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勒住马匹,一跃而下,拱手道:“下官堵胤锡,请问袁贵妃娘娘可在?”
车帘挑开,袁贵妃被陈沅搀着出来,妙眸一扫,便道:“本宫便是,有印玺与皇上册封诏书,堵大人可要勘验?”
“兹事体大,请娘娘见谅!”
堵胤锡公事公办的施礼。
陈沅取出印玺与诏书,由姜黎转交给了堵胤锡。
仔细验看过后,堵胤锡再不迟疑,拜伏在地道:“臣堵胤锡,拜见贵妃娘娘,何大人接到唐将军传书之后,不敢贻慢。
但是献贼已经入了川,何大人身在宁州(今云南华宁县)招募乡勇,不及赶来,便传书让臣代何大人恭迎贵妃娘娘!”
“好,好!”
袁贵妃眸光含着泪珠,连点头道:“我大明有此忠臣良将,何愁不能复兴,堵大人辛苦了,快快请起!”
“谢贵妃娘娘!”
堵胤锡恭恭敬敬起身,又回首望向左良玉,目光冷厉。
“走罢,去迎娘娘!”
左良玉叹了口气,带着几个随从下了马,阔步上前,下跪叩首道:“臣宁乡候左良玉叩见贵妃娘娘,还请娘娘移驾樊城,稍做歇息。”
“左将军不必客气!”
袁贵妃略略点头。
……
唐通将大军留在城外,带上十余标兵,以及堵胤锡拥着袁贵妃随左良玉入了樊城,洗漱过后,傍晚左良玉引众将前来拜见袁贵妃。
袁贵妃在姜黎的暗示下,又出示了印玺与册封诏书。
这在本质上,是反复强调,告诉左良玉麾下诸将,大明太子仍在,大明还未亡。
左良玉被闹的没脾气。
摆酒设宴过后,左良玉留了几个心腹下来,便道:“娘娘,臣打算尽起全军,护送娘娘南下,拥太子登基,以正大统!”
袁贵妃听的心情激荡。
姜黎却拦住道:“左将军且慢,太子暂时养不起这么多人。”
“你是何人?”
左良玉早就注意到姜黎了,只是姜黎一直随侍在袁贵妃身侧,他没法盘问,此时鹰目如刃,瞪着姜黎。
姜黎呵呵一笑,看向唐通。
唐通无奈道:“宁南候,这位是姜黎姜公子,从河北护送太子爷与长平公主一路南下,安置在南京后,再折返北上,从京中接出了袁贵妃,力毙清军悍军苏克萨哈、谭泰与鳌拜,再东入太行,寻来陕北……”
听着唐通道来,左良玉与诸将大为动容,这就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翻版啊。
可那是小说,而姜黎是现实中存在的人物,就活生生的坐在他们面前。
姜黎补充道:“高杰也是我杀他,他妄图挟持太子和长平公主,连同标兵有将近两百人,全部被我杀了。”
“竟是你杀的高杰?”
左良玉瞪大眼睛。
姜黎道:“这件事不是秘密,陈子龙家的船夫亲眼目睹,好了,下面言归正传,左将军若真有附从太子之心,不妨编练三五千精兵,与唐将军一同南下。
明早安排一条快船,我先送袁娘娘去南京,与太子商议过后,为诸位安排驻地,包括今后的粮草饷银。
但是我把丑话说在前面,诸军去了江南,就是太子的兵,任何人不得私掠,谁若敢败坏太子的名声,我就要谁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