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有个业务部。
里头有一帮人。
每天就是加别人的QQ,加别人的手机,找人联系,看人家有没有贷款的需求。
公司账上的钱。
那都是有成本的。
要是不贷出去,躺在账上,那李江明就要睡不着。
那就相当于是亏了。
现在有人来贷款,他应该高兴才是啊。
为什么发愁呢?
“是不是账上钱不够了?”我问道。
“钱确实是不够。
他借的太多。
不过,这个不是问题。
只要贷款合同确定下来。
我们可以跟找人调钱来。
金主们就怕钱放不出去。”
那是为何呢?
明哥解释说,找我们金融公司做贷款的,一般都是资质有些问题的。
不然的话,客户们就直接找银行去借了。
就是因为银行借不到,才找我们这种利息高的金融公司借。
对于不熟悉的客户,贷款金额不大的客户,资质差的客户。
李江明就会把利息放的很高。
风险大,赚的也多。
为了给客户造成压力,让客户觉得,自己信用还有各方面资质都有很大的问题,能够心甘情愿的出高利贷款,李江明也会要求客户出示资质。
明知道对方资质不好,还要看资质。
是为了打击客户。
让客户自觉在银行贷款无望,如此,他只能找我们借高利。
彭愣子的资质倒是良好,在银行的信用不错,而且有抵押物。
只是,彭光辉的抵押物,加起来只有600万左右的价值。
银行那边的话,估计最多也只能给彭光辉800万的授信额度。
但是彭光辉的资金缺口是五千万。
所以他在银行解决不了问题。
就找到了我们。
按说,这种情况,我们给彭光辉批个一两千万,都是可以的。
我们不单是看抵押物什么的。
有别的手段要回来这笔钱。
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灵活很多。
不还钱的,我们可以绑人,银行就不行。
我们可以给客户一个高于银行的授信,但是又不能高的太离谱。
因为借钱的人,他内心也是有个尺度的。
假使一个人倾家荡产,穷尽所能,可以还得起100万。
那么我们最多给他80万。
假如给他超过100万。
那么,这个客户,极可能就不还了。
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还,他会觉得,死了也比还钱好。
那么我们的手段,就会失效。
所以,作为金融公司的最高管理,李江明要精确的把握每个大客户的情况。
要拿捏好这个度,定好一个恰当的放款额度。
这个额度,靠的是眼光,是经验,也是客户自身的资质数据。
得综合考量。
现在,李江明判断,彭光辉这种情况,就是严重超出了我们的底线。
如果我们把5000万借给他,最后就可能成为坏账。
彭光辉得了钱,就是不还,这是很有可能的。
“那可是五千万!
到时候他死活不还,我们就算杀了他也没啥用。
这么大一笔钱放出去,收不回来。
我们背后的金主,就会对我们公司失去信心。