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一后两辆租借的皮卡开进了秦岭南麓。
天色渐渐变暗,坐在驾驶位上的罗大开始不安了起来,“王老师,这一片可都是野山,在这里过夜是不是有点不安全?”
王一扬拿出一张地图,“放心吧,前面有个村子,咱们去村民家借宿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
还没开出去多远,一个村落渐渐出现在了视线里。
车在村口停了下来。
村口有几个正在打闹的小孩子,王一扬走下车问道:“小朋友,这是姚家沟吗?”
五六个土头土脸的小孩子看到生人有些紧张,胆子小的直接跑进了村子,只有一个胆大的没有跑开,反而好奇的看着王一扬几人说道:“是啊,你们是干嘛的?”
是就好!
原世界发现朱鹮的村子就叫姚家沟,看来他这次是来对了!
王一扬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姚小明。”小家伙随手在脸上擦了一把,只不过越擦越黑。
王一扬笑道:“你家大人在家没有?”
姚小明道:“我爷爷奶奶在家。”
正说着话呢,村里走出一位老人,“小明。”
“爷爷。”姚小明叫了一声,然后拔腿跑了过去。
“老人家您等等。”王一扬扛起一包拍摄器材,然后示意罗大等人赶紧跟上。
老人看了一眼王一扬几人手里拿的摄像机,问道:“你们是记者?”
王一扬回道:“算是吧,我们央视的工作人员。”说着他让老人看了看他的工作证,然后又说出想要借宿一晚的请求。
老人考虑了一会儿,便点头同意了,临到老人家前,王一扬就基本上摸清楚了这个村子的情况。
留守村。
因为交通不便利,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了,整个村子只有一些半大的孩子和老人。
看着有些落后破旧的姚家村,王一扬更加希望这次能够找到朱鹮,只要找到了朱鹮,这个村子肯定也会因此获利不少。
老人的老伴儿对王一扬几人很热情,还招呼他们吃了一顿晚饭。
吃晚饭的时候,王一扬向两位老人打听了一下情况,只是两位老人也说不清楚。
次日。
王一扬等人又被老人招待了一番,他心中有些过意不去,便说道:“姚大叔,我们今天就要进山,但是有些东西需要暂时放在您家。”说着他把身上以备不时之需的一千块钱拿了出来,“还有村口的那两辆车,您这几天也给帮忙照看下。”
姚大叔推辞道:“用不着钱,东西你放我家里绝对丢不了,村口的车也会帮你照看好的。”
“哪能让您白帮忙。”王一扬直接把钱放到了桌子上,“您要是再推辞我就找别人了。”
姚大叔看到王一扬坚决的态度,便点头答应了,“东西和车我老汉一定给你们看好,你们放心上山。”
王一扬笑了笑,回到他们睡了一晚的屋里,“你们收拾好了没有?”
“差不多了。”
“王老师,咱们这次上山待多长时间?”
王一扬道:“不知道,咱们这次是有目的来的,什么时候找到什么时候下山。”
“那我把干粮全部带上了。”
“带上吧,还有水也带足了。”
半个小时后。
王一扬五人肩上扛着一个包,拍摄器材他们只拿了几件,包里全是生活必需品,这已经算是轻装上阵了。
和姚大叔一家暂时告别后,他们一行五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向深山里出发。
太阳渐渐升高,温度也上升了不少。
山里的温度并不是太高,但是有些闷不透气,而且他们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全部都是一身迷彩服,浑身上下被捂得严严实实的。
王一扬看到走在后面的罗大四人已经有些走不动了,便说道:“你们原地休息一会儿,我去前面看看咱们应该向那个方位走。”
罗大背靠在一颗树干上,擦了擦额头的汗,气喘嘘嘘道:“王老师,您小心点。”
……
两天后。
王一扬五人在山里绕了一个大圈,最后发现了一片河滩。
罗大喜道:“终于能好好洗个澡了。”
其他三人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王一扬拿出望远镜看了看山下的河滩,“你们可别乱来,下面是白鹭的觅食地。”
“白鹭?”罗大来了兴趣,他接过王一扬的望远镜看了起来,“还真是白鹭啊,啧啧啧,既然咱们找不到朱鹮,实在不行就拍白鹭得了。”
王一扬道:“别的小组已经拍了。”
“哦,那算了。”罗大接着看了起来,“不对啊!怎么有两只白鹭的脑袋是红色的?”
“红色的?”王一扬顿时打了个激灵,“真是红色的!?快给我看看!”
王一扬接过望远镜仔细看了起来,但他看到罗大嘴里说的那两只红色脑袋白鹭时,激动道:“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反应过来的罗大惊讶道:“红脑袋的是朱鹮?”
其他三人也兴奋道:“朱鹮被咱们找到了?”
“国家考察队可是找了二三十年都没找到啊,咱们两天就找到了?”
“咱们的运气也太特娘的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