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扬说笑着和身边的郝哥来到了直播间。
在直播台上坐好,看到电话室里郝哥的手势。
推开了面前的音量按钮,戴上耳机。
直播开始!
王一扬语气平淡的说道:“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今天晚上好,欢迎大家收听《有话问王老师》栏目,我是主播王一扬,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想跟我说的话,请拨打节目热线***。”
一段音乐过后,一个电话切了进来。
“王老师您最近听说海城慰安所事件了吗?”听声音是一个青年男子。
“你说的这件事我确实听说过。”王一扬回到道。
青年男子又问道:“那王老师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王一扬仔细斟酌了下用词,说道:“可能有的听众朋友不太了解这件事,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海城曾经是世界上慰安所最多城市。”
“海城自上个世纪开埠以来,地位卓然,繁华至今,见证过无数风云变换,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可是就在前不久,一座慰安所的旧址也被划进了拆除的范围。”
“这座慰安所旧址究竟特殊在哪里?真的值得留下吗?这件事也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到底是应该拆还是不应该拆,众说纷云,也有记者到当地做过一些调查,当地居民给出了很多答案。”
居民甲:好像过去做过日本人几院什么的它就是一个耻辱。
居民乙:是我们国家的耻辱是几女啊。
当地学生:慰安妇就是几女啊不是很光彩的,还是不要特别了解比较好。
“我也留意过这件事情,关于这座慰安所到底应不应该拆,这是当地有关部门因该解决的问题,我们再怎么讨论也不会改变,我想说的是有些东西它不可能永久保留,建筑也可能会消失,但是记忆我认为应该保留。”
“而且好像很多人混淆了“战争姓暴力”和“银灰色情”两个概念,将“慰安妇”受害者称为“几女”,将“慰安所”称为几院,我认为是对战争姓奴役制度的极大曲解。但令人难以忽视的是,这种对姓暴力受害者的曲解并不罕见。它使侥幸活下来的幸存者,在余生中也继续遭受漫长的羞辱和折磨。”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走出直播间。
电话编辑郝哥赶忙迎了过来,面色着急的说道:“王老师,您刚才没看到我给您打眼色吗?”
“看见了,怎么了?”王一扬反问道。
郝哥恨铁不成刚的说道:“还怎么了,咱们是文艺频道,说的讲的是文艺,你怎么能涉及这么敏感的话题。”
“刚才那个话题敏感?我这档栏目不一直都是这样吗?”王一扬纳闷的说道。
“那个慰安所的话题,您就不应该说。”郝哥叹了口气,说道:“你这是给自己找麻烦。”
这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王一扬他还真不怕!
他有说错吗?
他有扭曲事实吗?
没有!
那他怕什么!
“郝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王一扬说道:“我做这档节目要是连这种问题都回避,那我还做它干嘛!”
“可是...”
王一扬没有再和郝哥辩驳什么,爱怎样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