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网游 > 华人第一导 > 第141章 大赚一笔和姜闻来了!

第141章 大赚一笔和姜闻来了!(1 / 2)

贾樟科拿奖之际,在《太阳照常升起》拍戏的姜闻,也得知了消息。

    这可把姜闻,羡慕坏了。

    说起姜闻,可能大多数印象,是来自《让子弹飞》。

    实际上,姜闻演绎生涯,相当成功。

    八十年代出道,演过许多成功角色。

    《末代皇后》中爱新觉罗·溥仪,就是姜闻饰演。

    谢晋、张义谋、谢飞、田壮壮等大导演电影,姜闻全都出演过。

    资历可谓牛逼到天了!

    说起谢晋,在八九十年代导演圈,名气地位,丝毫不次于张义谋,甚至还要超过。

    八十年代,那部国产战争神片《高山下的花环》,就是谢晋执导。

    要知道,当时南方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谢晋却能完完全全把它拍出来。

    资历地位有多高,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一个演员演绎生涯获得成功,自然想要当导演,这是绝大多数演员通病。

    姜闻这家伙,也不例外,在九十年代,就决定当导演。

    当时,姜闻恰好看见王朔一本小说,下定决心,把它拍成电影,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偏偏姜闻这家伙,在导演方向上,非常有天赋。

    九四年,姜闻拍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年度票房冠军,拿下五千万票房。

    虽然比不上李联杰《少林寺》和《高山下的花环》,这些电影票房,但在那个年代,能有五千万票房,已经相当牛逼了。

别看冯晓刚千禧年左右,牛逼到不行,但当时他的电影,还没有取得过单部票房超五千万票房的超级。

    小钢炮真正起势,还是04年,跟刘德桦合作了《天下无贼》,票房破亿,奠定大导演之名。

    不过姜闻好运,似乎在九十年代用完了。

    千禧年,姜闻自导自演了《鬼子来了》,没通过审核,独自去参加柏林电影节。

    虽然获得了评审团大奖,但惹怒了当局,被禁导五年。

    后面经历,许多人都听说过,不再多说。

    嗯,多说一句,姜闻的《鬼子来了》跟潘长江的《举起手来》,不是同一部电影。

    大家别记错了。

    因为拿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姜闻自然有了更大野望,想要摘取欧洲三金之一。

    跟李轩、贾樟科等人,成为国际大导演。

    正因如此,《太阳照常升起》剧本,被姜闻再次改变。

    该剧本,对导演来说,是常规操作。

    只要你有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问题是,剧组没钱了啊!

    《太阳照常升起》投资,主要是来自香江英皇影业。

    按理来说,英皇财大气粗,砸钱拍部文艺片,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姜闻拍戏,出了名大手大脚,连胶卷用的,比别的导演多了不止一倍。

在2010年前,国内导演拍戏,都是用胶卷,而且占很大部分花销。

    这次突然改剧本,意味着前面拍戏,很大部分要舍弃。

    电影杀青,遥遥无期。

    于是,姜闻行为彻底惹怒了投资人,因港圈衰落和生意上的事,也没有追加投资。

    姜闻愁啊!

    电影是艺术!

    众所周知,艺术这玩意,看似高大上,但没有钱,万万不行。

    艺术说白了,就是用钱堆出来的!

    没有钱的艺术,一文不值。

    姜闻抽完烟,把烟头狠狠丢在地上,冲老婆周韵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没?”

    “没钱,只能找人投资咯。”周韵翻白眼,没好气道:“难道,你还想动咱家家底啊。”

    “这不能。”姜闻摇头,当导演,自己出钱投资,是最傻的行为。

    外行人不知道电影这玩意,风险有多大,姜闻还不清楚嘛。

    肯定不能自己投资!

    “要不找华宜试试?”周韵出主意道:“你跟王家兄弟认识,说不定真能成。”

    “没戏。”姜闻摇头,直接道:“当年拍《鬼子来了》,就是华宜主要投资。”

    “结果这部电影,没能在国内上映,海外版权,卖得不理想,偏偏投资很大。”

    “电影亏损,王家兄弟很生气,特别是王忠磊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周韵沉默,王忠磊小肚鸡肠,在娱乐圈算是公开的秘密了。

    稍微有点地位,就能知道王家兄弟性子。

    姜闻继续道:“当初拍《太阳照常升起》,又不是没找华宜试过,结果呢?”

    “半点投资没有!”

    “要不去汉风试试吧?”周韵鬼使神差来一句。

    “我记得贾樟科的《三峡好人》,就有汉风投资。”

    “如今拿了金狮,说明李轩慧眼识英雄啊。”

    “我们找上去,李轩高低会投两下。”

    提到李轩,姜闻眼前一亮,唉,是个好办法啊!

    我的才华,遮都遮不住了,李轩不可能看不见!

    等到《太阳照常升起》在柏林电影节拿大奖,汉风不就赚大了?

    于是,姜闻决定去汉风要投资,当天离开剧组,坐上车回京城。

    ……

    两天后,风尘仆仆的姜闻,带着个助理,来到汉风。

    听到姜闻前来,李轩神色微愣,这位跟汉风没打过交道啊。

    别看姜闻名气很大,李轩更是大导演,但两人除了在《寄生虫》首映式上,见过一面,根本没多少交情。

    因为姜闻出身中戏,两个学校原因,所以李轩以前拍戏,很少用中戏学子。

当然,以李轩如今地位,想用谁就用谁,北影也管不着。

    没看见张义谋、陈凯哥这些出身北影的导演,都喜欢用中戏学生吗?

    我李轩跟前辈学习,怎么了?

    当然,姜闻人都来了,自然要见见。

    否则传出去,被人骂大牌,没有礼貌。

    “哈哈哈,姜导前来,令寒舍蓬荜生辉。”李轩笑呵呵迎接道:“稀客稀客啊。”

    “李导说笑了。”姜闻摆手,显得很谦虚友善:“您年纪轻轻就拿了奥斯卡和金棕榈,在电影方面成就,有目共睹。”

    “在您面前,谈不上稀客。”

    李轩神色怪异,不是说姜闻脾气不好,出了名戏霸,在剧组极其霸道。

    怎么今天,说话这样甜?

    要知道,当初姜闻出演《寻枪》(嗯,就是陆钏拍的电影),陆钏在剧组,可是被欺负哭了。

    据说不止一次,回家找老爹陆天铭告状。

    可惜,姜闻狠起来,连陆天铭面子也不给,该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因此,有小道消息,《寻枪》是姜闻拍的,陆钏不过是片场傀儡,挂了个导演名。

    就凭这点,李轩对姜闻感官不错。

    只不过,姜闻表现如此好说话,依旧出乎许多人意料。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果然,姜闻接下来表露来意,想要投资。

“投资《太阳照常升起》?”李轩诧异,多问一句:“姜导,据我所知,这电影不是有英皇投资了吗?”

    “怎么会缺钱!”

    姜闻听了,脸色讪讪,有些不自然道:“李导,因为临时修改剧本,所以投资人,有了情绪。”

    李轩听明白了,看来是姜闻,眼红贾樟科拿了金狮,于是想拍点高深莫测的东西,把前面拍的,全部推翻了。

    这种情况,投资人不撤资,已经是脾气好,捏着鼻子认了。

    想要追加投资?

    没门!

    “李导,您可以看看剧本。”姜闻鼓吹道:“《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故事非常好,我有把握拍出来,在柏林电影节拿大奖。”

    “您是专业人士,拿了金熊,海外版权能赚多少钱,不用我多说。”

    “到时候,光靠版权,就能赚回来,两岸三地收益,就是纯赚啊……”

    姜闻为了拉到投资,也是不要脸了,睁着眼睛说瞎话。

    看得李轩心里,好笑不已。

    说实话,姜闻吹嘘《太阳照常升起》前景多么光明,李轩一个字没相信。

    这部电影,前世证明过了,因为姜闻在电影搞了大量留白,不仅在影迷中评价一般,许多人表示没看懂。

    而且在柏林电影节,根本没获得什么奖。

    综上所述,《太阳照常升起》是个赔钱项目。

    即便如此,李轩依旧在认真考虑,是否投资。

这部电影或许会亏损,但姜闻这个人,还是有投资价值啊。

    至少当下,姜闻有!

    因为《让子弹飞》,可是让投资人赚翻了啊。

    当年,这部电影,不仅打破各自国产票房纪录,而且让姜闻名声大噪,差点一片封神!

    当然,成也《让子弹飞》,败也《让子弹飞》。

    由于这部电影,被鼓吹太高,姜闻在观众心中神话,所以后来飘了。

    从这以后,姜闻拍的《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口碑和票房,都非常一般。

    综上所述,李轩做出判定,姜闻这个人有一定投资价值,却不能一直投资。

    当个合作者,在《让子弹飞》中,占据一定份额,赚到钱足够了。

    剩下的,不能掺和太多。

    如果是其他人,李轩或许会想过,把姜闻性子扭转过来。

    但姜闻出道二十多年,性格脾气早已定型。

    别看李轩是金棕榈导演,依旧没办法,让姜闻老实听话。

    据说当初拍《红高粱》,姜闻跟张义谋就发生过不止一次争吵,据说因角色塑造问题,两人从头吵到尾。

    连张义谋都敢顶牛,姜闻还有什么不敢?

    要知道,姜闻拍《红高粱》时,还不是导演,只是演员。

最新小说: 总裁爹地慢点宠 都市:重生反派后手眼通天! 乱套 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我真是情痴啊 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 别逼我当皇帝 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 超神:开局抽到鬼影兵团! 从网络神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