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说把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回家,这是他非常愿意做的事,就是免费他都认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峰不再把钱推给司机,他只好带着虔诚向这位可敬的人鞠了一躬。
在安顿母亲的过程中,父亲醒了过来,他看见儿子背起母亲,惊讶的叽哩哇啦说了很多。
杨峰和背上的母亲都知道,床上的病人已经知道家里又多了一个瘫痪的人了。
只不过夫妻瘫痪的原因不一样,却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成功的把一付重担压在儿子的肩上。
看父亲的模样,肯定饿了。杨峰赶紧去淘米做饭、洗菜切菜、三管齐下,二十分钟后,饭菜熟了。
招呼父亲吃饭的同时,杨峰也劝母亲吃一点,但母亲吃不下。母亲看上去心事很重,紧锁的眉头一直没有打开过。
杨峰又劝了一次,母亲说她只想休息,不饿,便闭着眼休息了。
其实,她是假装休息的,她怎能睡得着呢?家庭的困难这么大,仅靠儿子一个人能挑起这根大梁?
可如果不指望儿子,又能指望谁呢?难道指望两个瘫痪的老骨头吗?
这就好比一个死局,再怎么样努力、尝试、化解都是死路一条!
母亲像和困难斗争了一番败下阵来一样,她浑身受伤、喘息不停、有气无力。
儿子知道她假睡,但这却是她一个拒绝的理由,他知道,母亲只想一个人静一静,所以很知趣的离开了。
父亲吃完饭,喝了半杯茶,休息去了。
干完家务活后,杨峰也累了,便进房睡觉去。
躺下以后,杨峰感到头脑昏沉沉的,眼皮似有千斤重,可就是睡不下。
母亲的忧愁从何而来?他知道。他的忧愁从何而来?他肯定也知道。
母亲睡不下,他当然也睡不下,难道父亲就能睡下?
在这一座陈旧的房子中,躺着三个睡不着的人!
表面上,杨峰面带微笑,似乎没事一样,实际上,他是三人中最没有睡意、最令人担心、最绝望无助的那个人。
他怎能睡得下呢?
瘫痪的父母、最新的欠款、沮丧的失业、昂贵的药费、巨大的开支,搞得杨峰焦头烂额,就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人,怕也会望而却步、心惊胆寒。
虽然杨峰不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人,但也决不是一个胸无点墨、不敢担责的人。
眼前的困难,虽然引起高度的重视,但他并不把它太当一回事。他脸上有愁容,眉头深锁,但一会就拨云见日、满脸灿烂了。
他是睡不觉,然而没有这些烦心事,还是一样会睡不觉!因为十二点多了,这个时刻谁睡得着呢?
何况他身上还真背着点事!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