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网游 > 华人第一导 > 第113章 狂赚四千万和满载而归(万!

第113章 狂赚四千万和满载而归(万!(2 / 2)

    搞不好光从日韩就能赚回来,更别说还有其他地区。

    李轩粗略算下来,《寄生虫》海外版权,最终卖出去544万美元!

大大超出预期!

    这令人不禁感叹,金棕榈含金量真足啊!

    获得了金棕榈,不仅地位名气提升大截,而且连版权价格,也涨了两百多万,还是美元!

    544万美元啊!

    以汇率(作者查了下,这段时期汇率一直在掉,几乎每天都有浮动,就取平均值)计算,就是3961万元!

    扣除税收和成本,李轩至少赚了三千多万!

    当然,这些钱李轩不会打进国内公司账户,而是存在海外账户上,留作备用。

    即便如此,等到《寄生虫》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分账将是一大笔收益,能大大缓解汉风影视资金压力。

    谈完了版权,哈尔·苏努走过来认真道:“李,相比于《寄生虫》版权,我对你本人更感兴趣。”

    “你想邀请我去好莱坞?”李轩挑眉,瞬间明白对方想法。

    哈尔·苏努点头,毫不客气道:“众所周知,北美才是世界中心,好莱坞则是站在中心上的舞台。”

    “哪里有太多超级巨星、国际大导演汇聚,每天都有无数人,怀着梦想进入好莱坞。”

    “现在摆在你面前,是个难得的机会,你为什么无动于衷呢?”

    好莱坞是世界舞台中心?

    李轩现在承认,因为人家强大,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几十年后,就不好说了。

    国内发展速度,太快了!

    “我只是没想好。”李轩淡淡说道:“需要回国再看看。”

“李,相信你也明白,东方贫瘠土地上,不可能孕育世界级大导演。”哈尔·苏努声音充满蛊惑:“你难道不想成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和乔治·卢卡斯这样的世界顶级大导演吗?”

    “要知道,詹姆斯·卡梅隆1997年拍得《泰坦尼克号》,在全球砍下18亿票房!”

    “单位是美元,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能打破!!”

    李轩沉默,就算是再自信,见到《泰坦尼克号》惊人战绩,也会感到一丝无力。

    不得不说,好莱坞工业能力和造星能力太强了!

    只要出现优秀电影,瞬间就能发行到全球,并且快速火遍世界每一个地方。

    不像华语电影,就算出现好看电影,因语言文化不同,也很难被其他国家接受。

    最重要是,李轩想要抵抗好莱坞侵略,就必须拍大片。

    最好是特效系列大片。

    很可惜,李轩目前连一部都拿不出来。

    反观好莱坞,《加勒比海盗》和《变形金刚》系列,快要出来了吧?

    《复仇者联盟》版权在漫威手里,李轩想拍也没有机会。

    《阿凡达》?

    这部电影,完全靠的是划时代特效技术,最后在全球砍下将近28亿票房。

    还是以美元计算!

    李轩心中在构思,如何打造一个超级大片,来对抗好莱坞,至少让内地大本营保住,不至于完全沦陷。

    当然,现在想这些还早,李轩再牛逼,也要等到2010年后有一丝机会。

最关键是,那时候国内影视行业起来了,大盘变大,李轩足够资金和基本盘,来玩大片。

    所以,李轩对哈尔·苏努说东方土地贫瘠,并不认可。

    等到东方雄狮彻底崛起,会让世界为之震惊!

    包括漂亮国!

    “哈尔·苏努,必须承认,你说服了我。”李轩认真道:“我心动了,有进入好莱坞想法。”

    哈尔·苏努心底一喜,只要李轩进入好莱坞,就是巨大业绩。

    其中利润太大了!

    “那我们合作愉快?”哈尔·苏努老奸巨猾,脸上不动声色,想要快速敲定合作。

    李轩却摇头道:“不急,咱们先把条件谈妥。”

    “哈尔,如果我去好莱坞,片酬多少,福克斯探灯会给多大投资,最重要的是,最终剪辑权在谁手里?”

    “WTF!”哈尔·苏努满脸惊讶,不可思议问道:“李,我没听错吧?”

    “你一个好莱坞新人导演,想要拥有最终剪辑权?”

    “据我所知,东方陈和张两个,当初来好莱坞,都没有这个权利!”

    “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李轩声音不大,但态度很坚定:“如果最终剪辑权不在自己手里,谁知道我的电影,会被哪个混蛋,剪的面目全非?”

    在好莱坞,因最终剪辑权没在导演手里,发生太多“事故”了!

    瞧瞧李安《绿巨人浩克》,看看吴白鸽《风语者》。

    他们俩,当初在拍这两部电影前,谁不是赫赫有名都国际大导演?

    结果就因为最终剪辑权,不在自己手上,成果被剪的稀巴烂。

嗯,也有剧组内斗,导演跟制片人不和,剧组质量堪忧等因素。

    还有种说法,两人是背锅了。

    总之,没有最终剪辑权,李轩绝不会去好莱坞拍戏。

    就算拍戏,也是自己投资小成本电影,以小博大。

    免得背了黑锅,电影没成功,还背上骂名。

    哈尔·苏努急了,激动说道:“李,这不可能!”

    “这个条件,根本不现实!”

    “咱们来谈点实际点吧,只要你为福克斯探灯拍戏,题材剧本我们不会干预,你的片酬四百万美元,而且新电影份额,最高可达1500万!”

    李轩脸色平静,依旧不为所动,诚然四百万美元片酬和1500万限额拍文艺片,福克斯探灯诚意很足了。

    可最终剪辑权不在手里,有什么用呢?

    这东西就像不定时炸弹,再好创意、拍得再好,遇到脑子进了水的剪辑师,谁特么知道,对方会剪出什么成果来?

    哈尔·苏努深吸口气,说道:“李,我愿意在刚才基础上,再加个条件。”

    “你拥有最终剪辑建议权,您看怎么样?”

    “福克斯探灯,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

    “嗯?”李轩抬头问道:“我能把自己的专业剪辑师曹伟杰,加入进去吗?”

    曹伟杰是汉风影视金牌剪辑师,且完成了《浪漫满屋》、《信号》、《摔跤王》和《寄生虫》等作品剪辑。

    如果有曹伟杰进去,能很好领悟李轩想法,尽最大程度,保证自己作品质量。

可惜,哈尔·苏努摇头道:“不行,李,我没有这个权利。”

    李轩明白了,哈尔·苏努这家伙是在忽悠自己呢。

    什么狗屁最终剪辑建议权,真拍了,人家听不听,还不是由福克斯探灯决定?

    把曹伟杰安排进去就不一样了,李轩能随时知道电影的进展和方向,自然不一样了。

    因此,哈尔·苏努肯定不会同意,曹伟杰参与剪辑。

    最终,两人没有谈拢,不欢而散。

    于是,李轩在哈尔·苏努眼中,变成了一个固执且天真的家伙。

    是的,在人家眼里,刚进入好莱坞,就要最终剪辑权,不是天真干嘛?

    痴心妄想!

    殊不知,李轩有自己坚持,对每个作品尽最大程度负责。

    最终剪辑权不在手里,不可控因素太多,自然不能答应。

    下午,李轩又把维斯托·贝尔蒙特喊了过来,问道:“维斯托,华纳应该认识不少奥斯卡吧?”

    今年奥斯卡3月份刚举办完,当时《寄生虫》都没杀青,自然没法参加。

    再说了,就算弄好了,李轩也不好直接去参加奥斯卡。

    这不是勇气,而是傻!

    如果没参加戛纳电影节就去奥斯卡,以李轩华人身份,在好莱坞少得可怜名气,很大可能,连入围都进不去!

    别惊讶,奥斯卡评委,是出了名固执傲慢且充满歧视偏见。

    白人至上观念,已经深入奥斯卡大部分评委人心,且根深蒂固,无法撼动。

没有金棕榈奖作为敲门砖,李轩真不一定能入围。

    亚洲绝大多数电影,去参加奥斯卡,都要先去欧洲三大某个电影节镀金,然后再考虑奥斯卡。

    张义谋如此,陈凯哥当年也是如此!

    你问李桉?

    这位屁股是歪的,不一样!

    (李桉出身台岛,懂的都懂。)

    综上所述,《寄生虫》想要参加奥斯卡,只能等明年了。

    华纳作为好莱坞巨头之一,奥斯卡这种关键地方,肯定有自己人。

    “李,华纳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行公司,自然在奥斯卡认识许多评委。”维斯托·贝尔蒙特认真说道:“不过我听说,明年米拉麦克斯的哈维·韦恩斯坦也准备公关奥斯卡。”

    哈维·韦恩斯坦这家伙李轩知道,确实跟奥斯卡某个大佬关系好。

    据说,好莱坞许多女明星,为了获得奥斯卡影后,不惜走哈维·韦恩斯坦关系。

    其中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

    后世,哈维·韦恩斯坦还因此暴雷,进去踩缝纫机了。

    维斯托·贝尔蒙特直接问道:“李,你想让《寄生虫》去奥斯卡冲奖?”

    “当然!”李轩笑着说道:“《寄生虫》这么优秀电影,不去参加奥斯卡,太可惜了。”

    其实,刚才别看丹迪·格雷科出价凶猛,但除非是价格特别高,否则李轩不会卖给顶峰娱乐。

    没别的,顶峰在奥斯卡人脉比不过好莱坞六大,去公关大概率没戏。

其实,哈尔·苏努也是不错人选,但对方出价太低了。

    而且福克斯探灯只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下面子公司,再使力气,终究隔着一层,没有华纳来的直接。

    维斯托·贝尔蒙特目光闪烁了下,说道:“李,如果你想在明年奥斯卡获得奖项,光靠华纳出力还不够。”

    “你必须尽可能参加欧洲其他电影节,获得更多奖项,增加电影影响力。”

    “维斯托,这样会耽误不少时间吧?”李轩犹豫片刻询问,维斯托·贝尔蒙特解释道:“这些电影节,举办时间是分开的,英国七月份就有个电影节,你可以去参加一下。”

    “还有法国和德国电影节,有的在九月,有的在十一月。”

    “参加这种电影节,哪怕花费一些时间,也是值得的!”

    “好,我明白了!”李轩咬牙答应下来,为了奥斯卡,只能拼了。

    至于新电影?

    李轩表示,可以不用着急。

    我都成为金棕榈导演了,如果还急吼吼去拍电影,岂不是太掉价了?

    当然,为了进展顺利,李轩准备找个副手,来帮着完成电影前期工作了。

    比如招揽人手、试镜、和拍部分简单戏份。

    像张记中都有两个副导演,李轩这么大个导演,怎么能没有左膀右臂?

    以后拍戏任务越来越多,真要是亲力亲为,怕不是会累死!

    嗯,就是人选,一时半会李轩没考虑好。

    宁皓?

    来当副导演,显得大材小用了。

以宁皓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承担更重要任务。

    比如李轩觉得不错,却不想亲自拍的电影,就交给宁皓来。

    左膀右臂,必须要慎重,李轩决定回去好好挑选。

    维斯托·贝尔蒙特对这件事,比较上心,《寄生虫》一旦在奥斯卡斩获重要奖项,华纳手里版权更值钱了,赚得更多。

    当然,李轩感觉维斯托·贝尔蒙特还有其他条件,可能时机未到,对方没提出来。

    ……

    颜丹晨美目充满色彩,惊呼道:“天呐,电影版权卖出去这么高?”

    “四千万啊!”

    “一部电影,比别人拍十部商业片,还要赚钱!”

    闻言,李轩一乐,比如有点不恰当,但是事实啊。

    不夸再说,冯晓刚拍的那部《手机》,五千三百万票房,就算开机前把成本收回来,赚钱利润,还比不上《寄生虫》。

    众所周知,国内票房分账比例低,冯晓刚是大导演,还有华宜靠山,也不可能拿一半。

    算下来,真比不过李轩赚钱!

    别扯《手机》后续收益,《寄生虫》内地港台票房收益还没算呢。

    后续收益再高,还能比得上票房分账?

    更何况,《寄生虫》也有后续收益啊!

    许情咋舌道:“头一次见到,拍文艺片比商业片还要赚钱。”

“消息传回国内,不知多少人会跳脚大骂。”

    最近两年,在好莱坞大片冲击和国内经济逐渐起飞,拍商业大片呼声,一年比一年高涨。

    冯晓刚、陈凯哥和张义谋都是其中代表。

    冯晓刚首当其冲,因为在奖项领域苍白无力,让其脆弱自尊心,越发不堪。

    所以这家伙,多次在公开场合,鼓吹商业片,提倡票房至上,增加自身地位。

    必须承认,拍大片有好处,一来抵挡好莱坞冲击,二来,盘活影视行业,三来让投资方制片人赚到钱,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举多得!

    可像冯晓刚这种,小算盘私心太多,终究不可取。

    如果冯晓刚得知,《寄生虫》一部文艺片,赚钱能力不比《手机》甚至《天下无贼》差,心态大概率绷不住。

    《天下无贼》票房是高,亿,但成本也高啊,分账下来,华宜赚不了多少钱。

    更别说,《寄生虫》赚的是美元,天然高《天下无贼》一筹。

    李轩认真叮嘱:“大家回国,别四处乱传啊。”

    “如果有人问起,《寄生虫》赚了多少钱,尽量往低了暗示。”

    古人云,财不露白,这次来戛纳,已经获得了最大好处(获得金棕榈)。

    没必要,赚了多少钱,也宣扬到满大街知晓。

    闷声发大财才是硬道理,否则会遭人嫉恨。

    “李导,您放心,我回国保证不乱说!”

    “哈哈哈,导演,我肯定守口如瓶。”

“轩哥的话,我无条件听从!”

    “……”

    祖枫、陈建彬、许情、朱亚闻等人纷纷开口保证。

    如今李轩已是金棕榈导演,自然没人敢得罪。

    朱亚闻作为忠实小老弟,一直走在前面,李轩往往没开口,就知道怎么做了。

    颜丹晨不用说,是自己最亲密的人,李轩心底放心。

    剩下的人,知道金棕榈含金量,肯定不会回去瞎说。

    打了预防针,李轩放心下来,然后让大家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回国。

    翌日。

    李轩一行人坐上飞机回国,途中会在香港转道,再去BJ。

    而国内此时,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为李轩举办热烈欢迎仪式。

    

最新小说: 总裁爹地慢点宠 都市:重生反派后手眼通天! 乱套 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我真是情痴啊 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 别逼我当皇帝 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 超神:开局抽到鬼影兵团! 从网络神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