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章就说得简单了!说的是:
稳重是轻灵的根基,冷静是急躁的君主。所以说君王出行必会带着辎重,即使看到奇观,也显得很是超然,并不会轻率地大呼小叫起来。奈何有些万乘之主,哪能自恃身份而轻率地对待天下呢?轻视天下就会有失根本,毛躁行事则会失去冷静的主导。
很明显,这是在劝勉天子要保持冷静持重。要以天下为重!
我对这章如此理解,太上老君自然没得话说。接着,他就又显化出了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在上面第二十六章,老子提出了要重天下。这章呢就接着说圣人的做法“善救人、善救物”,使天下无弃人、无弃物。顺带着对统治者指出了要虚心学习圣人的做法。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意思挺简单的,就是说: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车辙痕迹;善于言谈的,说的话不会有瑕疵让人谪诘;善于计数的,不需用筹策这些工具来算;善于封闭的,不用栓销而使人打不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他在这儿列举这些高人们擅长的技能,只是为了烘托后面要说的圣人之“善救人”与“善救物”的高明罢了。
圣人善于救人,指圣人们总是在老百姓需要帮助时予以恰当的帮助。这样,做好了,天下就没有被社会所抛弃的人,使人人都能过得了难关。
圣人善于救物,指圣人们总能物以致用,故而使天下没有被抛弃之物。意即不浪费。
“是谓袭明”是指这就是承袭了英明的做法。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是说:
善于救人救物的人,是不善于救人救物的人的老师;不善于救人救物的人,是善于救人救物的人以资对照的借鉴。不看重老师,不爱对照比较,就算再聪明也会大迷糊。这就是能治理好天下的要妙所在。
然后,是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章算是对前面一定程度的总结。说的是“常德”。
即综上所述,作为统治者,平常应该注意的基本的东西。基本上就是“抱朴守一”的思想。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几。”说的就是:
晓得为了竞争天下,成为其领袖(知其雄),就要懂得柔忍退让以获得天下支持(守其雌),让自己成为天下的归依。
为天下溪。溪者,水的归纳之所。也可想为溪谷。按老子前面所说,即可当作天地之母看!
如果自己有道了,那就具备平常该有的德行了。具备常德一直不偏离,就可以如婴儿般纯真了。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无极。”如互文般对应前句,还是要怀柔以定天下之意。
所谓的“白”与“黑”,无从考究了。
通常而言,“白”也指“白天”,属“阳”;“黑”指“夜晚”,属“阴”。
按照这样来理解,“知其白,守其黑”即“知其阳,守其阴”之意。与“知其雄,守其雌”一样道理。
白又有明白之意。黑呢自然就相反了。
故而知白守黑也被解释为在是非分辨能力还没有明确的前提下,守住底线,保持初衷。一白、一黑;一阴,一阳;一静,一动,都是辩证统一的。白与黑,雌与雄,两者之间不能分开而紧密相关;却又防止过度,不可逾越。
“为天下式”的说法应该熟了。
前面章节说的圣人以自身准则作社会标准,这儿落实在制度规定上了。
中国春秋时或还从未有法律一说,但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程度上以封建统治领主对统治区域内的要求为准的不成文行为规范。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式”。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这话说的是:
要足够谦虚,别把荣光都揽在自己头上,而要尽可能地检讨自己的不足。
不居功反而要善于承担责任,要能为天下作个容纳一切的表率。
如此,你平常的德行才足以令天下信服(常德乃足)。
这样,你就可以回归于朴实了。
古人说:“能受其辱,方可授国!”叫你来当国君,是要让你对天下负责而勇于担当的,而不是让你来显耀一时的!故而,要“守其辱”!
这点算老子对统治者的忠告了。
大度大量,不居功而善于承担责任,归于朴实心态只为做好事而利天下发展,才可达圣人之心志!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是说秉着朴实而为的心去做方方面面的事,圣人如此而为,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的领袖(官长)。
圣人之治如何形成的,这一整套(大制)是浑然一体,不可割裂开来理解的。
即老子强调要实现圣人之治,统治者自身必须加强修养,必须戒骄戒躁、善于容忍而甘愿付出(不居功而又勇于承担责任),才可能让天下信服从而为大家所推崇、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