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经啦,辩经啦,西域的和尚又来辩经啦!”
“哎呀,不知总院来的人里有没有能辩倒那小和尚的?”
“是呀,文道前辈们不能下场,这小和尚才十几岁的年纪,莫不是要咱们的小宗师下场?”
夏风席席,汴河两岸,杨柳送爽,偶尔见得三五朵荷花点缀河面之上,波光粼粼,闪动着点点银光。
白衣少年携二美同游,踏着散碎的柳荫,南宫仙听着路人诉说京都的新鲜事。
当然,最惹人注目的就两件,一件是鹿鸣书院总院圣人到京,第二件就是西域和尚辩经。
对方已经来到京都两个月,起初还有和尚们在四处开坛讲经,但被各个文道大家辩驳,纷纷收场,最终推出了个慧显小和尚。
说起这小和尚在西域也是早就闻名巷陌,被佛门尊为佛子,是佛门崛起的希望。
这次佛门来东土,一面是雍国皇帝邀请,一面却是佛门想再试试佛法东渡这件大功德的事。
争取到东方的教化气运,当然对于佛门来说就是大功德,并不是天地会降功德加护,这是世人的信仰之争,跟天地有什么关系,凭什么给你们赐福?
原本佛门想着能凭借自己经论的独到见解,能够在东方打开一番别样盛事,结果却被大儒们喷的差点称自己是不当人子了!
不过还好,那些大儒们还要脸面,骂人的时候都没说脏话,百姓们也听不太懂,和尚们见势不妙,只得让慧显佛子开坛。
说实话,不是你修为高,就一定擅长辩论,但那些大儒们长期对喷,早就锻炼出一副唇枪舌剑,颠倒黑白还是他们在行。
“我佛法中,有苦集灭道四圣谛,三法印,四念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如法修持,得解脱自在,超越生死,永断无明烦恼。”
东市太学宫本经堂,南宫仙于人群中也在听着慧显和尚的说法,按理来说,他讲的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对于佛法的认知也很正。
十几岁的年纪就对四圣谛的参悟有这个程度,若不局限于声闻道中,未尝不能证悟大觉菩提,明无极,证菩萨。
至于南宫仙为什么会来,他能不来吗,人家戏台都搭好了,今天不主动点,以后就被动咯,这就是佛门和狗皇帝设的局!
当然,他也没以宗师的身份来,就是当个普通吃瓜群众,上台嘛,肯定是要去的,但得先了解了解情况。
“小和尚,若有人伤我,害我,那我该如何?”
讲经过后,辩经时间到,南宫仙适时上台提问。
“施主,当忍他,耐他,过几年再看他!”
听到这番言辞,南宫仙嘴角勾起,果然这般,二话不说,圣石祭起砸将过去!
满心以为小说名场面会到来的时候,南宫仙的笑尬住了!
“你,你这和尚,你不是要忍他,耐他吗,怎么你还挡?”
却是那慧显小和尚祭出钵盂挡住了南宫仙的圣石。
慧显也不动气:“施主,你用法宝打我,只是要让贫僧气恼嗔怒,但这只是破了贫僧的心情,并不是破了贫僧的心境,更没有破了贫僧的道法。
贫僧也只是对佛法稍有参悟,并未成佛,无端被打,自然会有脾气;再说,便是得道的佛陀,那也是有金刚怒目的明王化身,何况我等行者?”
‘啊这?这剧本不对呀,编剧,导演,你们给我出来,告诉我这剧本不对是不是?这和尚,怎么不按套路来,我腹稿都写好了,你给我整这个?’
虽然尴尬了一下,但南宫仙还是转瞬恢复,立刻反问:“和尚,你既说苦、空、无常,安知佛法不苦?佛法不空?佛法不无常?”
“知苦离苦,知空离空,知无常离无常,诸受是苦,身、受、心、法,舍苦触而离,是能清净,得涅槃乐,不受生死苦恼,是为佛法永恒清净。”
坛下的大和尚们也都颔首微笑,他们可太满意慧显这个佛子了,这简直是佛陀再来啊。
南宫仙点点头,这小和尚是有点东西的,但他今天还真得做做维摩诘居士啦。
却见他又问道:“天地未生时,佛法在否?”
大和尚们闻言皱眉,这问题刁钻啊,他们自己都不敢回答,只得担忧的看向慧显。
而慧显诚实的合十一礼:“天地未有,佛法自然不存。”
其他和尚们闻言皱眉,他们知道这话有问题,但却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实话实说,就算是他们不想这么回答,但也只能这么回答,出家人不打诳语。
闻言,南宫仙轻笑一声:“若天地有后,才有佛法,那天地灭后,佛法是否会灭?若佛法有灭,又何谈永恒?”
‘叱咤’一声,众人脑海中,皆如晴空霹雳一般炸响,这话没毛病啊,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啊,这人是谁?居然能提出这种高度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话的道理都很直白浅显,只是在被人提出来之前,大家都是视而不见的,事后大家都会觉得:对对对,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
然后还会来上一句,我上我也行!是啊,你上你也行,别人没提出来之前你咋不说呢?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眼前众人在南宫仙的眼中,就是一个个猪头模样,看那几个欣喜之余拍腿惋惜不甘的和尚,那就纯纯是我上我也行的样子!
而慧显小和尚却显得镇定极了,他只是微微皱眉,并没有欣喜,也没有认可,只是在静止沉思,南宫仙就只是笑着等待,并不去打扰他。
“施主,莫非是书院的小宗师?”
慧显的心态恢复,眼神依然清明,看向南宫仙不悲不喜,平静问候。
在他的认知里,这种问题,绝不是普通人能提出来的,除了传说中的书院小宗师,怕是在年轻一代里也没谁了。
小宗师也是世人对于南宫仙的敬称,因着年龄小,又经常做好人好事,百姓们便这么叫。
后来文人们也跟着这么称呼,再后来,这个称呼反而更被人接受,现在这西域和尚来此,便也这般称呼。
南宫仙微笑颔首,算是回答了慧显,周围人群却是一阵静止后忽地哗然一片,就连那几个大和尚也脸色发苦的看着他。
不过却有两个大和尚相互对视,眼色中分明是欣喜的神色,并没有半分苦恼。
“师兄?”
“师弟?”
神念中只有这两声相互的问候,然后二人便微笑点头,这得是多少年的老兄弟,纯靠眼神交流就知道对方的心思啊!
不过坛上二人压根也都没有在乎下方众人的反应,随着南宫仙的轻轻挥手,场中众人出奇的听话,立刻恢复了鸦雀无声的现场。
南宫仙都感慨,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有凝聚力了?我现在要造反的话,他们敢不敢打狗皇帝?算了,为时尚早,我也没打算靠他们。
“施主,你这是把佛法绑架在了众生身上,而实际上不论有无众生,涅槃境界永恒清净,天地未生时,涅槃亦然,天地入灭后,清净亦然。
众生有生死,道无生死,佛法是法,是众生横渡苦海之舟,佛法之道果是彼岸,佛法随众生生灭而有生灭,佛道不灭,是为苦集灭道之道解义。”
小和尚说完,合十一礼,对南宫仙感谢:“多谢施主,令我今日深解菩提道法义趣,小僧不胜感激。”
南宫仙心说,你这不行呀,光领悟声闻解脱境界,这可不是我想的,我得再给你点一点!
“小和尚,按你所说,佛法有生灭,法可依否?”
“回施主,佛法虽有生灭,而拔脱苦海众生,需善巧借力,使众生登舟得法,稍息身心,而后再以勇猛力,深行禅定,达于彼岸,是佛法为舟,涅槃为岸。”
“那,涅槃为岸,到岸舍船,得道舍法,法从何来?”
“法从心出,心依道存。”
“心依道存,道依谁存?”
“道为虚无,无实存者,更不依存。”
“道既能自立,心何不自立?”
初闻此言,慧显似有所觉,但只是愣了一瞬,就又按照所学回答南宫仙:“心为六识和合,假幻力聚,而有我我所,捐我见毕,清净永恒。”
小和尚在南宫仙的循循善诱下,已经领悟到真正的涅槃永恒,但这不是南宫仙的目的,他要对方悟的可是大菩提,不是这解脱幻城。
“识从何来?”
没办法,既然对方陷入了解脱的境界中,那就只能抽丝剥茧引导了。
“识从意根而生。”
闻言,南宫仙点头,又言:“意根从何而生?”
“意根虚明,妙湛圆性......似是从虚无而生。”
南宫仙笑笑,小和尚不自信了,不自信好呀,就是要有敢怀疑自己的志气,这样才能有勇气相信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