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第一批智能戒具即将投入使用,奎尼作为假想的被约束人,想亲自体验下一下,被治安机器人的智能戒具控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那次试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手环进行电击时的电流强度,已经调整为最低级别;所以,那只是象征性地对奎尼进行惩罚……但是,那一次的经历,奎尼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奎尼非常清楚,对于眼前这一高一矮两个人来说,既然已经被治安机器人带上了智能戒具,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认错的孩子一样,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不然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比如,假如这两个人突然大幅挥舞手臂,就有可能被识别为进攻行为,智能戒具立刻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首先,在两只手环之间,瞬间就会产生强大的磁吸力,产生的效果,就像锁链一样,限制他的动作幅度;
紧接着,如果限制无效,智能戒具会通过手环脚环再次放电,从而将被约束人迅速制服。
同样,如果眼前的这两个人,迈步幅度过大,移动速度过快,智能戒具也会做出判断,认为他们试图逃跑,先以磁力对脚环进行限制,限制无效,就会直接实施电击,进行惩罚,迫使他们放弃逃跑企图,或者令其直接丧失逃跑的能力。
至于他们脸上罩着的眼罩,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发挥作用。
但是,如果嫌疑人已经被智能戒具控制,却多次不服约束,即使反复遭到电击,也总是伺机反抗……遇到这样的情况,眼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智能戒具会通过眼罩,绘出活动路线,再配合着手环脚环的电击作用,进一步限制嫌疑人的活动空间。
这时,透过眼罩,在嫌疑人所看到的正常景物之上,又叠加了一层虚拟图像。
于是,在嫌疑人眼中,他的周围,总是总有一圈闪着绿光的虚拟网格,这就像是一只通了电的笼子,将他整个儿罩在中间。这个眼罩绘出的虚拟笼子,在别人看来,并不存在;但是,对于被约束人来说,它所给出的范围,就是实实在在的自由的边界。
在虚拟笼子的内部,嫌疑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一但超出这个范围,手环脚环的磁力限制,乃至强度逐级提高的电击惩罚,就都不可避免。
如果治安机器人要求嫌疑人向前走动,这些闪着绿光的虚拟网格,也会提前向前延伸。这样一来,嫌疑人就只能沿着眼罩为他绘出的这条通道,乖乖地前行。
如果嫌疑人不服从治安机器人的指令,活动范围超出了虚拟网格的限制,哪怕只是触碰到绿色网格所绘出的边界,眼罩中的绿色网格,立刻就会闪出虚拟的火花。与此同时,嫌疑人就像触到电网一般,经由手环和脚环,感受到强烈的电击。
眼罩的作用,就是配合着手环脚环,把针对嫌疑人不轨行为的事后惩罚,变成了一种威慑力量,从而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事前约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