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转过身来,看清了陈玄生的模样——
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加上十来岁的身高模样,活脱脱一个瓷娃娃,身穿白色僧袍,手持一串佛珠,面带悲悯之色,宝象端庄,纵使其披着一头白发,亦难掩其得道高僧的气质。
“不知什么是大衍筮法的传人?大师寻我有何事情?”
陆鸣紧捏袖袍下的十里挪移符,随时准备发动,试探问道,打算周旋,而不是动手。
盖因行走江湖有三不惹,一为道士,二为妇孺,第三便为僧人,前两者还好说,能单身行走江湖,多少有两把刷子,后者单纯是因为佛门境界划分的问题,寻常人压根看不出其强弱,特别是雷音寺的弟子。
与其余寺庙仙武佛混杂不同,雷音寺乃真正的佛门正宗,重在一个悟字,若是不得悟,纵你穷尽皓首,拜佛诵经,一辈子也只是九品的沙弥。
若是得悟,无须什么武道搬运血气,仙道炼气筑基,可一朝从凡人直证一品的菩萨果位,得三百寿,战力堪比金丹。
相传雷音寺的当代主持苦心大师,以百岁的凡人之躯,一朝得悟,三千里地涌金莲,一夕证就菩萨果位,得掌中佛国的大神通,方才止住了南华寺一统佛门的势头。
而就算是苦心大师站在陆鸣面前,若其未修过武道或气道,其气息亦与凡人无异,故而陆鸣把握不住这青云榜第一的实力。
“施主说笑了,世间有四大卜算法,梅花易算已然失传,龙虎山六爻传人避世不出,司天监首年幼,只能以紫薇斗数指引我来此,言大衍传人已然大成,能脱其卜卦,屏蔽天机,其能解小僧疑难。”
“而小僧感应到施主不在算中,想必是那大衍传人,此次前来为了请教施主,为我东西两教佛门之争端,卜上一卦,指点迷津,以救天下苍生,不过还请施主先卜上一卦。”陈玄生温和开口道。
陆鸣内心满脸问号,我大衍筮法大成,我怎么不知道?我明明只是初初通晓天地人三篇,能去路边摆个摊的水平,怎么会算两派佛门的争端,更别提什么屏蔽司天监监首的紫薇斗数。
“难不成是炼妖鼎?还是灞水剑?两者皆可能屏蔽了天机,所以我没出现在最新一期的青云榜上是因为我太强了?精气神三道齐头并进,炼气后期强如凌家姐弟,却没出现在青云榜上的原因在此?”
陆鸣心中默默吐槽,脸上却不动声色,沉吟片刻,缓缓问道:“帮你卜上这一卦,对我有什么好处?”
陈玄生脸上露出意外之色,正欲重申大义,却又转念一想,人心皆有私,是自己以己度人,故而答道:“只要是雷音寺能做到的,不违背佛门戒律的,施主皆可提出。若施主此卦能解佛门两派争端,以应对末法大劫,更是造福大乾万民。”
陆鸣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开口索要以免露馅,故作高深,实则心想怎么蒙混过关。
据欧阳文翰分析天下局势所说,东西两派的佛门争端不仅仅是因为佛经教义之争,更是因为修炼体系,制度理念不同,数千年来,两派积怨颇深,整合佛门非一时之功,岂是自己区区一卦便能解决的?
陈玄生静静站立,清澈的双眸盯得陆鸣随手动作,试着使用大衍筮法。
果不其然,天机混沌朦胧一片,自己的大衍筮法不到家,更别说现在没有龟甲帮助卜算。
陆鸣只能强行开口道:“依我之卜卦,大衍四九,遁去其一,东西顿渐之争的其一,唯有出一尊真佛可解。”
“请问施主,何为真佛?莫说是出一位证就佛陀果位的?”陈玄生似有所悟,却又未能明白。
佛陀与炼气士传说中的元神境界相对应,而自大乾立朝以来,再无人证就佛陀或元神,故而渐渐成为传说中的境界。
“小和尚,这真佛我隐隐约约算到是你,最后送你一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陆鸣见对方就这么信了,以前世的佛教在这个世界未有的句子,继续忽悠道。
“施主所言极是。”陈玄生回了一句,还未等陆鸣提出条件,便闭上双眼,周身金光闪闪,四周地涌金莲。
“立地悟菩提?这家伙才几岁啊,这世道当真是怪事年年多!”三千小字小声嘀咕道。
与武者神照,道者胎息相似,菩提亦是一种状态,只不过佛门重悟,领悟艰难,一生能悟得一次菩提者已是凤毛麟角。
每一位悟得菩提者,最差亦能悟得一门佛门神通,最强者甚至能一连突破好几个境界。
地涌金莲的异象已然出现,有好几道强大的气息直奔而来。
陆鸣顾不得讨要好处,生怕自己大衍传人的身份被发现,乃至暴露灞水剑和炼妖鼎的存在,全力施展灵猿步法,奔行许久,直至地涌金莲消失不见,方才停下。
“地涌金莲三百里,若是我说出那几句‘明镜亦非台’,这家伙不得立地成佛?”
陆鸣心里吐槽一句,施展呼风听语组合技,侦查周围。
“阴山派长老与李家李玉凤在不远处斗法?莫不是前世小说里的拍卖会截杀戏码?还好我谨慎,提前找人代拍。”
陆鸣心里嘀咕一句,没有多管闲事的心思,径直回到清河城家中,在烟波瀚海阵守护下,方才安下心来。
没有立刻服用所谓的“青龙血”,而是打算将其与三转培元丹一并服用,一举突破至化劲。转而进入书中世界,开始试验自己综合五种五行功法,尝试自创五行筑基功法。
时而化为火焰灰烬,时而全身长满藤蔓,更多时候是五行失控,自爆而亡。
“五种属性灵力倒是集齐,只是强弱不均,不能做到平衡,开创一门功法当真不是易事。”
陆鸣也不着急,自己才炼气七层,时间还多着,劳逸结合,开始研读其《抱朴子炼丹杂论》。
其虽只是残篇,却立意高远,高屋建瓴,总述了世间三千种常见的灵气属性,性质和与之相仿的灵药属性。
若是悟性足够者,甚至能创造出新的丹方。其中叙述的五行灵气属性,对陆鸣颇有启发,却还是难以触类旁通,一点就通。
陆鸣却未细究,而是看起其中记载的提纯灵气手法,可将灵气液化,提纯为灵粹,不就可以练成自己心心念念的五行不灭真经?
想起徐虎以肉身硬接黄品兵刃一击,毫发无损的情景,陆鸣当即施展起提纯灵气的手法,牵引出炼妖鼎散发的五行灵气,凝结为五行灵粹,金水灵粹最少,堪堪够自己入门。
随即按照五行不灭真经上记载的方法,搬来厨房的大缸,装满水,一跃而入,让三千小字帮忙烧水,调和五行灵粹,运转起五行不灭真经修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