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改良水车、科举、传播新型粮食种子,这一件件的哪件不是天大的好事儿,谁不念着张丞相的好,你还带着兵去打张丞相,你说你是人吗?
这些话嘛,袁术当然也不会听到,他的手下就算听到了也不会这么跟袁术说,不过说这些事情的人是越来越多,袁术直接是气愤不过了,一气之下就要‘屠城’,他手下的那些人赶忙劝阻,这才让他治下所有的百姓得以幸免啊。
不过这件事情很快的又传播了出去,他手下的士卒也不少,大部分的也都在当地当兵,就算他真这么下令,也得有人干才行。
也正因为是这样,每当有士卒回家探亲的时候,家里的父老乡亲们都会拉着他劝他别当兵了,跟着这种人卖命不值得之类的话。
而这些被劝解的士兵终归是会有嘴角不严实的,慢慢的也在军营中传开了,而且引起了很大的共鸣。
这一下子,袁术手底下的那些高层可都慌了,民心还好说点,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也就好了起来,但军心不一样啊,军心散了靠什么打仗?就不说打仗了,万一再来个兵变什么的,自己死的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过他们也知道袁术的脾气,一个个的都不敢明着跟袁术说,都拐外抹角的让袁术对士卒们好一点,多加点伙食,多发点军饷什么的。
谁知道袁术听了反而勃然大怒,以为他们一个个的都想要贪污。
打算拿几个开刀,杀鸡儆猴。
经过他这么一搞,有几个高层也撂挑子不干了,向袁术辞官。
袁术却没有打算放过他们,直接将他们打入大牢,防止他们叛变投靠张兰。
又经过这么一搞,除了纪灵他们几个死忠人士,其他的人都已经其了叛变的心思。
而这个时候,张兰横空出现了。
出言声称“凡是弃暗投明反抗袁术者,无论品级高地,之前的罪状一笔勾销,而且这次的行动论功行赏。”
此言一出,袁术治下的城池都变得非常安静,真的很静,一切就像是没有了任何的不利于袁术的言论。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安静,袁术却以为是自己的手段产生了效果,反倒是让他也安静了下来。
不过很快,他就失望了。
因为从扬州、汝南等各个地方都传来了消息。
“XXX在合肥起兵造反”
“XXX在庐江起兵造反”
“XXX在汝南起兵造反”
“XXX在.......”
一时之下,袁术的势力是四处开花,几乎没留下几处是完好的。
就连许昌城内也已经有人起兵闹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