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帝王之气,领袖之气,盗匪之气。它们其实都是一种东西,是天生的灵质与精神。
拥有气的人,小到梁上君子,大到一国之主,他们都凭借着自己所持的一口气,主观地驱策着自己改变世界。
“气”,是这个世界众所周知的,一切征伐与野望的源泉。
气,也给这世间所有人一个修炼的基底和前提。失去气的人,不但会被剥夺死亡的权力,更无从学习炼气。
气,存于每个人的丹田之中,从人一出生,呱呱啼哭而大口呼吸开始,体内固有的气团,便会无时不刻,若有若无地裹挟着人的寿元从呼吸间离开人体。
有气的人时刻受体内的气对自身寿元的煎熬与消耗。这就是断气之人所以不死的原因。
失了气的人,在体外特征上也表现出了“肉身没有影子”的奇观,在衣物包裹之下则可以掩饰。
江鲫从两年前,十六岁时失去了气,而如今他的面相,体格竟有约摸二十好几岁的青年的样子,而这正是断气带来的恶果。
失去气的人,虽然不死,但每每遭受致死的伤害,身体便会以约一年的寿元为代价,强行将身体从黄泉路上拉回来。
这样下来,断气之人即便会不断因一次次的死亡而衰老,但仍难以触及真正的安息,断气之人的寿元难道是无穷的吗?世人皆不明其中的原理。
断气之人,还有一处弊病。每每连续死亡,复生之后。会出现遗失部分当时记忆的情况。
江鲫断气的这几年中,仍保有完整记忆的,仅有自身安全度过的日子。他脑海有印象的死亡,一共只有三次。
而除去昨夜公羊府中的一次,也只有两次,而从年龄的变化上来看,他死亡的次数,可远远不止这三次。
但这遗失在脑海深处的死亡经历,江鲫再难记起了。
而以上这些就是经年以来,江鲫了解到的,全部关于气与断气的知识。在他看来,仅仅是一星半点罢了,可以说相当的贫乏。
这是因为断气并非平民百姓所常见,有史以来更无记载,异兆之象的出现更会引起人们“伐异”的心理。
更有一种说法认为,断气之人的血肉器官可以炼化为仙家宝物。无数的门派、个人均是觊觎万分。他的这身包裹严实的行头只是为求自保。
昨夜在公羊府上,他的手不小心被流火坠物所烫伤,所以才临时摘下了手上的布套,不成想因此疏忽而受到了公羊放的偷袭。
“断气,究竟是福还是祸?”江鲫曾数次这样问过自己。
自那日,江鲫被神秘的外力从半步脚踏黄泉之中一把捞起。他的心境、性情已然大变。
在渔村勤勤恳恳做苦力,满身血汗,只为了挣一口饭食,是为了存活。
但如今,就算断绝去他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亦不能阻碍他继续活下去了。
至今算来,江鲫已经“死”过不下三次了,数年寿元的代偿,数次从死亡的阴影中逃脱,于今苟且偷生。
江鲫从一处石洞中醒来,这处石洞正是公羊放发现遗失的生辰纲的石洞。作为断气之人,即使没有了死亡的威胁,江鲫的行为方式依然以低调,隐忍,持重为主。
他不会因贪图舒适而住进客店,或为泄口腹之欲而在临街酒家胡吃海塞。
仅仅是因为永生让他已感受不到任何短暂而又稀松平常的生命中的美好,所以他才以能进嘴,能躺下这样的吃住标准来决定自己的生活水平。
江鲫没在这处石洞发现生辰纲有关的任何遗漏之物,他回想下来。整个与生辰纲有过直接关系,并且自己亲身接触过的人物,仅有如今横遭屠戮的公羊家以及挂尸家府之上的公羊放。
“如此狠毒的手段,很难不让我想到当时渔村的那次灭顶之灾。”江鲫这样想着,这场火必定与当朝官府脱不了干系。
可是为何,这背后的凶手要通过动酒食的手脚来麻翻整个府中的人,却唯独在行凶时放过公羊放。是因为我的突然闯入,临时改变了他们的计划么?
这凶手一派也必定不想走漏任何风声而失去声誉,所以在暗中观察,直到局面进入他们的控制之中,才痛下杀手。
他不愿做无准备之事,然而,这是身形在明不在暗的他所控制不了的,因为别方势力做的准备并不比他少。
从各种方面看,昨夜下手的应该不止一方势力。
江湖上,已有消息不胫而走,仅仅一条生辰纲,引起了几方势力的红眼与争夺。
公羊家焉知福祸,成了被拖下水的替罪羔羊。如今已至正午,噩耗传出,想必整个滁州城都会对这一片焦土议论纷纷吧。
昨夜临走之时,江鲫回想起公羊放身上的“螣疹”异相,他检查了在牌坊上的尸体,那块皮肤竟已被人用刀连筋带肉地剜割带走。
他付出一次死亡的代价而想要了解的生辰纲,到现在一点遗留的线索都没有了,可见纲中物品的价值已无法估量,其中更加之有官府无法让任何人窥见的阴谋。
关于江鲫自己追寻生辰纲的原因,也不言而喻。作为为当今皇帝庆寿的贺礼,生辰纲中,据说有着关乎延年益寿的长生法门。并且,江鲫听说,这法门与自己断气的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罢了,既追查无果,我亦不是什么朝廷监察官,何必分析它而劳神,还是先察看一下昨夜捡到的东西。”经过一场头脑风暴,江鲫从衣衫中摸出昨夜于公羊府废墟捡到的遗物。
昨夜经火烧而不燃的木匣之中的信笺,果真有其价值所在,乃是一封介绍信,炼气司的官方钦修介绍信。
这炼气司,乃是当朝——即中原王朝的开国皇帝较武帝,也就是约三百年前立国之时所设。较武皇帝横扫众合,一统中原之前,在这片丰饶广袤的大地上所演绎的,是诸位侯王割据纷争的历史。
各侯王无论势力大小强弱,均在王座之下常设要职,以王禄供养着一批直属中央的炼气士。
在这批炼气士中,装神弄鬼,烂竽充数者有之;底蕴深厚,呼风唤雨者亦有之。其中更是鲜有炼道大成之人,悍然升仙!
没错,这个世界,在真正意义上存在“仙”这个名词。但他们与凡人相去甚远,鲜为人知,而且并不居住在凡间。
而唯有修炼“气”,凡人才可以朝向“仙”的伟力瞻仰接近。人仙二流,如隔鸿沟天堑,遥遥而不可相望。
当然,这些强者还是湮没于久远的,历史的风沙之中。即便人们知晓“仙”的真实存在,亦只能在民间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为人口口相传,对其称道不已,于今再难有任何形式的耳闻目睹。
人仙之间的联系,前朝乱世和开国之后相比,竟是云泥之别,恍若隔世。
出于巩固王朝根基的要求,较武皇帝亲自召集文官史吏,监修开国前之历史,收缴销毁民间野史。
如今可以看到的史书自然是经由精心整合篡改的产物。不仅其真实性尚不可考,有关“仙”的事迹均受到隐藏删减。
但即使如此,人人都知道,炼气之道的历史,从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仙,成了人的信仰,没有人见过,但人人皆信之,慕之,挤破头皮求资格学之。
由地方发起,中央的炼气司授权。于各州设立的若干,所谓瞻仙炼气之地。称为“仙所”。
而这些仙所从属于炼气司。平民去往各仙所炼气的资格介绍信,即是由炼气司所监修。
江鲫手中这一封介绍信,正是由滁州官府面向滁州城各大家族限量分发的,由炼气司所写,推介到本地的琅琊仙所的,是修炼气道的敲门砖,通行证!
介绍信没有指定介绍对象,公羊家弄到这修炼资格若不是借了二公子的狗屎运气。想来必定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不知道要行赂于衙门多少财资人力,要与城中各族进行多少明争暗斗。这也体现了地方官府借中央炼气司对地方势力的把持操纵。
“滁州的琅琊仙所么,据说滁州本地人人皆信奉的醉翁仙人就是在此地得道成仙的,想必也有些微灵气。可仙人在哪呢?你炼气司、仙所这么厉害,倒是请神仙本尊出山教学啊?”
“挂羊头卖狗肉,挂仙名无仙人。既没有真仙指导,世人愚钝,还真的都以为自己能成就飞升么?”江鲫轻轻嗤笑。
江鲫以一年寿元代价换来的东西,让他哭笑不得。他已是断气之人,又何来炼气一说?只得另做打算,而另一件素瓶中装的,看上去只是普通的金创药。
江鲫虽然不死,但身上的创伤却不会即刻愈合,任何东西,他都想为己所用。
想到这,他一口闷下了药水。
药一下肚,江鲫立刻受了雷击似的倒在地上。他感受到了原本因为自己断气而空无一物的丹田,被一种奇异的新物质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