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枯木逢春(1 / 1)

在一天当中最为迷人的黄昏时刻,霞光漫天,将整个天空染成了一片瑰丽的深紫与金黄交织的织锦。

落日余晖洒落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映衬着矗立于远方的高大发射架,发射架上原本应该存在的运输船,此刻却显得空荡荡。

而那夕阳下闪耀着冷峻带有神秘光芒的金属围墙外,一辆重型牵引运输车,紧紧的跟随着前面的装甲车快速驶来。

他们稳健的行驶在通往发射场的专用通道上,身后托拽着银色的物件以及满满的物资。

内部的驾驶者全神贯注地驾驶着车辆,随着他们的临近,通讯器也早已恢复了联系。

场地中的无人机远远的监视着车辆,小艺通过这些无人机与场地内光学、视觉等传感器精准的捕捉到了车辆的实时信息。

无需人工指令,小艺便启动了一系列预先设定好的行动程序。

只见沿途的智能载具像是听到了无形的号令般,纷纷从隐藏的停泊点滑行而出,精确地围绕到运输车周围,准备接驳货物。

返回的正是奔波了一个下午的李少文和贝拉希姿兄妹三人。

在李少文的确认下,小艺指挥着这些灵活多变的智能载具,开始了作业,它们井然有序地将运输车上的组件以及物资逐一卸下。

贝拉和希姿兄妹俩瞠目结舌地注视着眼前的宏伟场景,智能载具如一群训练有素的微型军队,在宽敞的场地中穿行自如,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民用与军用的差别,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哪怕他们知道当前科技已是高度发达,各个家庭均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性。

但眼前这一幕,还是超出了他们平时所见,其智能化程度之高,并不是外面那些可以比拟的。

而对于李少文所讲,将要组建一艘太空飞船,前往太空避难的惊天之举。

也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无比确信与认真完成了真正转变。

卸下的部件以及物资,在小艺的整体操控下,并不需要李少文他们过多的关心,便按照既定路线迅速运送至位于机械中心旁边的D区建造平台。

建造平台上,巨大的起重机繁忙的运行着。平台中央,飞船的躯体几乎接近完成,小艺无愧最优秀的人工智能之一。

一天一夜的时间,便让这具承载着众人所有希望的飞船,由蓝图转变成了实物。

当然,这也得益于庞大诺亚发射场的根基,原本就有着充足的结构件,以及那遗漏的巨大机械手臂。

配合着无人驾驶的智能机器人,智能载具也开始了紧张而高效的卸货与组装流程。

将余下的工作全权交给小艺,李少文则带着贝拉兄妹俩,乘坐小艺操控而来的小型摆渡车,向着机械部方向疾驰而去。

李少文接近诺亚发射场时,通讯恢复的瞬间,就已得知了这个信息。

因此并未过多的耽误,便带着贝拉兄妹抓紧时间赶回控制室。

此时的机械部控制室内,辰楠早已返回并在此等待多时,他要与李少文好好商议后面的计划。

待得李少文匆匆的返回此间,辰楠向着他身后的两人,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他在中途通过李少文传递的信息,已然了解了兄妹俩的情况,对于李少文的决定,辰楠并未发表其他不同的意见。

反而对李少文在这样绝难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感到欣慰,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的帮扶,没有被辜负。

“楠叔!”

也只有在辰楠面前,那个沉着冷静的少年,才敢肆无忌惮的表露自己的情绪,不做任何的掩藏。

“回来就好,是这样的。”辰楠操控着面变,罗列出了一些自己这边探寻的信息,并对李少文严肃的说道,“我这边没有特别的发现,不过还是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李少文仔细的查看着眼前的光幕,那是辰楠推送过来的讯息。

讯息上归纳了辰楠探寻收集的所有物资信息:

2台核聚变脉冲喷射装置,简称“脉冲聚变推进器”,是在科技院设想中的一种创新航天推进技术。

这种装置利用了核聚变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将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更重的原子核,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将其转化为可用的推力。

不同于现在世界中处于用于能源供给阶段的核聚变技术,这款引擎在实验里实现了小型化和局部应用。

具体而言,核聚变脉冲喷射装置的工作机制如下:

1.燃料选择:由于聚变反应通常需要氘、氚或其他轻元素作为燃料,装置内储存有这些物质,并通过先进的低温超导磁约束技术。

如小型化的托卡马克结构,将燃料约束在极端条件下,使其达到触发聚变反应所需的高温高压状态。

2.脉冲驱动:引擎利用高频脉冲诱导燃料发生局部、受控的聚变反应,每次聚变脉冲都会释放出大量高能粒子和伽马射线。

这些能量并非一次性全部转化为推力,而是经过特殊设计的能量转换系统,比如等离子加速器和磁场偏转器,将部分聚变产物转化为高速等离子体喷流。

3.推力生成:高速等离子体喷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飞船尾部排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飞船因此获得相反方向的推力。

由于单次脉冲产生的推力相对较小,引擎必须以高频率连续产生聚变脉冲,以持续提供足够的推力供飞船在太空中进行机动。

4.局限性:正如描述所述,由于技术限制,核聚变脉冲喷射装置产生的推力相对较低,不足以支撑飞船从地球表面起飞或克服强大的地心引力。

然而,在太空中,尤其是无重力环境下,它可以有效地驱动飞船进行长距离星际航行、轨道转移或精细的航向调整。

与当初的霍尔引擎一般,在实验初期并不能提供大幅度的瞬时推力,而是为了实现高效、长寿命、低比冲的推进,特别适用于长时间、低加速度的深空探索任务。

一台中型“生态守护者”——氧仓。

这是当初为了应对云霄星内部空气质量恶化,悬浮颗粒物、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微生物污染严重,研发出了一种高度集成且功能强大的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后因环境改善而被封存闲置。

【外形样式】“生态守护者”采用了流线型紧凑设计,形似一个许多年以前车用千斤顶,尺寸约2米多高,直径约1.2米的大小圆柱组合体,由于是第一期产品,并不便于携带和放置。

其外部材质选用高强度且环保的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兼具耐磨耐腐蚀特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装置表面嵌入了触摸感应面板,可根据需求调整工作模式和显示空气质量参数。

【结构与材料】内部结构上,“氧仓”采用了多层过滤系统,各层过滤材料分别对应不同的污染物类型。

首先,采用纳米静电纺丝膜,可以高效拦截微小至纳米级别的颗粒物;

其次,活性炭纤维层吸附并分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有毒有害气体;

再者,生物酶涂层层专门针对微生物进行灭活和分解;

最后,HEPA高效过滤网进一步确保了对各类污染物的全面清除。

【工作原理】“氧仓”通过内置的微型涡轮风扇吸入污染空气,空气经过上述多层过滤系统逐级净化。

其中,静电纺丝膜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捕获细小颗粒;活性炭纤维层则依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并通过化学反应降解有害气体;

生物酶涂层在接触到微生物时会发生催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使其丧失活性;HEPA滤网对剩余的颗粒物进行最后一道拦截。

此外,装置内部还集成了智能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指数,并据此自动调节风扇速度和过滤效能。

当滤材接近饱和时,装置会主动提醒更换,确保持续提供清洁空气。

生物合成食品制造机...

生态家居系统...

循环生物栖息舱...

......

虽然有着六七件物品,但可惜都是处于试验阶段,相对令人惊喜的就是“脉冲聚变推进器”与“氧仓”了。

李少文越看越是欣喜,科技院的这些顶级知识分子,无愧于科技革命的先驱啊。

这些东西放在以前,除了部分产品外,可能都还不会引起太多的重视,但在现阶段的情形看来。

何止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新小说: 列车求生:别跟我比运气谢谢 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 人在星铁,老登带小登 奥特曼?你,真的是奥特曼? 最强领主:我,天使与亡灵之主 CS2:变妹后站上世界之巅 全球诡化:从获得天命轮盘开始! 我是剑仙 观影,让星铁见识崩坏树海理论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