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外面打工的人从初六开始都陆续出去了。王嘉峰也一样出门回深圳了。
李小惠的裁缝铺初四就开始营业了。初二的时候,张强来到了她的家里拜年。李小惠心情不像之前那么愉快,看到张强做什么都不太顺眼。也不跟张强说什么话,两个人在一起李小惠也心不在焉。
“小惠,我妈在问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张强把小惠叫到一边问。
“我现在不想结婚。”李小惠是真的没有想过和张强结婚,至少不是现在。
“那什么时候呢,我好跟我妈说。”
“你自己没有主见吗?什么都听你妈的。”李小惠不耐烦的说。
张强看到李小惠有点生气,就只好走开。
李小惠并不是真的变心了,她也不是那种移情别恋的人。而是看了王嘉峰的小说后,她心中激起了无比的热情,心里燃烧起一团火。现在经营的裁缝铺效益还可以,张强也对她不错。如果这样下去过日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还过的很好。但满足现状不是她的人生追求。
王嘉峰说的对,时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只要肯干,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李小惠觉得时不待我,新的一年要新的开始,多学习,多进步。她像海绵吸水一样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无限期待。王嘉峰的小说给了他足够的营养。
初四开业那天,她就以新的面貌开始。要向进步者学习,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至于她和张强的感情,她现在没有考虑那么多。先让自己强大起来。
王嘉峰回到深圳休息了一天,初八他们就开工了。他现在已经调到了管理部,任管理部部长职务。他们厂从来没有这样提拔过一个人,一年的时间从一个员工到中高层干部。其他人至少要三年时间,或许更长时间才能升到这个职位。
管理部下面有总务科,行政科,人事科。管理着整个厂的人和物,属于绝对权力中心。厂里的重大决策都需要他的参与。
王嘉峰身处高位。别人说高处不胜寒。而王嘉峰却能沉着冷静的处理任何事,对管理部所有的事情都能灵活应对,并且能准确的判断事情的发展走向及结果。厂部对王嘉峰的能力绝对放心,处理事情的很多方法具有很远的前瞻性。
春节是厂里招人的高峰期。这个时候缺的人也多,应聘的人也多。有一部分人,因为家里或者个人的原因,春节前离职了。春节过后,厂里又扩大规模生产,也需要补充大量的人员。
王嘉峰的火速提拔,不是每一个人都感到高兴。有的甚至嫉妒和怨恨。
管理部之前有一个老员工阿兵。江苏人。他负责处理厂里的废品。厂里所有的废品都在厂后面一个废品区。有废纸,废金属材料等。这些废品集中在一起,每个月大概会处理两到三次。
阿兵是物流部主管赵课长的同乡。赵课长在厂里管理严格是出了名的,他只要决定的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除了听老板的话,谁也不听。所以物流部的员工都怕他,就算同级的其他部门主管想叫他通融一下,也会吃闭门羹。最好不求他。老板喜欢这样作风硬派的领导。物流部也是厂里的核心部门。
王嘉峰发现厂里废品销售数据有问题。通过查看资料,废品收购方几年都没有换。王嘉峰决定要再找几家废品收购单位,重新竞选一家。
这个计划首先招到了阿兵的反对,辩称现在收废品的是给的最高价格。跟厂里合作这么多年,从来不缺斤少两。他的反对无效,因为是王嘉峰负责这个事,他不管阿兵的后台是谁,都要做这件事情。
他安排其他人员去找收废品的,逐一进行报价。经过调查了解,决定更换之前的那家,重新签了一家。走访调查中发现,那一家跟公司内部人员有行贿受贿的情况。
当之前那家公司得知已被更换。他们公司来厂里找老板为什么要换掉?老板说是管理部处理的这件事,他不知道情况。
阿兵仰仗在厂里老员工的身份,不服气的来找王嘉峰。
“王部长,你为什么要换掉收废品的?”以质问的口气找王嘉峰。
“他的价格偏低,他勾结厂里内部人员,损害厂里的利益。为了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以后每年就会筛选。”王嘉峰把更换的原因说出来。
“你们有证据吗?”
“没有证据我会这样讲吗?”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也没有办法继续再说下去,拿王嘉峰也没有办法。但他还是显得并不服气。
在这个厂里私下形成了派系竞争。每个派系里面都有一个权高位重的。比如有物流部江苏赵课长为首,装配部河南沈课长为首,管理部湖南胡课长为首,制造部江西何课长为首。
如果本部门要提拔干部,他们首先考虑任用他的同乡,如果同乡确实没有胜任的人,才考虑选其他人。所以在这些不是他们同乡的部门里做事,即使再优秀并不一定能提拔。
王嘉峰不一样,是靠他个人的能力和手段,直接被老板发现,才被破格提拔。部门领导也是没有办法,不可能不听从老板的安排。
这些部门领导之前看似和睦,实际上暗地里勾心斗角,互相嫉妒。这个现象在当时外资企业中很明显。因为像王嘉峰所在的台资企业,从台湾只派来几名最高层干部。其他中高层干部都从这些内地打工的人中提拔。
台湾人他们生活跟大陆打工人是完全隔开的,只有上班在厂里看得到。他们之间很少有生活中的接触,他们就不知道这些组织情况。不过他们也不关心这些,只在乎的这些人好好听他们的话,认真干事,不要出问题。
公司这些内部关系,王嘉峰随着时间长了,才慢慢知道。他也逐渐意识到,要想在厂里能长期立足,必须培养自己的信得过的人。之前做事是他自己一个人,现在管理部内部就有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又管理着整个公司的人。除了生产不管,所有的事都管。虽然管理部权力大,同时也最容易得罪人。
没有得力的干将,工作是无法推进的,更别想把工作干得优秀。他开始去发现人才,挑选人才。培养成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