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承担责任的往往也是市政府这边的领导。
因此,市政府这边的会议是最多的。
其次,人事关系要复杂得多。
上面有书记领导,下面还有各位副市长分权掣肘,大家还分属不同的派系。短短一个月,谢成云已经感觉到市里人事的复杂性。
之前在久盛镇的时候,因为县里有杜书记罩着,乡镇上最初的书记又不大管事,后来他自己做了书记,更是说一不二,基本上没有遇到多大的阻碍。
到了渝州市委办公厅,更是简单。
作为副职,又是督查室这种部门,主要是以执行为主,也没有这么大的烦恼,人事也相对简单。
作为一个县域的行政主官,谢成云不但要为全市七十多万人的经济发展负责,还要操心各种事务,在斗争中求团结,在团结中求发展。
下午的会议结束之后,又有几个乡镇负责人请求汇报工作。
这种大型会议,往往是下面乡镇负责人趁机与市领导走近的绝佳机会。
作为市长提名人选,在人大选举之前,大多干部都是持观望的态度,还有大家也要先看看新市长的为人和行事风格。
还有一些干部,在连续三任市长任期皆短,尤其是上一任市长林启波落马的情况下,很多干部都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不管是市直机关,还是下面的乡镇。
市委书记周森虽然掌控了青竹市大局多年,但仍然有不少领导干部没有追随于他们,比如市政府里面的马市长、古市长等,市委常委里面的纪委书记孙贻良等。
随着马市长、古市长与谢成云走近,谢成云又顺利高票当选为新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吴明策和纪委书记孙贻良等为代表的本土派,也与谢成云达成了初步的“盟友”关系,市里的风向在不知不觉的发生偏转。
当然,这个过程是缓慢的。
并且这些主动靠过来的,主要还是以马市长、古市长和吴主任他们的那些老部下为主,真正主动靠拢谢成云的还非常的少。
不过这很正常,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能够逐步打开局势,谢成云已经感觉不错了。
再者,只要能推动起工作,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不阳奉阴违、推三阻四就不错了,在初期,谢成云的要求并不高。
饭要一口一口慢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谢成云分别与这几个乡镇负责人见面,有书记、镇长或者副书记等,效果感觉不错。在见面之前,谢成云也通过王强了解了一些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做到心里大致有数。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推进。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