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参会者都是市政府或市直机关的领导,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宝贵,每天要是参加几场拖沓的会议,一天可能就此过去了,还怎么处理其他事务。
王强出去之后,谢成云又拿起一叠文件批阅,在文件上签上不同的意见。
说起签字,这里面可有很深的学问,初入者大多都不知道,需要自己去领悟。
谢成云最开始也是一无所知,只是前世的时候听说过领导签字是一门学问,但具体如何却不清楚。
后来调到诚县县政府,给杜平县长担任秘书,谢成云这才逐渐领悟了其中的“诀窍”。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领导。
体制内的关系错综复杂,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有些是公事公办,有些又不好予以明确拒绝,在保持原则的基础上,有时候就可能非常难办。
于是体制内就有人发明了各种“签字”,代表不同的意思,需要下属自己去领会。而领导也可以规避其中的风险和责任。
比如领导签署“按规定办理”,下属见到通常认为是可以办理,一般都赶快办理。这种情况如果发生了风险,错是错在部下没有按“规定”办理,领导就规避了责任。
如果下午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死扣“规定”而没有抓住签字的核心“办理”二字,以后和领导的关系只能是渐行渐远了。
第二种叫“请酌情办理”。
这个比“按规定办理”的意思更递进一层,而且还有看得起下属才会叫他办理的丝丝情意在里面,部下一般都会倾情办理。这里面的猫腻就在“酌情”两个字。可理解为斟酌情况,实际情况不允许就不能办理。因此,一旦出事,责任还是在部下,能力不足,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应该受到批评。
第三种就是大名鼎鼎的“划圈”了。
签批文件就用划圈来代表“同意”的意思。经办人看到领导在文件上划了圈,通常就按照同意的意思办理了。这里面的猫腻就在画圈的位置上。领导不是在呈文要求办理的“办理”二字上划圈,而是将圈圈划在模棱两可的中性词或自己的名字上。只要不是圈在“同意”或“办理”之类的词上,均可理解为领导还没有同意。因此,上级来办案时,这证据不能靠推理、想象,还是不能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第五种就是“请按程序办理”了。这里面的重心就在“程序”二字。在办的过程中看你的“表现”。
另外还有“同意办理,如有问题另案处理”,这个就是这里的问题就是办手续前另案处理,或是办理后另案处理?经办人员自行琢磨吧。
常见的还有“根据某会议决定,同意即刻办理”。这种情况往往就体现在会议记录上,领导可能在会议上是提出了反对意见的(当然不是本心),在文件签字的时候,又不能反对签字,就这么签署。意思很明显,因为是会议决定,少数服从多数,我只能遵照会议决定执行,但我在表决的时候是反对了的,出事了不关我事。
当然,领导签字还有其他一些“窍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因此,谢成云在文件上签字的时候,也会根据文件的不同部门,批示不同的意见,除了正常的程序,也有人情世故和规避风险在里面。
只能说体制内的领导也很不好当啊。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