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张运的目光很快错开三根毛老者。
看到几十具青面獠牙的人影。
“怎么会有活尸这种东西?”
这种旁门左道的东西,是被整个赵国修仙界和修儒界明令禁止的。
活尸,算是最低级僵尸的一种。
严格的说,也可以归类为尸道或者是修尸,并不成体统。
可这种方式,邪门就在于,就算是凡人,也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掌握力量。
比如自身寿命,鲜血献祭等。
单拿活尸来说。
普通活尸的战斗力就可以和最弱的散修散儒抗衡。
而随着不断吸食鲜血,活尸也会越来越强大。
张运继续向前走,他自然不会将这些活尸放在眼里,打算将这个老头擒拿下来质问一番。
可令张运有些愤怒的是。
这个三根毛老头在发现他之后,竟然胆大包天,指挥活尸朝他冲了过来。
“找死。”张运冷笑。
可廖北看张运这个着装怪异的黑小子,也是看死人的模样,碰巧看到他纵尸行凶的人,他自然不会放过。
几十头青面獠牙的活尸冲来,速度极快。
张运的指尖亮起一抹灵光,凝聚出一枚火球,脱手而出。
在空中疾射,化为一个大火球,直接砸到了十余具活尸。
见到这一幕,张运面色非但不喜,反而是浮现出一抹肉痛。
这火球术,完全克制这些活尸,却也耗费了他一大股灵力。
可要完全消灭这些活尸,还需要再施展两次火球术。
廖北见状,直冒冷汗。
火球瞬间灭杀大量活尸,摧枯拉朽之势让其毛发竖起。
他瞬间转身逃跑,同时猛摇控制活尸的铃铛。
活尸变得更加凶狠狂暴,加快速度阻挡。
可在张运再度施展两次火球术之后,立刻便化为了焦尸。
一炷香之后。
张运离开了大宅,继续向平安县城赶去。
将活尸全数击杀之后,张运擒住那个修炼邪术的老头,一番审问后直接将其抹杀。
同时张运将大宅内被活尸插死咬死的尸体尽数用火烧掉,免得沾染尸毒尸变。
作恶的饥民也被张运直接抹杀。
不过张运有些捉摸不透的是,这些皮包骨的饥民,怎么突然就有了股子蛮力,在女人身上作恶。
还异常生猛。
一切搞定后,张运搜刮了这处大宅,将大多数粮食都放入空间笔带走了。
不过这处大户人家,粮食并没有想象中多,只有两瓮半。
张运也没有将事情做绝,给女眷留下了半瓮粮食,就任其自生自灭了。
储备一些粮食,是出于居安思危。
一路上来,张运不止看到一处饥荒,毒雨罡风毁坏了田地青苗。
底层凡人断粮,大户人家又屯粮自用。
张运只不过是一个炼气一层的小修士,尚未辟谷,也离不开粮食。
如果粮荒愈演愈烈下去,粮食会越来越稀缺。
同样拿走大部分粮食,以及让那些身心都受到摧残的女眷自生自灭,张运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他可不是什么圣人。
连个童生都不是。
况且在张运目前局限的理解里,儒道也不过是一种修炼体系而已。
什么仁义道德,不过是儒生的嘴,骗人的鬼罢了。
达才能兼济天下。
张运自我定位很清楚,是被需要接济的一方。
举个例说,如果灵木宗的大师姐愿意接济满足一下他,他一定认为对方是一个崇高的圣女。
显然对方并不愿意。
但如果张运持续修儒,儒道境界高深之后,用嘴教化一下,说不定对方就愿意了。
遭遇活尸这件事,在详细审问了控制活尸老头之后,张运才打消了心里的一些猜测。
这老头是个本地村民,这种控制活尸的法子也不过是家传的一门禁忌民间俗法。
如果不是断粮,没了活命的盼头,也不会使用这种邪恶折寿的法子。
这一点,这些饥民的做法,是非对错,张运也懒得去评判。
不过活尸这种东西,让张运担忧是别国势力搞鬼。
确切的说,是清国。
这些活尸之类的怪家伙,全都是从清国流传出来的邪法子。
这方地域本是就是被划分为众多国度。
并且每个国家,都有明显的特点。
当然这些全都是张运作为一个底层弟子,道听途说而来,其中的真伪,是否夸大,难以分辨。
比如说张运所在的赵国,就是典型的国弱民弱,没有存在感就是最大的特点。
而唐国宋国则是盛产战诗词,多剑修。
明国,也有一群儒道的小说家十分出名。
可清国却是邪门歪道太多。
僵尸鬼物横行,令整个清国乌烟瘴气。
民间还流传了很多降伏僵尸的民间俗法。
偏偏是这些旁门左道,对于降伏僵尸鬼物还有奇效。
当然清国邪门歪道的现状,仙门和儒门在其中并没有起好的作用,反而是助纣为虐。
仙门在清国有很多魔道势力盘踞。
而清国儒门的儒生,更是祸乱清国的罪魁祸首。
其根源就是清国儒门最引以为傲的两本儒道圣书。
《聊斋》和《子不语》。
两本闻名天下的儒道书籍珠玉在前,加上清国儒生很多都以成为小说家为志向。
对《聊斋》和《子不语》更是推崇备至。
这两本儒道书籍中,有很多赶考夜宿古庙,书生睡鬼甚至是睡蛇,并且内容不堪入目的禁忌香艳桥段。
被很多儒门弟子奉为经典,并且纷纷打着经典再现的念头亲自尝试,以身饲道,走上了歪路。
整日里不是想去寻个女鬼,就是非要去抓一条母蛇,寻欢作乐,不务正业。
强迫抓到的女鬼取名聂小倩之类的荒唐例子,不胜枚举。
反而对治国安民这些事情方面不闻不问。
这也导致大量的民间俗法流传开来,有人利用俗法自保自救,也有人利用邪法作恶,让整个清国愈发混乱。
当然张运也怀疑他从其余底层修仙者嘴里听来的消息,有几分真几分假。
毕竟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传言不能尽信,尤其是从别国传来的。
因为有的传言确实离谱。
像是什么一些修儒家族的公子,并未有龙阳之好,却有豢养书童的怪癖。
据说是有些大家族家教严格,严禁侍女之类的贴身侍候。
防止家族公子乱玩女人辱没家风。
因此让书童代替,因为书童不会怀孕。
张运边走边想,很多传言离了大谱,就在这种胡思乱想中,很快抵达平安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