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天明听到“组长”二字就有些头疼,同时心底又升起一股要大干一场的豪迈,两种情绪掺杂在一起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他翻了一下手上的资料,厚厚一沓问答看得他有些头晕。
听了温宁的话,他抬头笑道,“不用这么拘束,咱们这个小组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建议尽管提出来。”
对于温宁,他还是很有好感和信心的,这个可是让他从一干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副厂长的大功臣。也是一个思想新颖、足智多谋的好同志。
温宁看着段天明手上的资料,“这份问答资料里的问题五花八门,咱们的职工受学历限制,想要全部理解透彻还是很困难的。
而且里面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建材资料,跟职工关系不大,没必要写出来给职工看。”
段天明情不自禁地点点头,“这些问答,他自己看着都有些懵,职工们看不明白很正常。”
温宁又道,“所以,我认为咱们可以先综合一下这些问答资料,把职工们最想知道的以及非常典型的问题做成问答模式贴在宣传栏。
除此之外,还可以再给一份广播员,让广播员每天读两到三遍,这样就不用一个个解答了。”
段天明认可地点头,“这个法子好,就按你说的来做。”
他果然没看错,这个温宁同志别看年纪小,但是点子是真的多,而且都是言之有物。
这一刻,段天明有些后悔自己结婚晚了,如果早几年结婚,他儿子年纪就跟温宁的差不多,说不定温宁还能成为他的儿媳妇。
呃……,他竟然想挖厂长家的墙角,不行,这种思想太危险了。
段天明晃了晃脑袋,把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到脑后。
“咱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人太少了,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浪费时间不说,也耗费精力。
当务之急是选好咱们领导小组成员,对于小组成员,你有看中的人么。”
还别说,温宁心里确实有一个看中的,那就是他们宣传科的胡杏花。
温宁道,“我认为宣传科的胡杏花同志不错,她小道消息非常灵通,对机械厂家属院的情况了如指掌。
而且胡杏花同志是个思想觉悟高的好同志,简直就是后期把关分房条件的工人的不二人选。”
胡杏花八面玲珑,擅长交际极少和人发生龌龊,但也不是个怕得罪人的。
有胡杏花在,没人能蒙混过关。
段天明点头,对于宣传科的胡杏花他也有一定了解,知道这个人跟温宁说的一样。
“那就把胡杏花纳入咱们机械厂家属楼领导小组的小组成员,还有其他人选吗?”
温宁摇头,“我进入机械厂才有一年多了,对咱们厂里的职工了解的肯定没有组长多,就不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前世,她爸曾经告诉过她,有时候领导征求你的意见并不是真的需要你给出建议,作为下属一定要读懂领导的真实意思。
不过她爸说完之后就笑笑过了,觉得跟宝贝女儿说这些没有意义,他的宝贝女儿不需要知道这些,只要开开心心地就行。
作为领导有时候就是这么的“虚伪”,包括她爸,有时候自己心里已经有想法/答案/人选了,还要假兮兮地问别人的意见。
段天明第一次问地时候确实是想知道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不过温宁敢发誓,五个小组成员,段天明能把其中一个的选择权给她,已经是非常民主和非常大度地了。
果然,温宁话刚说完,段天明眼中笑意加深她在心里抹了把汗,这种猜测人心的事儿果然不适合她。
温宁拿着笔记本到段天明的办公室,又原封不动地拿着笔记本回到宣传科。
范成安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他对于温宁这样动不动就离开的行为感到不快。
但是看到科长和副科长都没有表现出不满,只以为两位科长是忌惮厂长和季主席。
范成安暗暗想,等他成了副科长一定要整顿一下宣传科的纪律,特别是上班时间随意外出、串岗等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
杜宇眼里的讥讽更加浓郁,他没想到一开始就看好的女同志竟然是这种仗着丈夫家里关系肆意妄为的人。
他的家世非常不错,但是他从来没有仗着家里的关系而胡作非为,他算是他们那个圈子里面比较干净的了。
嗯,除了比较怜香惜玉。
其他人怎么看她,温宁一无所知也无暇顾及,她现在正在拿着资料进行精简呢。
把她认为职工们最想知道的和典型的问题挑选出来,重新誊抄到笔记本里。
晚上回家,她还把资料拿回去了,咨询了一下周立勋等人的意见和建议,又在笔记本里进行了填充和删减。
周厂长,“厂里决定礼拜三开始贴招工启事。”
温宁惊喜,“这么快?有什么限制吗?”
从机械厂保卫科人员骤减之后,温宁就回家把这个消息跟家里说了一遍,让他们做好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段天明听到“组长”二字就有些头疼,同时心底又升起一股要大干一场的豪迈,两种情绪掺杂在一起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他翻了一下手上的资料,厚厚一沓问答看得他有些头晕。
听了温宁的话,他抬头笑道,“不用这么拘束,咱们这个小组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建议尽管提出来。”
对于温宁,他还是很有好感和信心的,这个可是让他从一干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副厂长的大功臣。也是一个思想新颖、足智多谋的好同志。
温宁看着段天明手上的资料,“这份问答资料里的问题五花八门,咱们的职工受学历限制,想要全部理解透彻还是很困难的。
而且里面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建材资料,跟职工关系不大,没必要写出来给职工看。”
段天明情不自禁地点点头,“这些问答,他自己看着都有些懵,职工们看不明白很正常。”
温宁又道,“所以,我认为咱们可以先综合一下这些问答资料,把职工们最想知道的以及非常典型的问题做成问答模式贴在宣传栏。
除此之外,还可以再给一份广播员,让广播员每天读两到三遍,这样就不用一个个解答了。”
段天明认可地点头,“这个法子好,就按你说的来做。”
他果然没看错,这个温宁同志别看年纪小,但是点子是真的多,而且都是言之有物。
这一刻,段天明有些后悔自己结婚晚了,如果早几年结婚,他儿子年纪就跟温宁的差不多,说不定温宁还能成为他的儿媳妇。
呃……,他竟然想挖厂长家的墙角,不行,这种思想太危险了。
段天明晃了晃脑袋,把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到脑后。
“咱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人太少了,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浪费时间不说,也耗费精力。
当务之急是选好咱们领导小组成员,对于小组成员,你有看中的人么。”
还别说,温宁心里确实有一个看中的,那就是他们宣传科的胡杏花。
温宁道,“我认为宣传科的胡杏花同志不错,她小道消息非常灵通,对机械厂家属院的情况了如指掌。
而且胡杏花同志是个思想觉悟高的好同志,简直就是后期把关分房条件的工人的不二人选。”
胡杏花八面玲珑,擅长交际极少和人发生龌龊,但也不是个怕得罪人的。
有胡杏花在,没人能蒙混过关。
段天明点头,对于宣传科的胡杏花他也有一定了解,知道这个人跟温宁说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