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让你写景区,你写烟波江上使人愁 > 第152章 京城的遗憾,京城城墙

第152章 京城的遗憾,京城城墙(1 / 1)

之后在央视坐台之下,李程的京城于谦专栏迅速扎在全国范围内火速发酵。

“李程这是终于努力起来了?”

“居然要在我京城讲于少保的事迹。”

“谁?于少保?”

“于谦啊?”

“于谦不是那个说相声的?”

“兄弟,我虽然对谦老师没什么意见,但是这位于谦可不是那个于谦。”

“这位是再造大明的英雄,以一己之力强行为大明续命百年的狠人!”

“卧槽,还有这种狠人?那得好好去了解一下。”

“兄弟,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大明战神!”

“大明战神?听着好牛逼啊,让我看看去。”

就这样在观众们的哄笑中结束了这次的讨论。

在宣传的这几天李程并没有闲着他几乎走遍了京城的各个角落。

因为京城古城墙的拆除始终是个遗憾。

他这次要让世人看看京城的古城墙。

看看当年那个林徽因和梁思成据理力争也没能保下来的京城古城墙。

不过这好在采集器的妙用。

脚步所到之处,沧海还桑田均是过眼云烟。

没有什么能逃脱的了时间中的记忆。

这一天央台台长特意找来了唐教授。

他们一道等待着李程的直播。

“老唐啊,李程的直播向来都是这么的粗狂?连工作人员都不要?”

“台长啊,李程这小子还是能值得信任的。”

“这几天欧阳老头的几个历史系的学生都陪着这小子快把京城给逛完了。”

“他还特意跑了一趟钱塘。”

“听他说他拍了一段于少保少年时期的视频。”

“我看了他的台本,写的相当好!”

“台长,您呐就放心吧。”

这位央台的领导人顶着花白的头发,和已然略显浮夸的将军肚,把心放进了肚子。

几杯茶过后,李程的直播已经开始。

李程的直播地点还是一个摄影棚。

毕竟是京城,实景已经和当年京城保卫战有着天差地别了。

“贯古通今,游览万里山河,重燃华夏明灯,在华夏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

“他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们不朝贡,不纳粮,更加不和亲。”

“他们是山河日月永在的大明王朝。”

李程平稳的走着。

他走在京城的一条条不知名的街区,他看着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

等停下的时候。

京城的高楼好像一个个积木瞬间瓦解。

沧海桑田,几百年的岁月沧桑,在十几秒钟就被还原到了大明。

镜头中李程登上这京城的古城墙。

城墙之上,铁褐色浸染了城墙上的每一块墙砖。

这直接带来的震撼之感让这位在央台担任台长多年,审阅过无数影片的台长都感觉震惊万分。

“老唐啊,你这个学生硬是了不得!”

“我看了这么多年的历史片,把大明的紫禁城还原到这个程度的几乎没有啊?”

唐教授不紧不慢的喝着茶,一个淡定,一个震惊,成了鲜明的对比。

“台长,这一段可是刚经历完京城保卫战的京城城墙。”

“这直面而来的血腥味,墙砖干而未透的那种感觉都是我京大研究成果!”

“怎么可能不逼真?”

唐教授这时不忘了宣传一下自己学校的历史系。

毕竟这个专业吧,过的太艰难了,比自己的中文系还要艰难。

在直播间,此刻一些京城本土的观众,在城墙出来的那一刻,就瞬间泪目了。

“兄弟们,我是京城长大的孩子,一直以来,我都是在父亲、爷爷的口中听说过京城城墙。”

“听他们说那时候的京城城墙可壮观了。”

“但从未曾见过的却只是嗤之以鼻。”

“现在看来真是太感动了。”

“我终于看到了京城城墙是个什么样子,再也不是在他们口中听到京城城墙。”

“我要把这个做成切片,我相信我父亲一定会感动的,就是我爷爷临终也未能再看到个画面。”

“对于我们熟悉的高楼大厦却埋葬了他们对于城墙的所有记忆。”

”兄弟,我深有体会,不过我家里好一点,我家书房还有一块城砖,是当初我爷爷抢回来的。”

“卧槽?还有这种好东西?我们交流一下?”

可能是拆除时间没多久,可能是这个景仍未从人们的记忆中褪去。

关于城墙的感动,关于拆除。

至今都是人们心中的遗憾。

镜头中李程慢慢走在古城墙上。

“而在这个朝代也有着数之不尽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铮铮铁骨让这个王朝充满着浪漫的热血。”

“他们是大明最后的铁骨袁崇焕,欲用一己之力,硬抗历史的洪流。”

“他们是海瑞,一生只会敢言直谏,哪管你王孙贵族?”

“他们还是戚继光,一代名将让倭奴强盗望风而逃。”

“但今天我要说的却并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今天我要说的人是于谦。”

“他在在璀璨的大明中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个。”

“因为同为儒生,一个换作王守仁的在经过了千年已然可以证道成圣。”

“但他却未曾放弃过自己心中对于人生的那个定位。”

“无论身居何等位置,他都是里外如一的一个人。”

“用德才兼备来形容可以说完全契合,他是于谦。”

紧接着一片云雾笼罩。

逐渐隐去了古老的城墙,逐渐隐去了李程的身影。

在画面中出现几个大字,大明风华。

停留几秒钟之后,云雾散去。

一片江南水乡之景出现在画面中。

浙江钱塘几个字也说明此处已经离开京城一千多公里。

镜头急速下降在古香古色的杭州穿梭。

小桥流水,江南园林。

这是有关东方的极致韵味。

也是华夏民族在骨子里对于审美了极致追求。

在跟随镜头游览杭州之时,李程的旁白和谐的进入了画面中。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钱塘的潮水起落千年,见惯了多少风雨月?”

“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于谦于少保就是出身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

最新小说: 邻家姐姐似繁花 觉醒成为吸血鬼的我开启新生活 重生之出人头地 军婚撩人 大夏龙帅 重生1979,老婆让我接盘 综影视之大佬总是黑化 洪荒降临现实,我提前夺取东皇钟 重回1958 绝世龙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