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天煞冥通,魂都乱法。”白起思考着这句话的意思,“就这一句?有没有可能还有?”
“应该就这一句,知道的全都吐出来了。”白烨回道。
这三天他亲自坐镇大狱,李氏皇子除了李道行和皇后,几乎死绝,各种生理心理上的酷刑都远远超出了人理极限。
行刑的人都受不了,换了一批又一批,白烨也有些扛不住了,惨不忍睹啊。
皇后只用了俩天,就已经被弄疯了,还好李道行最后还念着点结发之情招了,估计也是被惊着了,想死都难。
“白烨,问问史官,千年前,有什么大事发生?”石球千年李家才得到,那就顺着源头查。
“是,家主。”白烨垂手领命。
那边白烨找到史官,史官都懵了。
能查到五百年就算烧高香了,还千年,千年流下来的东西有哪个是真的。
但是没办法,白起的话说了你就得做。
最后,史官们不分昼夜的搜集资料,头发都掉了不少。
查了一个月,真查出了点靠谱的东西,还是从野史上查到的。
元天神记,天元三六二八年,九星连珠,夜如红昼,地龙翻身,万水逐陆,万灵惊觉,大旱三载、大涝三载,风雨不调,死伤无数。
白烨又去了一趟监天司,核对了解了一下情况,确认了个八九成,这才给白起汇报了过去。
白起翻看着资料,边问道,“九星连珠多长时间一次?”
“千年左右一次。”白烨叹道,天灾之下众生皆蝼蚁。
在监天司确定了真实性,也是被惊出一身冷汗。
要不是白起这次提出要查东西,谁能想起这一出。
“这次九星连珠什么时候?”白起忙问道,要是超过七八十年,自己怕是等不到啊。
“三年后。”白烨声音苦涩,“确定无误。”
白起微微眯起双眼,紧盯着手上的卷宗,心中后怕,还好来得及。
“昭告天下,朕下月初九登基,改国号启,年号仙武。”白起拍椅而立。
“是,家主。”白烨拱手粟立。
仙武元年一年,四月初,祭天大典,皇族公庙。
文武百官站在祭坛下方,白起身穿黑金皇袍,站在祭坛上,黑甲兵势五步一岗,五步一哨。
“礼!“高亢悠长。
白起手持三根长香,朝天敬拜。
“前信无道,乱扰军机,置子民于水火。”
“今启以正乱法,封正统,应天理,上拜皇天,下敬厚土。”
“启国仙武,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江山无出其右者。”
“启国子民,丰神俊秀,人人如龙,社稷强于天下先。”
“白起惶恐,不才当为启国主。”
“朕立大愿,欲为天下一,扫八荒,平四海。”
“朕欲启国行万世,理教天下。”
“愿天下生民皆富足,知事理,人人皆如龙。”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朕立大宏愿,人神共鉴。”
“毕!”肃穆端庄。
“祝启国万世万万世,陛下万岁万万岁!”
“祝启国横扫八荒四海,一统天下。”
文武百官齐声高喝,音如浪潮,声声摄人心。
次日,皇城金銮殿内。
“禀陛下,监天司近一个月夜观天象,察觉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有九星连珠之象。”监正拱手禀道,“届时恐有天地灾变。”
下面群臣顿时哄杂,在他们印象中,监天司就是个划水部门,平时也就是算算吉日,走走祭天流程,其余时候全在摸鱼,份量比乡下神棍好不到哪去。
结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天地灾变,这个词的份量不是一般的重啊。
白起抬手压了压现场的嘈杂,说到:“可有记载?”
“禀陛下,有。”监正道,“元天神记,天元三六二八年,九星连珠,天地巨变,山河反复,百户存一人。”
嗡,下面的朝官炸开了,被惊着了。
一户基本是家庭三代,基本上为六人,算上分家的均下来,一户四人多,也就是四百活一人。
启国总共才多少人,9亿多不到10亿一个范围,监天司一张嘴,启国人口直接不到三百万了,那大家还玩个毛啊。
“一派胡言!”一大臣站出来喝道,“陛下,监正满口胡言,危言耸听,欲乱启国天下,请斩监正,以肃视听。”
不站出来不行,若让此言遍传天下,人心惶惶啊。
白起刚刚改朝换代,尽管有启国的兵锋弹压天下,别忘了,白起造反时再起边关四国战事,已经不死不休了,现在正是启国风雨飘摇之际。
大家都是明里暗里跟着白起斩龙的人,各有所得。
刚到手利益,再让这句话玩没了,那谁受得了,大家现在生吃监正的心都有。
“不至于,不至于,爱卿稍安勿躁。”白起呵呵一笑。
本来就白起会意监正上朝提出此事,自然不会把监正卖了。
“百官朝会,畅所欲言,却也要有真凭实据,然天机乱象,不可不防。”
“着令监正一年内收集天下文献,调一路军队配合,以证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遵旨。”监正领旨退下,该说的都说了,给了白起发挥的机会,任务就算完成了。
这才是白起的真实意图,以天下之力,穷搜天下书籍,以证长生路。
你说我家藏书无关此事,错了,事关天下,怎可一言蔽之。
不配合?朝廷军队近一千万,分九镇,一镇九路,我拿近十万的军队来推进此事,我会和你讲道理?
启国初建,白起正是手握千万雄兵,拔剑四顾之时,看谁都像前朝余党。
“继续奏事。”白起道。
“禀陛下,边关四国对我朝出兵共一千六百万,边关战事吃紧,臣请征兵。”新任的兵马大元帅站出来说道。
天下精锐兵马九镇,一镇压摄皇庭,其余八镇弹压四方边境,九百万对一千六百万,压力颇大。
“那就征兵,征兵一千万,朕要一劳永逸,永平战事。”
下面群臣哗然,这次是真的惊到了,这是要兴灭国之战啊,九星连珠的事不提,虚无缥缈,没人会当回事。
然而这征兵一千万,却实实在在动了启国的根基。
现在朝廷军队一千万,人口十亿,百里抽一,已经算是以武治国了,如今要五十抽一,穷兵黩武都是好话了。
不要小看了这五十抽一,明面上的数看着不大,后勤才是真正的吓人,要养这两千万的军队,剩下的人裤腰带都得勒断,来供这两千万的青年壮汉吃喝。
然而,下面的人根本不敢说话,还是那句话,李氏余党还没清查完呢。
“继续!”白起一言堂道。
等朝中大臣陆陆续续的禀报完,宣布了退朝。
白起单独留了水利,震灾,粮食等方面的官员,谁也不知道商议了什么。
启朝征兵一千万,天下哗然。
本就以武开国的启朝,人民皆尚武,参军报名踊跃。
在白起有意的清洗了一轮又一轮大批前朝官员后,启朝经过一年的磨合,终于展现出了一个名为国家的战争机器的恐怖。
以举国之力供养的两千万军队,对垒边疆,力抗四国。
白起在等,九星连珠,天地灾变。
若此事为真,便是横扫天下之时,若不成,穷兵黩武,边疆两年的残酷练兵,为的就是剑指周边四大国。
两年后。
白起独坐观星台,摒退左右。
抬头望着天上的九星逐渐的连成一线,放在石球上的手越发的用力。
自己早有预感,若李道行所说为真,自己将要离开此界,所以连后事都已密诏写好,生怕自己没了,启国分崩离析。
然而,当九星逐渐连成一点时,石球并无异象。
白起手扶石球近一个时辰,内心从激荡到失望,再到平和,多活一世已是极尽,怎可忘求长生。
白起枯坐到凌晨,白烨缓步走到白起身边,轻声道,“陛下,天亮了。”
白烨听从白起的吩咐,夜晚过后,过来一探究竟,果然,世间无仙,不明白陛下为何如此执着,去追寻三岁小儿都不信的谣言。
“白烨,你说,人活一世,求的到底是什么?”白起问道,无悲无喜。
白烨低头再三思索,随后小心翼翼道:“如意?”
“如意啊。”白起重复,并没有说是否对错,“已如意,而不知,知如意,却不可,求如意,终不得。”
这句话白烨听明白了。
好比似一个人只吃过馒头,当馒头填饱肚子后,他便满足了,但当他知道肉也能填饱肚子的时候,就会去想方设法吃上一口肉,肉能吃饱的时候,他就会开心了么?不,他只会去找比肉更好吃的,直至他吃过世间所有。
什么都吃过后,就如意了么?不,这才是悲哀的开始,因为有了执念,此执念虚无缥缈,可真可实,却无从证实。
这也是历代帝王得帝之后,或多或少的都会去追寻长生的原因,尤其是晚年之后,为了续命,什么虚无缥缈的言论都信以为真。
历朝历代,因老皇帝的临死疯狂而灭亡的国家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