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回到现在,在见识过穆凛的无下限,现在突然看到他这献殷勤的样子,穆呦呦一时也不敢确认她小叔在打什么主意。
“儿啊,那你去县里找到了事做,那就好好做,你看你岁数也不小了,也该成个家了。”
秦氏对着穆凛唠叨到。
“娘,就那些相看的姑娘我都不满意,您别着急,等我到时候在县里给您长的漂亮的儿媳妇回来。”
“好好好,那你要快些找,娘想早些抱孙子。”
穆呦呦听到这话,白眼都快翻出眼来,这两母子也是好大的脸,也不看看自己的情况就想这些,真是一个敢想,一个敢信。
灶房的菜一个接着一个的端上桌,众人分成男女两桌入座,今日过节,菜色也是挺丰富的。
穆呦呦一尝就知道是自己阿娘的手艺,论厨艺,她娘在这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做腌菜,还是做各种佳肴,她娘都特别在手,每次想到这,她都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投胎到李氏的肚子里,家人对自己都很好,还很开明,阿娘还做得一手好菜,自己也能慢慢开始发展自己的赚钱事业了。
女子这桌不喝酒,结束的就很快,穆呦呦还惦记着做爆米花的事,便跟李氏说了这事,李氏觉得这事情可行,况且成本也就是玉米加上白糖,玉米自家就有不值钱,白糖贵点,但要是能卖出去,绝对不亏,便让几个孩子回去准备东西,她来做就是。
李氏能来做,当然更好,毕竟要是这个生意可以,以后大集小集的,都可以做点来卖,这样家里也能多加一笔收入。
穆呦呦和哥哥们一起回了家,几人分工合作去准备材料。
过了一会儿,李氏和穆正一起回来了,穆正一看就喝得有点多,一回来就进屋睡觉去了,李氏则来到灶房准备做爆米花。
爆米花是去年过年的时候,穆呦呦做的,小女儿天资聪慧,总是习惯捣鼓这种东西,还都有模有样的。
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是让她省心的,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孩子也吃不好,有什么事情都不说,不让她担心,分家后,现在都开心的很,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虽然没有什么钱,但每天也会尽量让他们吃好,穿好,她和相公感情也更好了。
“阿娘,你可回来了,我们东西都备好了,现在开始做吗?”
穆鹿鸣总是最猴急的那个,见到李氏过来,赶紧问道
“看把你给急的,现在就做,你去烧火。”
李氏看着小儿子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好气又好笑道
爆米花的做法很简单,先把锅洗干净,烧干水分,倒入油,让锅底都均匀的沾上油,然后放入玉米粒。
用锅铲搅拌均匀,使油和玉米粒充分融合,让玉米受热均匀,再盖上锅盖,用慢火等着玉米粒逐渐爆开,等听不到到锅里传来砰砰砰的声音,就差不多了可以倒入糖稀了。
糖稀制作用煲汤的小瓦罐来做,瓦罐里倒油,再放入白糖,用炭火慢慢地让白糖融化,火太大,糖会糊,会苦,所以用炭火和瓦罐来熬糖稀最合适,李氏在爆米花的时候,穆呦呦已经在旁边开始熬糖稀了,糖稀熬到焦糖色就可以了。
正好这会儿正好倒入做好的爆米花中,让两者充分交融到一起,就可以出锅了。
刚出锅的爆米花,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香甜的味道,穆鹿鸣已经忍不住了,伸手就抓了一个,除了烫,剩下的一股香甜可口的味觉享受了。
“把你给急的,还烫的很,等凉会了来,等会有你吃的。”李氏看着小儿子,没笑道
做好的的爆米花要用筛子凉一会,尽量不挨着,这样才不会一堆全部连在一起成一团,这样不方便吃。
等所有东西都完成后,众人这才都回房休息去了。
等到穆呦呦醒来的时候,李氏已经做好了晚饭,还是二哥把她喊醒的。
桌上有土豆红烧肉,豆角炒茄子,韭菜鸡蛋再加上凉拌好的泡菜,主食是咸蛋黄馅的粽子,让本来还不怎么饿的肚子立马就开始抗议起来。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饭,去村头坐牛车往镇上去,村头已经等了有几个人了,赶牛车的是村里的人,每天载客送人去镇上,每天早晚一趟。
今天过节,穆正答应了鹿鸣要去镇上的,便提前约好了牛车,所以牛车今天才会多跑这一趟。
小寨村附近还有几个村庄,平时有村里人会去镇上卖菜,卖东西,带东西加上1个人要3文钱,就一个人的只要1文钱,所以大多数都是愿意出这个钱的。
穆正一家坐上了车,李氏给车夫拿了10文钱,今天比较特殊,因为去了车夫还要等着他们一起回来,所以一个人是2文,车上除了他们一家,还有穆鹿鸣的小伙伴穆林,穆阳两兄弟,他们的姐(妹)穆苗以及他俩的爹娘,因为两家儿子关系好,两家又是本家族人,于是两家人便约好了一起去的镇上,也有个照应。
“鹿鸣,你们可算来了,再不来天都黑了。”
穆林是个急性子,对着穆鹿鸣抱怨道
“哪里就天黑了,再说去早了,灯都不亮,又不好看,再说了,今天我可是准备了好东西给你们。”
“啥好东西,快拿出来呀!”
“不行,等到了镇上你就知道了。”穆鹿鸣一脸神秘的样子
李氏看着小儿子这副德行,都不想搭理他,和旁边穆林他娘于氏聊着天,她们两人的相公岁数差不多,一个做木匠,一个是石匠,年轻的时候交集不多,倒是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这几年两家关系也越走越近。
因为于氏先嫁过来,第一个是穆阳已经15岁了,第二个就是穆苗13岁,几年后又生下了老三穆林,今年才9岁,比穆鹿鸣还小一岁,所以平日里最爱跟他在一起玩,穆林家境在村子里还行,他爷奶走的早,分家的时候,穆林才3岁,他爹穆毅靠着石匠这门手艺,把生活过得不错,一家人都是厚道的老实人,所以和穆正家才能处得越来越好。
“既然人到齐了,大家都坐好,咱们就出发了!”车夫一扬牛鞭,车子缓缓向着镇上行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