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与现实有出入,请往平行空间靠拢◎
1983年八月,南方热死个鬼,北方热死个奶奶的腿。
鞍城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天空灰蒙蒙的,工业灰尘随处飘散。
街道特别宽阔,因为汽车极少,自行车就堂而皇之的行在中间。
两侧建筑大多低矮老旧,密密麻麻布满了电线杆和电线。
刚刚魂穿到这个时代的张云桦满怀激动的拎着旅行包走出鞍城火车站。
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便是骡马。
上一世的张云桦便是还了车贷、还房贷的骡马。
重活一次,就代表了无限的可能。
只是魂穿的时间点让他挺无语的。
别人魂穿,开局不是和青梅卿卿我我就是怀抱娇妻干事业。
他倒好,单身狗一枚不说,还是跑路进行时。
身为学渣的原主在高考结束后,便放飞了自我,满京城溜达。
昨天,原主和几个同学到北海公园游玩,被四个留着披肩发、身穿花衬衫、脚蹬男士高跟鞋自称顽主实则流氓给堵住了,上来就说要和女同学交朋友。
原主自小就被他老子当成士兵一样训练,早些年还正儿八经的拜过师学了几年拳法,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自己同学被别人欺辱。
几个混子虽被张云桦打的屁滚尿流,他也吃了点亏,混战中不知道被谁用板砖拍了脑袋。
得知事情经过的母亲薛玉莲担心儿子被混子们报复,便以探亲为名义在居委会开了张介绍信,连夜买一张了开往鞍城的火车,投奔他父亲的老战友荣裕林家住一段时间。
夜半时分,原主因为颅内出血一命呜呼,被张云桦鸠占鹊巢。
除了魂穿时间不满意以外,张云桦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挺满意。
父亲虽然过世,可母亲对他疼爱有加。
相比于上一世的独生子,现在多了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姐姐和妹妹。
长相虽然没有读者老爷帅气,但是放在人群中也算是鹤立鸡群。
个头虽然没有前世高,但也有一米七六、七七的样子。
一身的腱子肉,看得他自己都眼馋。
最关键,尿尿不滴鞋!
在烈日下等了好一阵,这才看见一辆蓝色涂漆,车头宛如火车头般的有轨电车拖着个大辫子,顺着长长的轨道滑了过来。
车还没停稳,心急的乘客已经把车门围得水泄不通。
座位都靠抢的年代,可没人跟你讲尊老爱幼。
张云桦自然也不惯着他们,抄起行李,以肩膀为长矛,在周围人一片骂声中,硬生生的挤了上去,顺手塞了5分钱的钢镚过去便一屁股坐在了最近的座位上。
正‘哐当哐当’的走着,车上的大辫子掉了,司机下车将辫子复位后,电车又继续‘哐当哐当’。
随着哐当声,张云桦陷入了沉思,思考着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高考?
他倒是想体验一把天之骄子的感觉,可原主的脑子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知识。
而自己,大学毕业都快十年了,早就把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再想把书本捡起来估计不比左脚踩右脚螺旋上天来得简单。
进厂上班?还是算了吧。
上一世,辛辛苦苦拼搏了那么多年,都没好好享受生活,这一世他不想再活的那般辛苦。
如今唯一的路子就是搞钱,借着改开的东风,做一把风口上的猪。
不求大富大贵,买上几套四合院做个包租公足以。
...
张云桦感觉蛋黄都快要搅和散喽,这才到达目的地——鞍城曲艺团。
“同志你好,我是京城来探亲的,请问荣裕林在么?”来到门岗处,张云桦先递上了一支香烟,接着将介绍信放在了桌子上。
“找我们科长?”保卫员狐疑的拿起桌上的介绍信看了一眼,又翻了翻记事簿后,说道:“你稍等一下。”紧接着便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荣科长跟团下乡了,刘老师在,她马上就过来。”
“好的,谢谢。”
没几分钟,一位身穿的确良连衣裙的中年女性脚步匆匆的从大院儿里的二层小楼跑了出来。
见到张云桦后,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感慨道:“上次见你时才到大娘的肩膀,现在都长这么高了。这要是在大街上遇到,我都不敢认。”
“大娘您可是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漂亮。不对,应该说比以前更漂亮了。走大街上我要是不叫您一声大娘,别人还以为咱娘俩是姐弟呢。”
虽然张云桦说的话多多少少捧了一些,但也不算夸大其词。
刘锦兰从年轻时便一直在京剧团工作,结婚后转为剧团的教师,三个孩子也没有让她操过心。
生活富足,工作顺心,再加上常年从事教育工作,在书卷气的衬托下,自然显得年轻些。
“去,你小子少给大娘灌迷魂汤,要不是你大哥公派留学,我早就做奶奶了。”
“咱娘俩也别在这儿站着了,回家,大娘给你做好吃的。”
不论什么时候,哪有女人不喜欢听到别人夸自己漂亮。
刘锦兰自然也不例外,被张云桦三言两语说得眉开眼笑。
跟保卫员道了声谢后,便拉着张云桦的手便向着不远处的家属院走去。
“昨天接到你妈妈打来的电话,说你要过来,可把我激动坏了。我想去火车站接你,你大爷不让,说你都这么大了,还是男孩子,哪能处处都护着。我...”
不等刘锦兰把话说完,张云桦插话道:“大娘,您这话说的可就外道了啊。需要接的那是客人,我过来就是回家,回家还要您接啊?”
“哈哈...对,咱回家。”一句话就把刘锦兰哄得心花怒放。
跟着刘锦兰拐过几条街道,又钻进一条胡同,迎面一溜杂院。
迎面遇到一个挎着菜篮子的中年妇女正在关门,刘锦兰打招呼:“元夕,你家老陈早晨不是去了菜市场了么?”又转头跟张云桦介绍道:“这是你王姨,和我二十多年的老姐妹了。”
张云桦恭恭敬敬的叫道:“王姨好。”
“哎,你也好。”王老师边打量着张云桦边微笑着回应,接着摇头叹息道:“嗐!别提了。我家老陈最近折腾新戏都有些魔怔了,早晨跟他说小旭看书用眼厉害,买条鱼回来给闺女补补,他倒好,篮子是怎么拎过去的,又怎么拎回来了。”
“正巧,我也要去趟菜市场。你等我一会,我把侄子送回家就过来。”
约好后,刘锦兰带着张云桦继续往前走了两三户,又过了公用厨房这才到荣家。
荣家不大,十多平的客厅被打理的井井有条,两间卧室,一间是荣裕林夫妻俩的卧室,另一间则是荣裕林三个儿子的房间。
不过三个儿子都不在家,老大公费留学,老二在部队,老三去年考上了沪海大学。
“坐这么久的火车累坏了吧,你先洗洗,睡一觉,我去市场买点菜,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简单的跟张云桦交代了几句后,刘锦兰便挎着菜篮子出了门。
(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请诸位读者老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