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慰问(1 / 1)

按地区县市预考的好处就是,阅卷工作效率极快,没几天就出了成绩。

预考总分600分,出线的分数线划在了445分,意味着一大半高考考生连高考的门槛都摸不到,在预考阶段就要被筛除。

挺残酷的。

县教育办公室里,两名同志正在印表打成绩,让各个街道办统一发送到户。

“欸,你看看这张成绩单,我没看错吧?”

“哟,568分!哪位同志这是……方,方兆中,噢!我知道了,那个县里开个体饭馆那家人,还在报纸上写过文章的!”

“他这成绩要是放在高考,是不是燕京的大学随便挑啊?我听说这回保定的预考第一,也才504分呢。”

“哎,你说这事要不要上报啊,去慰问一下?”

-----------------

140块巨款到手,方兆中提前到百货商场买了几件“的确良”的衣衫。

的确良大部分采用涤纶纺织,有棉的,也有棉毛混纺的,以衬衫短袖居多。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的确良大体从广州进口到北方,1976年天津建设了一家石油化纤厂,工地上高高挂着一副大标语,上门写着:

“坚持完成伟大领袖圈阅的工程。”

化纤厂建成之后投产生产了大量涤纶,算是七十年代的一次穿衣革命。

的确良,最开始被广东人读成“的确靓”,后来由于涤纶容易清洗,不易变形,透风等优点,被燕京人称作“的确凉”。的确良的衣服颜色鲜艳,一改“灰蓝黑绿”,在这时简直是身份的象征。

它最出名的时候,大概是《庐山恋》上映,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穿着的确良的衣服约会,80年后一度风靡成潮。

衣服是的确良,鞋子是回力的帆布鞋。

县百货商场里还有一种黑色猪皮脚蹬皮鞋十分醒目,俗称七六五,因价格每双7.65元而得名,比市面上其他塑料凉鞋还有人造皮革鞋质量好不少。

方兆中刚进内燃厂大院,就发现家门口围了一小撮人。

不到饭馆开门时候,张桂花正在招待来人。

“我们是县大院的,您儿子在不在家?”

“他出去了……哎!兆中!”

方兆中进了屋,上前和几位同志握了握手:“我是方兆中,各位是?”

领头一位年纪略大点的同志递出一枚信封,笑道:“你先看看这个。”

方兆中略带疑惑地拆开,从中取出一张成绩单。

预考成绩……568分!

好事好事。

“兆中同志是目前咱们预考考区分数最高的一位同志了,我们是代表县里来走访关照的。”

比方兆中本人更激动的是张桂花,拿着方兆中给的成绩单反复翻看个没完,嘴里“哎哟”声不停,像老寒腿发作了似的。

“县里是这样决定的,为了鼓励广大考生奋勇拼搏,以兆中同志为榜样,咱们要在电视夜大的报廊里张贴宣传你勤奋学习的事迹,这是一;

其二呢,从即日起至考试期间,兆中同志的生活费用,包括文具、书本,县里决定一并报销。”

嗯,这就是最开始的高考奖励政策吗?

方兆中道了谢,相比物质奖励,这时候大伙更看中公开表彰,能被写进报廊宣传,或是在公开大会上提名褒奖,那是比给钱更有面子的事情!

“同志,生活报销之类的就算了,我想能不能请你们给我买两张去燕京的车票,两天后就启程的票。”

县里的同志笑道:“别人知道要报销生活开支都乐不思蜀,兆中同志,你反而只要两张去燕京的火车票?

不过高考在即,距离正式进考场也就一月的工夫,你可是咱们全县的希望,要好好准备啊!”

县里要真出个高考状元,该是何等隆重的新闻自然不言而喻。

方兆中咳嗽了一声:“读书讲究劳逸结合,这回是晚报的记者同志邀请我有空去燕京走一走,顺便就当开阔视野,散散心了。”

其实他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心虚。

毕竟在勤奋学习这件事上,他压根就没花多少工夫,无非是借着时代先知的优势投机取巧。

“噢,是上次那位王记者吧?”

看来县里消息还是灵通的。

“对,是他。”

“好,这就给你们办。”

下午,方兆中去了趟街道办。

刚进大门,几位在院里制作横幅的同志便吆喝起来:“哟,兆中同志来了!”

“这不是我们预考状元嘛!”

“哎,状元来了,都让一让。”

一个中午的时间,方兆中成了预考状元的消息就传遍了春风胡同。

他就在一片热闹的欢声笑语中,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快步走进了档案办公室。

发小毕文渊坐在桌子那头写着什么,抬头见是方兆中,惊喜地站起身来:“你终于来了,方大状元!”

“你也知道了?”

“高考可是头等大事,这种事情县里自然要做宣传,当然一早就知道了。”

方兆中笑着坐在他对面,说道:“只是预考,高考成绩才是真的。”

“话虽这么说,但能在预考取得这么高的分数,说明底子就好啊!”毕文渊口吻中透着羡慕,又向他招手:“你来的正好,快,帮我看看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噢哟,这是——抒情故事?”

毕文渊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是从晚报上你那篇文章得到的启发,觉得以前的故事太没有深度了,特别是你写的那句——‘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啧啧,思想高度我实在达不到。”

方兆中轻咳了一声,很想说这句话的思想高度他也达不到,达到的是一个姓余的宁波人,目前还在做牙科医生。

“这次准备发哪儿?”

说到这,毕文渊眉飞色舞地说道:“前阵子我在报纸上看见人文社要开一个杂志,正在征收稿件出第一刊,我打算投那儿试试。”

“投——《当代》啊?”

“对!就是当代!”毕文渊审视着自己的稿子,无比自信道:“虽然人文社的要求肯定高,但总得尝试尝试不是?万一过稿了,那可是……你和我一起投吧!兆中,你能在晚报上发文章,过杂志的概率也很高啊!”

“我已经投了。”

“有消息了没?”毕文渊着急问道。

“嗯,过了。”

最新小说: 国家惊了,神话刚降世你成神了 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没毕业,我就娶了美女老师 我在风花雪月中等你 绝品天眼 今夜离港 流氓老师 被儿媳赶出家门后,她闪婚了豪门大佬 不原谅!真千金断亲后全家悔断肠 都市之天上掉下百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