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路在何方(1 / 1)

“予以温柔追之以舟,予以浪漫赶之以舆...”

李少文喃喃的重复着曾经辰梦婷对他所讲的话语,眼睛开始闪烁,那光芒微弱却坚定。

就在那一刻,仿佛有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世界,那是希望的光芒,如初升的朝阳驱散黑夜,如破晓的第一缕曙光撕破了漫长的寒冬。

“楠叔!我要去找梦婷姐。”

李少文拽紧双手,站直了身躯,向着辰楠坚定的说道。

“想法倒是不错,但还是需要务实一点,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中,怎么幸存下来才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目标。”

辰楠对李少文的振作,还是有些欣慰,但当前的困境,可一点都没有减少啊。

对于辰楠的说法,李少文并没有任何意见,当前的主要目标,确实是求生,但求生,又怎么好求呢。

“小艺,基于现有的数据,我们可否预判准确的碰撞时间。”

李少文迅速的将外衣穿戴整齐,坐到一侧的台椅上,托着下颚,向小艺询问道。

“抱歉,现在的网络基本上是瘫痪状态,星球各地的混乱,导致诸多基站与服务器损坏,除了机械部内的控制,外部网络已无法联通,最新的数据没有办法获取。”

小艺针对李少文的问题开始收集相关的信息,也将当前的状态进行了反馈。

“基于之前的数据,做出的推算结果,是否需要?”

小艺继续问道。

“之前的结果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用这个重新验证一下吧。”

辰楠拿出抱来的球形金属,并快速的将其与控制中心的端口相连接。

“这是什么?”

李少文好奇的询问道。

“这是研究院多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数据,虽然是备份件,但基本与原数据一致。所有最新的数据,它都有存储,小艺可以基于它,进行最新的测算。”

辰楠一边快速的解除球形装置的安全防护,以便小艺对数据的获取,一边回答着李少文的问题。

“好了,小艺。你先获取相关资料,然后进行演算。”

一阵忙碌之后,辰楠轻拭额头上的虚汗,对小艺吩咐道。

“资料获取中,请稍候...”

“小艺不是已经拥有了云霄星球上所有的知识储备吗?”李少文诧异的问道。

“那是基于民用的知识以及部分公开的信息,相对一些涉密单位的,当初还没有导入。”辰楠耐心的回应着李少文。

“资料获取完毕,现在开始模拟星体碰撞...”

声音传来的同时,立体投影也由辰梦婷的样子变化成了一片浩瀚的星空。

一颗蔚蓝的行星在繁星点点的星空中独占鳌头,它静静地悬挂在宇宙的舞台上,沐浴着星光的洗礼。

行星大气层朦胧,表面的陆地与海洋若隐若现,仿佛一颗镶嵌在宇宙项链上的蓝宝石,熠熠生辉。

行星之外,如同忠诚的侍卫般,两颗小巧玲珑的卫星陪伴在其身旁,它们如同放大版的月亮,静静地围绕着行星旋转,彼此依偎,形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两颗卫星的光辉柔和而稳定,它们的存在为这颗行星带来了独特的日夜交替与潮汐变化,构成了一个微观宇宙中的小生态系统。

然而,在这平静祥和的氛围画面中,一道异样的动态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在与行星相同的轨道上,一个巨大的长条形陨石体犹如离弦之箭,以惊人速度向它疾驰而来。

它的外形不规则,表面坑洼遍布,犹如岁月侵蚀的沧桑痕迹。

它拖拽着一道长长的彗尾,犹如一把锐利的剑刃,直指那颗宁静的行星,带来了一种即将颠覆原有秩序的不安气息。

这片星空的平静即将被打破,一场关于生存与毁灭的较量仿佛顷刻间就要上演。

这将是云霄星将要面临的重大灾难。

这画面呈现的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最终,长条陨石与行星相撞,瞬时便让原本海陆交替的行星骤然收缩,星体崩裂,碎块横飞。

两颗原本环绕的卫星,在碰撞期间,力的作用下,其中一颗急速远遁,飞往漆黑的深宇。

“按照当前的数据模拟,碰撞的时间将在2天后,碰撞后,云卫2号将出现逃逸,云卫1号可能存在撕裂;云霄星将被摧毁三分之一,进而引发高频的火山喷发、深海地震与海啸,星球生命存活概率为0.01%...”

小艺的分析结果,也在三维演示画面的同时,随之传来。

详细的信息,也呈现在了李少文和辰楠面前的光屏上:

1.撞击力度:

【约为4.19×10^36焦耳,这个数值相当于数千亿兆吨TNT当量。】

(注:此处只是参照直径10公里的陨石撞击地球的估算,大家不必太当真。)

陨石约十几公里直径,长达数十公里,撞击产生的能量古今未有,将会直接导致行星表面大面积的毁灭性破坏,比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次生灾害,以及直接的爆炸冲击波和高温高压。

2.撞击位置:

撞击将要发生云霄星星体的南部位置,在生命密集分布区,此处是大陆板块和海洋生态敏感地带,将会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3.撞击造成的气候变化:

此次大规模撞击极大可能将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遮蔽阳光,导致全球性的降温(即所谓的“核冬天”效应),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食物链的基础,进而波及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长期影响:

撞击会导致行星大气成分发生变化,例如氧气减少、有毒气体增加等,长期来看不利于生命的存活......

李少文和辰楠翻看着光屏上不断翻动的各项信息,面容也逐渐的变得凝重。

这样的力度,想要逃生,谈何容易。

“小艺,请模拟一下撞击时,前段时间罗林斯提供的避难所,存活的几率。”

李少文想到公布信息时,罗林斯展示的避难所场景。因其远离撞击区域,而且看起来他们所建造的避难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高强度钛合金。

他不能放过,任何一种生的可能。

“因无法获取其具体的材料属性以及建造的结构、深度,完备性,只能从撞击的能量核算其防护的可能性。”

鉴于资料的不完整性,小艺便将自己演算的结论,再次推送到李少文和辰楠面前的光屏上:

建设坚固的避难所,尤其是使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陨石撞击产生的冲击波、碎片飞溅以及可能的局部地震效应。

然而,能否完全抵挡住撞击及其次生灾害,取决于许多因素:

1.撞击规模:

按照当前估算的陨石体量测算,撞击将释放极其巨大的能量,将会引发绝对性的全球性的灾难,如极大规模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以及大气扰动。对于这样的撞击事件,即便是远离撞击中心,其影响也必定会被波及广泛,单一避难所可能难以完全抵御。

2.避难所设计:

避难所必须要非常深的埋藏在地下的设计,以便利用地壳厚度作为天然的防护屏障,同时,结构应当采用先进的抗震和抗冲击设计,尽可能吸收和分散冲击力。材料也必须符合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特性。

3.资源储备:

避难所不仅要考虑到碰撞时的物理防护,还要备有足够的生存资源,包括食品、水、空气净化系统、电力供应、能源供应等,以应对可能长时间隔离于外界的情况。

4.次生灾害:

即便避难所在撞击的直接冲击下保持完好,仍需考虑到撞击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比如地震和火山活动可能引发的地形改变,以及可能的气候变化(如“核冬天”效应)等......

总体来说,远离撞击中心的位置建设避难所有助于减少直接损伤,但此次陨石撞击的规模已经足够巨大。

避难所即便依赖于其设计的完善、所在地理位置选择以及对长期独立生存的支持能力。

在现实情况下,针对如此巨大规模的撞击事件,避难所依旧不足以确保绝对安全,生存的概率极其低微,甚至是没有生存的可能。

当然,真实的详细推论,需要得到其关键的数据,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李少文与辰楠默然相视,果然,罗林斯所领导的黑龙集团,建造的所谓避难所,并不保险。

而且,依照罗林斯的秉性,即使建造的材料,深度,以及避难所设计的近乎完善,也不可能全部让其生存下来,更多的还是选择性的优胜劣汰。

“求生之路,如此艰难,难啊,难于上青天。”

辰楠翻阅着无数的信息,无力的感叹道。

是啊,求生之路,路在何方?

最新小说: 人在星铁,老登带小登 奥特曼?你,真的是奥特曼? 最强领主:我,天使与亡灵之主 CS2:变妹后站上世界之巅 全球诡化:从获得天命轮盘开始! 我是剑仙 观影,让星铁见识崩坏树海理论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绝区零:天火劈死尼尼微我无敌了 变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卖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