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正刻。
诗会的地点在六边形拱门后面,摆放绢布高桌的左边,高大粗壮遮天蔽日不知道是什么树种但很像榕树的树木前面。
矮桌软垫已经摆上,周述和百里淮混在了其中。
这席面凌乱地摆着,还未品茶喝酒做诗,已然已初步具备狂饮点评即兴之后随性恣意的姿态。
周述坐在最后面,“榕树”的阴影遮盖了他,百里淮坐在他右边。
阳光从树冠射下,映在树下坐着的人的身上。
随着微风吹拂,淡橘色的碎片变换形状,移了位置。
周述盯着百里淮肩膀上的一片菱形阳光,余光中瞥见一角粉衣,粉衣之后是白衣。
往上是牵着的手,然后是脸。
粉衣女子穿着的是实战那场穿过的粉色衣服,只是未穿外裳和薄纱。
白衣女子是任务目标之一——典芷柔。
典芷柔手里提着一个紫色的大箱子。
一个外表英气的女子提着能装48寸大彩电的箱子,走起路来泰然自若,身体不歪脚下不乱。
周述不自觉地伸出手来,给这位典芷柔手动点了个赞。
百里淮随着周述的目光看过去。
典芷柔放下了箱子,两位姑娘站在“榕树”后的巨石阴影中,粉衣女子朝周述和百里淮勾了勾手,口型道:“钥匙。”
周述看了一眼正在据题作诗的前两排,悄悄离开了座位,经过百里淮的时候,拍上百里淮的肩膀,将百里淮按回座位,传音道:“我去看看,你留下来听他们作诗。”
周述取出钥匙,在阳光下笑的灿烂,调侃道:“真巧啊,钥匙又是在我们手上。”
粉衣女子露出微笑:“别说,还真是巧。”
周述蹲在箱子前,钥匙插入锁孔转圈,周述取下锁。
粉衣女子打开箱子——
周述抬头。
这一幕似曾相识——
粉衣女子打开了箱子中拿出的卷轴:
一张月夜山间竹林图。
这张图的右半边题了一首四言绝句: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绝句的末尾,盖了个与字一般大的长方形红色印章。
周述认了认,写的“钱明”。
周述眯了眼睛。
这首诗他记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竹里馆》。
这落款……错误了。
他现在正在经历的是林诺殷未曾经历过的剧情,不好说这里的设定是否是这本书的作者设定好了,却未曾写出来的剧情。
不好说《竹里馆》的署名错误是作者故意这样设定用以参与剧情的,还是单纯因为要引用这首诗,而这本书里没有王维,写王维或许容易出戏,所以随便写了一个名字代替?
周述陷入了沉思。
他主观觉得,第二种可能概率很小,若是替代,用同音字会尊敬的多,直接改个名字,如果是他设计,他会在这里加剧情。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这部分是作者早已想好了设定好了只是写作的时候未能写出”的情况,才能够成立。
如果不是——
那么……因为这个世界本就是不完全的,世界意志窃取其他世界的文化来填补自身,所以对窃取来的东西做了一点改变适应当地,就面前这个情况,也可以说的过去,竟然还有点合理。
到底是哪种呢?
周述很好奇。
“这是什么意思?”粉衣女子道。
粉衣女子拿给典芷柔看,典芷柔神情很认真,然后道:“好像在描景。”
粉衣女子道:“描景?画上没有人也没有琴啊。”
刚才,周述本想解释这首诗最原本的译意,由于粉姑娘完全不顾他看的怎么样,直接移走了画,周述保持了沉默。
他让系统对着画拍了个照片,便回到最后排的位置上。
周述靠近百里淮,悄声道:“锁开了,里面又是一幅画,我在这盯着,你去看看那幅画吧。”
百里淮离开座位。
诗会讨论的激烈。
“我觉得这个‘敲’字用的不好,用‘推’字更显山中静谧。”
“诶,我就觉得彭兄用的这个‘敲’极好!诗中人本就是戴月而归,‘敲’字听来仿佛有声音,‘推’就……差强人意了一些。”
“我也觉得,夜晚山中本就声音众多,蝉鸣那么吵闹,哪里静谧了?还是“敲”字用的好!能盖住其他声音!这才能让屋里人听见!”
“不不,我觉得‘敲’字才能更显静谧啊,对比的修辞手法,敲门声大些,更显得周围安静啊。”
“没人觉得这两个字都不好吗?干嘛大半夜的去找人啊?不睡觉吗?没礼貌……”
“你说偏了吧?题目就是月夜会友!”
“这个题目出的就不好。”
“哪里不好?月夜上山会友多有意境?”
“……”
周述已经眯成了一条缝的眼睛,在听到这里时,睁开了。
前面如此认真地在讨论诗,逐字思量品味斟酌,让他都不由得认真地听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巳时正刻。
诗会的地点在六边形拱门后面,摆放绢布高桌的左边,高大粗壮遮天蔽日不知道是什么树种但很像榕树的树木前面。
矮桌软垫已经摆上,周述和百里淮混在了其中。
这席面凌乱地摆着,还未品茶喝酒做诗,已然已初步具备狂饮点评即兴之后随性恣意的姿态。
周述坐在最后面,“榕树”的阴影遮盖了他,百里淮坐在他右边。
阳光从树冠射下,映在树下坐着的人的身上。
随着微风吹拂,淡橘色的碎片变换形状,移了位置。
周述盯着百里淮肩膀上的一片菱形阳光,余光中瞥见一角粉衣,粉衣之后是白衣。
往上是牵着的手,然后是脸。
粉衣女子穿着的是实战那场穿过的粉色衣服,只是未穿外裳和薄纱。
白衣女子是任务目标之一——典芷柔。
典芷柔手里提着一个紫色的大箱子。
一个外表英气的女子提着能装48寸大彩电的箱子,走起路来泰然自若,身体不歪脚下不乱。
周述不自觉地伸出手来,给这位典芷柔手动点了个赞。
百里淮随着周述的目光看过去。
典芷柔放下了箱子,两位姑娘站在“榕树”后的巨石阴影中,粉衣女子朝周述和百里淮勾了勾手,口型道:“钥匙。”
周述看了一眼正在据题作诗的前两排,悄悄离开了座位,经过百里淮的时候,拍上百里淮的肩膀,将百里淮按回座位,传音道:“我去看看,你留下来听他们作诗。”
周述取出钥匙,在阳光下笑的灿烂,调侃道:“真巧啊,钥匙又是在我们手上。”
粉衣女子露出微笑:“别说,还真是巧。”
周述蹲在箱子前,钥匙插入锁孔转圈,周述取下锁。
粉衣女子打开箱子——
周述抬头。
这一幕似曾相识——
粉衣女子打开了箱子中拿出的卷轴:
一张月夜山间竹林图。
这张图的右半边题了一首四言绝句: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绝句的末尾,盖了个与字一般大的长方形红色印章。
周述认了认,写的“钱明”。
周述眯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