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拱了拱手。
姜黎略一点头,就拱手道:“皇上,请下旨将李建泰斩了,以正人心!”
“哦?”
太子不解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且听听他说什么便是!”
“不可!”
姜黎阻止道:“我大明朝如初生骄阳,炎炎中天,阳光之下,一切阴影无所遁形,龙气亦是如此,一旦绥靖,必失锋锐。
况且李建泰此来,不出于缓兵之计,先稳住我们,再调集力量。
皇上莫要忘了,多尔衮入关时,是打着为先帝报仇的名义,那么,他赶走了李自成,就该将北方还给大明,可他提都不提,还派人追杀皇上与公主,可以东虏天性狡诈,不可信。”
杨廷麒迟疑道:“满清即便是缓兵之计,我们亦可将计就计啊!”
“不妥!”
史可法性情刚烈,立刻驳道:“满清的目地,不外乎稳住我朝,倾全力灭去闯献,收其兵,纳其民,刮其财,倘若让他得了四川和荆襄,那我朝就真成了南陈,永无宁日。
所以不可与之妥协,一俟淮北稳定下来,就应发兵河南山东,直指河北,而朝廷可适当卖些军械给闯逆,使之在荆襄拖住阿济格大军,令其两败俱伤,如此一来,快则三五年,慢不会超过十年,可天下一统矣!”
“哦?”
姜黎惊讶的看着史可法,这老古板开窍了啊。
事实上这也是他援助李闯的目地,如今多铎已经被灭去,满清只剩了阿济格一根独苗苗,其他诸如济尔哈朗、代善等人虽也有统御一军之能,却毕竟老了,而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又被姜黎斩杀了不少,年青一代还未成长起来,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
满清之所以将星如云,是和明军在长达数十年的拉锯中锻炼出来的,但是姜黎不会再给满洲练兵的机会。
要么不打,打就是灭国之战,平时不会和他小打小敲,给他练兵的机会。
而且时间拖的越久,军中的燧发枪和火炮的数量就越多,时间在我,压根没有与满清媾和的必要。
“好!”
太子大叫了声好:“当初要兵没兵,要钱没钱,那么困难的局面都过来了,如今虽谈不上兵强马壮,可假以时日,必能练出一支雄军,又何必与满清虚与委蛇。
来人,把李建泰推出去斩了!”
“是!”
有太监出去传令。
吴伟业又道:“皇上,左懋第、陈弘范、马绍愉坚贞不屈,应予褒奖!”
“这……”
太子眉心微拧。
老实说,这三人是小福王的臣子,受小福王之命出使满清被扣,跟他有什么关系,如今太子身边的,几乎都是从龙嫡系。
老臣除了姜黎举荐的钱谦益与史可法,几乎没有了,着实不愿封赏这三人。
于是看向姜黎。
姜黎不介意被太子拿去当枪使,毕竟伟力归于个人,不怕被人恨。
略一沉吟,便道:“今年二月,李闯逼近京师时,黄得功邀请陈洪范勤王,陈洪范不允,后来受小福王之命与左懋第、马绍愉出使满清,听说曾给多尔衮写秘信,请求扣留左懋第与马绍愉,放他回江南潜伏,招降诸将为内应。
只是多铎败的太快,没机会施行罢了。
至于马绍愉,其人在京师的作为并不清楚,不过两年前,曾受陈新甲命与清议和,在马绍愉滞留塔山时,清军攻破塔山,护着马绍愉离去,而城中兵民自焚而死,夫人投降。
左懋第却不同,曾与多尔衮唇枪舌剑,维护大明尊严,后受了酷刑亦不屈,宁作大明鬼,不当清朝王!”
“简直是该死!”
太子是吃过苦的,最恨叛徒,大怒道:“传旨,着陈洪范与马绍愉贬为平民,籍没家产,左懋第坚贞不屈,召进宫来,朕要看看他!”
“遵旨!”
有太监领旨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