛苦,这是于越多次挣扎的原因。
格格不入。
思想和观念上的碰撞,是一场没有剑影和刀光的厮杀。即使全力以赴,也两败俱伤。
所以,只有努力地改变一切,才会有新的希望,她才能得到真正的治愈。
她默默鼓励自己说,你看,至少现在家人的环境改变了。至少,从他们接触的人,可以让他们习得更多曾经未知的东西。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他们都会学会如何爱人。
想通之后于越才收拾好自己回家。
“越越,来洗手吃饭了。做了你最喜欢的酸菜鱼和红烧排骨。”
于妈的声音愉快,带着一丝微弱的讨好。于越深吸一口气,笑着小跑过去,鼻子凑到碗前面闻了闻,“好香呀!”
“看起来就好吃,真不愧是我妈做的。”
看来女儿已经不生气了,于妈缓了缓内心的愧疚,招呼正在房间里躲着的于爸出来吃饭。
于爸脸色讪讪的,边吃饭边讲好笑的段子,直把于越逗得忍俊不禁。
总算把女儿哄好了!
于奶奶却似没什么察觉似的吃着饭,发出咕噜咕噜的吸溜声。今天的鱼很合她的胃口,又酸又辣。
在于越刻意的模糊下,冲突貌似告一段落。
事后,于越可不会认为这样就够了。有些事情,不从根源上解决,有一就有二。她不想自己一次次地欢喜,一次次的失望,到最后唯一能做的仅仅是麻木不仁。
所以于越开始有意思地收集关于合理的家庭教育的书籍和文章,放在家里,偶尔气氛好就撺掇着于爸于妈看看别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其实于越隐约记得曾经于爸于妈似乎经常从杂志上看者类似的文章,有时候特别印象深刻的还会给于越讲。不过那些杂志本身就不是观念多端正的,里面摘录的文章常常以夸张和猎奇为主,说不定正面作用没有多少,反面作用更大。
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越偷偷给自己点赞。
转眼夏至已过伏天开始,热辣的太阳光把柏油路面晒得黏黏腻腻,多数的书都翻成白脸。
房子里没有空调,只有一台电扇呼啦呼啦转不停,却没有带来多少凉风。
今天是拿成绩的日子,也是于越吊打一群同学的日子。毫无疑问,于越又拿了第一,语文扣了15分,因为她写不好作文;历史扣了1分,地理扣了1分;其他都是满分。
袁倩表示,这个同学她不想要,求接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